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营下书
一枝秃笔2018-06-19 02:173,332

  韩淮楚慷慨陈词:“吾辈中人如见死不救,岂不坠了一个侠名。救是当然要救的。”

  莫庄展眉道:“韩少侠之言,甚得吾心。圣剑门千里而来,若让他全军覆没,我墨家声誉何在?”

  韩淮楚扫视众人说道:“吴子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现谷中各路豪杰来自天南地北,须得万众一心,方能克敌。”

  张良道:“子房之意,是要慎重行事,而非坐视不管。”

  韩淮楚点头道:“此处山高林密,溪谷纵横,地势十分复杂,是须审慎用兵。待吾等筹划一番,便和那秦贼决一死战。正好试试这几日练的阵法效果如何。”

  项梁道:“只是圣剑门如今被围,若不及时救援,恐坚持不住。”众人闻言,一时默然。

  一只白色信鸽,“扑楞楞”从窗而入,盘旋一阵,停在莫庄肩头。莫庄手一伸,从信鸽喙中接下一卷黄帛。展开一看,脸色陡变。

  莫庄惊道:“不好,圣剑门又传噩讯,仲孙玄华的师弟田湘,已奋战身亡。现圣剑门又折了五十名弟子!”

  仲孙玄华此行,共带来二百余名精英弟子,可说圣剑门高手是倾巢出动。如今全派上下,连万载谷还未到,便失了一百来弟子,已占了人数的一半。其余想必也是受了重伤。再战下去怎能挺得住?

  韩淮楚一拍桌案,慨然道:“请钜子速下战书,委人送去秦营。让蒙毅暂缓围歼圣剑门。择日和吾等决一死战。”

  莫庄迟疑道:“那蒙毅接了战书,难道就不会攻圣剑门吗?”

  韩淮楚道:“蒙毅重兵在握,若想灭了圣剑门,早就灭了。想必是他故意围而不剿,以圣剑门为诱饵,引我辈和他决战。”

  列中众人频频点头。

  莫庄于是取一竹简,刻上“三日后午时决战。”

  随之而来的难题是,何人敢当这送战书的重任?

  那秦兵乃虎狼之师,蒙毅手下猛将如云。这一入秦营,如同身陷龙潭虎穴,何人有此胆量去走一遭?众人面面相觑,默不作声。

  只听韩淮楚朗笑一声:“这提议既是我出的,还是我韩信亲自去走一遭吧。”

  韩淮楚怀揣战书,离了万载谷,径向山下走去。

  时已近午夜,天空一圆冰轮,照得整个山岗一片朦胧。

  老远飘来一股腥气。这腥气味极浓,杂夹着几分泥沼之气,韩淮楚闻了这腥气,神智一滞。

  他心中大奇,“这股刺鼻的腥气,究竟从何方而来?”

  迎面走来两名秦军斥候,手提青铜长矛,肩背长弩,胫缚护腿,足穿革履,头缩圆形发髻。

  韩淮楚此时见到的,乃是秦军的正规兵,就象现在的野战部队。其着装好似秦陵出土的兵马俑。

  休小看了这青铜长矛。战国时山东六国均采用了铁锻作兵器,而秦军仅仅靠了这些青铜的兵器,就能打败六国,统一天下。原因是这青铜兵器,镀了一层铬,铜锡的配比恰到好处,让青铜的硬度韧性发挥到了极致。在二千多年前,秦人就掌握了镀铬配比青铜的原理,不可谓不令人震惊。

  虽然统一六国后,始皇下了一道销毁铜兵器的命令,转为研究铁制兵器,但铁制兵器技术还未过关。时下秦军中的初级士卒,大多仍是手执青铜作的兵器。

  两名斥候见到韩淮楚,喝问:“什么人?”韩淮楚道:“吾乃墨家钜子使者,欲见蒙毅大将军。”

  那斥候不敢怠慢,领韩淮楚进营寨。

  韩淮楚是兵家弟子,但鬼谷道场所学还未付诸实践,就留心观看那秦营的布置。只见这营寨布置得极有章法,两驾长长的战车间,搭成一个辕门。辕门前挖了三重壕沟,每重有丈宽,布满了荆棘,鹿角。那一重重鹿角,均是用特产的硬木扎成。秦军营寨,立于高处靠水源处,分前后中翼,层次分明,各营中,均立有高台,夜间用号灯传递消息。

  而夜间秦营一片肃静,一队队士兵仍手持兵刃,身披甲胄正在巡逻。马厩前有人站岗,准备随时应付袭营。这足以说明蒙毅带兵的严谨慎重。

  韩淮楚正行间,忽见一辆马车,从猿门直驶而过。那辕门处的守卫,只象征性点了点头,便让马车进去了。马车在营门内停下,即有一队军士上前,拉开马车的门。

  韩淮楚闻到浓刺的血腥气扑鼻而来。放眼一望,惊诧万分。

  那马车上卸下的,竟是一具具尸体,有穿秦军制服的,有穿武士紧身服的,武士中竟还有一具女尸!

