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这样想,那家养殖场的网站我也去看了,人家手续全部齐全,这种难得的发财机会我们还是要牢牢把握……”谢强波说这番话确实是实话实说,绝无半点忽悠徐有利之意,一贯喜欢空手套白狼的他这次因为好朋友的极力推荐,方才认准了虹鳟鱼的广阔养殖前景,他之所以拉上徐有利一起合伙不过是看中了他的人傻、钱多、好忽悠。如果自己不用出一分钱的本钱,就能换来这养殖虹鳟鱼一年的百万元的盈利,那岂不是人间难得的美事一桩。
徐有利跟谢强波就此达成协议,过几天就一起去相隔枫泾村千里之外的翠涧溪的虹鳟鱼养殖市场取经学艺。
为了显示自己做事的诚意,谢强波决定这次去参观虹鳟鱼养殖场的那一半加盟培训费他跟徐有利二一添作五,一人出一半。在谢强波心里,反正这个钱他不过是先垫付一下而已,这笔钱他早晚会从徐有利身上赚回来。
徐有利上次养殖兰寿金鱼失败,谢琪琪成天抱怨他做啥事啥不成,养个金鱼还能全军覆没,池塘里连一条逃生的鱼都没有。
谢主任也对徐有利的能力持严重怀疑态度,他越发肯定下次村主任的换届选举中,徐有利不是李培明的对手。他自小看着徐有利跟李培明长大,在他眼中,徐有利聪明伶俐脑子灵活,但做事随意性大;李培明脑子虽然没徐有利聪慧,但所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现在的李培明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当扎实,不光赵琦副镇长大会小会的夸他,就连村民们对他也开始佩服起来,夸他年轻有为,头角峥嵘。而村民们对自家乘龙快婿的夸赞谢主任似乎半句也没听到过,看来,真的不能由着他的性子下去了,自己得找个机会好好督促他一下,否则宝贝女儿跟着他一辈子不知道会吃多少苦。
徐有利也知道自从自己成立通天水产公司后,公司一直经营惨淡,谢主任还有谢琪琪,包括自家父母对自己都颇有微词,他觉得大家伙就是目光短浅,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内涵,所以鉴于谢家父女,还有自家父母对自己的一贯态度,徐有利决定这次跟谢强波去翠涧溪参观虹鳟鱼养殖场的事不告诉他们,免得他们又在自己耳边唠叨,听着心烦,他这次一定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赚一笔,让他们对自己刮目相看。
徐有利也叮嘱谢强波,让他也别跟人说去翠涧溪的事情。
谢强波若把这事告诉他父母了,那就等于告诉谢主任父女了,徐有利不想多生事。
滋味集团的好消息如李培明预料中的那样,如期而至,梅助理告诉李培明,合作社养殖的绿色生态健康鱼通过了他们集团的各项检验,完全符合他们集团对鲜鱼类食材的要求,所以接下来想跟合作社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定期收购他们合作社的鲜鱼,梅助理还十分高兴的说:“我们老总看了你们枫泾水产的网站,觉得网站上关于养殖绿色生态健康鱼的细节介绍特别好,让人一看就了解了你们的鱼是吃天然绿色的饲料,喝矿泉水长大的,生活在如此纯净环境里的鱼消费者自然是买的放心,吃得舒心……”
梅助理最后还跟李培明商量,说滋味集团的老总有意把由合作社提供的鲜鱼做成的鱼类食品放一部分在枫泾水产的网站上销售,因此产生的利益双方再行协商按照比例分成……
李培明满口答应,他一直不满足鲜鱼销售,但他自己现在毕竟还没实力开办一个鱼类食品加工厂,有了滋味集团的合作,等于提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所以梅助理若不提出来,李培明还想主动跟他协商这事,这不仅仅是为了赚深加工鱼产品的钱,同时也进一步宣传了合作社的绿色生态健康鱼,如今双方竟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倒是彼此希望看到的皆大欢喜的场景。
滋味集团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李培明让苏真出面跟滋味集团进行业务往来,他开始潜心研究度假休闲山庄的事情。
赵副镇长得知李培明想邀请在外成功人士回家乡创业,建立生态度假旅游山庄的想法后对他大加赞赏,“培明,你的想法很好,但是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敢于走出去,博采他人之长,多看,多听,多学习同行业的成功经验,把同行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统统“引回来”,并消化吸收,学为己用,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也才能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不足……”
“赵镇长,如果三叔肯回村的话,同时我还想发展几家农户开办农家乐,包括开办民宿之类的,到时候能不能组织他们一起去别的地方观摩学习?”赵镇长一席话点醒了李培明,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他想让村里有这方面意向的村民都走出去取取经。
赵副镇长让李培明先把能人蒋老三“拽”回村,接下来他再领着大家组织一次观摩学习。
李培明带着策划好的度假山庄的文案,进城来到蒋老三的房产公司。
