就在雍王和叶皓真即将抵达皇都之际,卫帝也召来了殷钰,和他谈起了一桩事。
“殷爱卿,你一向都善于揣摩朕的心思,为朕办的事也都很妥帖。所以这次,朕又想考考你,你觉得朕是为什么要把雍王和叶皓真二人在登元节之前召回来?”
接触了大半年,殷钰对卫帝的脾气和性情也算是比较了解了,他略垂着头和眼,从容答道:“外人都道是陛下对于北境护国军的两次胜仗深感欣慰,所以召王爷和叶将军回都以示犒劳和加以嘉奖。但是,如果是外人都知道的事,陛下是不会再来问我的,想来除此之外,陛下还另有一番思虑了。”
卫帝的眸子一亮,浅浅笑道:“不错。朕是另有打算,因为今年的登元节不同以往,自我国两次获胜以来,看在其它几国眼里,已是不同寻常。日前,朕已先一步得到了消息,说是在今年北卫的登元节庆典之时,其它3国都会派人前来参加。另外,还有消息说似乎铁戎族也有意趁此机会来和北卫修好。”
殷钰露出欢喜、恭敬的笑意:“那真的是要恭喜陛下了,今年国运昌隆、各国有意示好,实乃大喜事一桩。陛下是准备借此机会再扬国威吗?”
卫帝满意地看了他一眼:“说起来是意欲和北卫交好,实则估计是来打探虚实的,无非就是想来看看为何北卫军力、策略一下子强了那么多。既然如此,朕又怎么能让他们失望而回呢?召回雍王和叶皓真,既是显示朕对有功之臣、国之栋梁的嘉许,又能给其它几国提个醒,那就是北卫目前,有一批可堪重用之才,让他们轻易不敢乱动心思、乱有动作。”
殷钰点头称是。
“另外……”卫帝沉吟片刻,“朕还有一个顾虑,是关于叶皓真。”
闻言,殷钰探究的目光不禁望向了卫帝,却见他也微笑着同时回望了过来:“果然说起叶皓真,你就比较在意了呢,呵呵。想必你也已知道了,就是叶皓真在北境军营,不长的时间里已经两次遇到袭击,虽然事实已经查明,说是赵梁细作所为,但是朕看到奏报后却不得不多想几分。”
殷钰见提起这事,心中其实也有几分感慨。得到消息后,他前些日子就一直担心着叶皓真的安危。确实,叶皓真两次遇袭,牵连甚多,疑点犹存,尤其雍王还为了救叶皓真而负伤,估计卫帝心中也不能不介意吧。
只见卫帝悠悠地说:“尤其是第二次放火那件事,虽然结案报告说是用一种昆虫点火,可是具体细节和点火方式均没有查明,那罪犯就已畏罪自尽了。可奇怪的是他明明都已招了,光说是报复不果失望自尽也能说的圆,可朕总觉得如果不是为了掩盖住别的什么,他为什么要急着自尽呢,而且自尽之时还并没有被人发觉?所以令朕不得不多想的是,在这件事上,赵梁细作是不是还有别的帮手或还没暴露的同伙,在北卫军营中暗地里搞鬼。”
殷钰颔首,沉稳的目光也表明了心中所想正是如此。
“所以朕觉得,已经有了一次两次,未必不会有第三次,叶皓真已经成为了某些人的目标,留在北境军营未必安全。他毕竟是朕派去的人,才有本事,朕可不想他这么快就被莫名其妙地干掉。”
“所以陛下召回雍王和叶皓真,还有保护二人的意思,臣懂了。”
“不仅是如此。”卫帝却轻轻摇头,目光瞬间变得深邃,“朕其实还收到了一份密奏,是关于雍王,但朕也不能确定其中真假,所以,朕想把他召回,也有加以试探和考验的意思。”
“另外,”卫帝秀丽的眼望向殷钰,“殷爱卿,朕叫你来,也正是有一项任务要交由你去办。”
殷钰低头拱手道:“但凭陛下吩咐。”
卫帝手里此时正把玩着一件玉雕,思忖了半晌才说:“等雍王回来皇都之后,朕会有一支影卫暂时交给你调遣,具体任务就是给朕盯住雍王的动向,譬如雍王见了什么人、会见了哪方势力,都得一一向朕汇报。毕竟朝堂中的人你熟些,光是影卫去办这件事,朕怕效果不佳,而你可以给他们出谋划策、多些指点。另外,雍王从武多年,生性谨慎、警惕,他手下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你的行动被他发现了,记住,朕不会出面保你。”
殷钰沉静地说:“是,臣记住了。”
卫帝秀丽的面庞上满是宽慰的表情:“殷钰你就是这点好,朕交办给你的事,从来没有二话地完成。同时,也正因为你在朝廷中没有根基,从不拉帮结派,和其它势力也并无牵扯,所以朕对你尤为放心,希望你这次也不辱使命,帮朕把这件事办好。”
殷钰只应道:“是。”
活虽接下了,殷钰心中却暗想,你连为自己冲锋陷阵的弟弟都千防万防,又怎么会真的信我?无非是见我好用罢了。不过也好,我所求的,也只有你能给,其它的,我不管着也不想管。
待殷钰领命离去了,卫帝沉思着开始琢磨起自己收到的第二份密报。这份密报很短,上面只写着一句话:雍王和北烨将军疑有暧昧关系。
卫帝考虑了一番,最后发出了一声嗤笑,也不知是在嘲讽还是只单纯地觉得好笑,自言自语道:“所以这件事,不能交给殷钰去查,朕还是得另做打算。御弟啊御弟,一别一年多,你倒是给了朕很多意外啊。呵呵。”
此时,宫殿外计时的更漏声响起,卫帝的眼神飘向远处:“朕竟不知,你还是个情种。不过有弱点就好,朕怕的正是没有弱点的你。不过这样看来的话,叶皓真嘛,呵呵,确实不能小觑。”
能用得到他的地方,还会有很多。乱时贼?这些乱时而来的人,真的会让朕的朝堂和天下,变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