  一秦军百将上前,呵呵笑道:“孟兄,你又拖了几具尸体来了?”那姓孟的车夫道:“不多,这一次只拖了十具。”那百将道:“十具,太少了,只够那畜生吃个一餐。看来还得喂它一头大水牛了。”

  韩淮楚闻之心生纳闷,“秦军竟用尸体喂猛禽,不知这猛禽是何物?十具尸体还不够它吃一餐,还要添上一头水牛!”

  姓孟的车夫道:“快把这些尸体送到后营,仙姬已等不及了。”那百将便让属下搬运尸体。

  轮到卸那女尸时,百将用手一探那女的胸脯,说道:“这女的是谁?细皮嫩肉的,死了多可惜啊。怎不抓来给我们兄弟快活快活。”

  姓孟的车夫怪笑道:“你找死啊!上将军治军之严,你难道不知道?还敢狎亵女囚?这婆娘是圣剑门第三代弟子,功夫可高得很,伤了我们十余名兄弟,这才将她杀死。你老兄只怕还斗不过她呢。”

  韩淮楚听了,心道原来这些尸体是从风鸣涧战场拖来的。

  那百将随即问道:“风鸣涧那边战事如何了?”姓孟的车夫道:“少上造苏角将那帮反贼围而不歼,一个也别想冲出。只等万载谷的贼子来救,一并剿杀。”

  那百将遂领人将一众尸体抬入后营。

  韩淮楚随着秦军斥候,到了中军大帐前,那帐用长木支起,其高足有其他营帐的两倍。帐前有一排军士持戈伺立,大帐之中竟灯火通明。

  韩淮楚一入大帐,只见帐内两排坐满了人。均是剽悍强横之辈。形貌各异的战将用目光紧盯韩淮楚,帐内弥散着一股铄人的杀气。

  在那两人宽的虎皮帅椅上,坐了一人,身形雄伟如山,深黑的长发披散两肩,额上束了一带。身穿内外两重长衣,外披鱼鳞宝甲,高眉深目,眼神深遂,直似要将人刺穿。腰板挺直,显出一副咄咄逼人,威慑众生的气势。

  这便是秦朝军中第一人——上将军蒙毅。

  待韩淮楚进帐,众将齐呼:“上将军威武!”众口同声,响如震鼓。

  韩淮楚躬身道:“吾乃信使,替墨家钜子下战书承呈上将军而来。”

  蒙毅点了点头,铄人的目光逼射韩淮楚:“小子,你是何人?胆敢只身来我营中下战书。”韩淮楚答道:“鄙人淮阴韩信。”

  蒙毅振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宾,莫非王臣。尔等跳梁小丑,敢图谋不轨,撷颃我大秦雄狮么?”

  韩淮楚对道:“酷秦苛暴,天下英雄莫不恨如寇仇。始皇凶残,天下豪杰无不欲戕之而后快,”韩淮楚顿了顿,忽忆起虞芷雅在鬼谷婉拒自己所言,昂首道:“吾辈只欲伸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铲取暴秦,还天下一个太平。”

  蒙毅闻言身躯骤振,哈哈大笑起来,“我大秦并吞四海,统一天下,让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书同文,车同轨’建万世之功,怎能是天下大害?”

  韩淮楚脸色变得激动起来:“可你等秦人哪知,苛政猛于虎?修长城,建阿房,筑骊山皇陵,北征匈奴南伐百越,海外求仙,这一连串的大事需要多少徭役,消耗多少金钱?可怜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丁男尽征服役,十室九空。慈母思儿,韶韶白发暮成雪;闾阎嫠妇,沥血投书干记室。有志之士,岂能不扼腕长叹,振臂反秦?”

  蒙毅闻言,脸色中露出几许愧疚,叹道:“公子之言,亦有道理。主上急于建我大秦万世基业,心也忒急了点,恨不得所有的事都在他手中完成,却不考虑我秦国国力是否受得了。只有待大公子扶苏继位,天下方可望享受太平。”

  始皇统一六国后,经过战乱,全国人口大约只二千万。经过几次大的迁徒,又征发七十万人修建阿房与骊山皇陵,加上蒙恬三十万大军常驻长城,百姓已是苦不堪言。这些人口虽只占当时总人口的15%,但为维持这类强制移民和额外征发人口的生存而消耗的人力,实际上比始皇征发的人力不知要高出几许。为此百姓承受的赋税徭役太过沉重。

  而蒙恬蒙毅这帮扶苏党,只希望贤明的大公子早日继位,结束这让百姓饱受苦难的局面。

  “想要公子扶苏继位,做你的秋梦吧。”韩淮楚心中好笑,从怀中取出一简,递了上去。

  蒙毅阅毕,问道:“钜子要让本将军不剿杀圣剑门么?”

  韩淮楚微笑道:“上将军围而不歼,不就是期望和吾等决一死战吗?”

  蒙毅哈哈一笑,取出小刀在竹简上刻了一个字“准!”字迹遒劲有力。

  蒙毅将竹简掷还韩淮楚。韩淮楚正欲离开,军帐中站出一将,高声喝道:“我秦军大营,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么?”

继续阅读:崤山三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