蒋老三虽然一直在城里忙着自己公司的工程,但他也从老婆姚玉琴那里知道李培明给村里修路,带领村民养鱼,成立合作社,还有赵镇长要把枫泾村打造成旅游村等等消息。刚开始他还有点不相信姚玉琴的话,枫泾村当初有多穷,他是最清楚不过的。要不是因为做小生意赔了一大笔钱,他也不会背井离乡走出乡村,来到城里工地上靠苦力搬砖挣钱还债,经过好一番辛苦拼搏,吃尽了无数苦头,他才成了今日县城最大的房地产商,成了人人口中敬羡的蒋大老板。
“三叔,现在随着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国家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你是从我们村走出去的大企业家,更是大能人,你如果肯把你在城里积累的创业新思想、新理念带回到我们村,一则能推动乡村振兴,二则也能起到榜样引领作用,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到我们村一起寻找发展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彻底解决我们村民的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创收,有了长期稳定增收,有了基本的温饱保障,大家才能安居乐业,一起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把我们枫泾村打造成美丽繁荣的新农村……”李培明毕恭毕敬的把度假山庄的策划方案递给蒋老三,满心诚恳的邀请他回乡创业。
蒋老三仔细翻看了李培明的关于建立生态度旅游山庄的策划文案,“培明,你说的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我多少也了解一些,也知道我们枫泾村青山绿水,山清水秀,是个不错的好地方,但是在商言商,我是怕自己投入这么大的成本建立这生态旅游山庄后没有人来旅游消费,那我投入的钱岂不是打水漂了,我这些年赚来的钱也不容易,都是一靠一份辛苦一份汗水换来的……”
李培明见蒋老三对投资修建度假山庄的事情有些犹豫,便继续游说他,“三叔,这旅游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政府相关部门会大力扶持的,你也说了我们枫泾村拥有青山绿水,那我们就通过旅游产业,充分利用我们村的这些生态资源,吸引城市人把在城市的消费转移一部分到我们乡村旅游消费上,把这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样你的投资就不愁没回报了。”
蒋老三是商人,自然知道赚钱跟亏损之间的关联,亏本的买卖他是打死也不会做的,但是李培明提出的旅游生态度假山庄的项目确实也令他有一点点动心。在城市生活长久了,他当然也知道现在的城里人都崇尚返璞归真,喜欢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喜欢走在乡间小道上,找一方净土放松身心,尽情呼吸新鲜空气,看金灿灿的麦浪,寻找梦想中的桃花源,寻找大自然赋予的和谐与幽静,感受一种洗尽铅华的朴实生活,而这乡村生态休闲度假山庄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照理说,这样的买卖不应该是亏本买卖,但为了谨慎起见,蒋老三决定忙完手里的活后过段时间回村里考察一下,毕竟要修建这度假山庄,也得看有没有合适的地理位置。
“你说的这事吧,容我仔细考虑考虑。”蒋老三对李培明十分真诚的笑了笑,“我也知道,这乡村游是返璞归真的至高境界了,也相信如果我们把这生态休闲度假山庄建设好了,自然会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毕竟不是一笔小的投资,我还是得好好考虑一下……”
“三叔,那你好好考虑一下,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更要谢谢你心低还记挂着我们村的村民,你若肯回乡投资创办度假山庄,大家伙一定会十分高兴,将来也会感谢你把他们引领上致富的道路……”
李培明见蒋老三松了口,答应考虑一下,他心底十分高兴,他虽然跟蒋老三接触时间不多,但他能看出,这位蒋大老板是个爽快人,如果他对投资度假山庄不感兴趣的话,肯定会一口拒绝,现在他既然说考虑一下,那就说明他李培明邀请“能人”回乡创业这事,有戏!
李培明告别蒋老三回到村里,苏真找到他,带给他一个好消息,“培明,我们枫泾水产网站有很多客户对吴姨的酒糟鱼特别喜欢,这几天酒糟鱼的订单量大增,加之你之前在介绍酒糟鱼时顺便介绍了一下李叔酿制的古法米酒,所以还有客户询问能否网购古法米酒……”
苏真的话令李培明有了新的思路,在村里成立电商服务站,设置一间农副产品展示厅,把村民们的农副产品在厅内展示,同时在网上再另外注册一家“枫泾村农品汇”网店,让村民们的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商“走出去”,网销全国,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来提高村民们的经济收入。
徐有利跟谢强波约好了第二天去翠涧溪,他之前跟谢琪琪说自己要去外地几天四处转转,看看有没有商机,至于去哪里,他说得含含糊糊,“生意上的事情,你又不懂,我就出去转转看看,转到哪个地方就算哪个地方呗,反正一两天就回来,你问那么多干什么。”
“你一个人去?还是跟别人一起?”谢琪琪追问。
“当然是一个人。”徐有利皱皱眉,“又不是出门抢劫去,难不成还要三五人组织一个团伙吗。”
谢琪琪知道徐有利最近生意做得不顺当,心情有些郁闷,怕继续追问会惹火了他,便乖乖闭嘴不再继续追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