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吹牛。”魏晓芸瞟了一眼在厨房里忙着炒菜炖鱼的王二非,轻声自语道。
不多时,王二非做好的菜就陆续上桌:豆腐炖鱼头,红烧鱼尾,芹菜炒豆腐干,最后一个是鱼丸子小青菜汤。
“王二非,你做的菜真香,我好久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了。”米小贝吃得津津有味,嘴角下巴都油汪汪的泛着亮,他是真心夸赞王二非的好厨艺。
“二非哥哥,你做的菜真香。”安宁也跟着学舌,用小勺子舀起自家小碗里莹白如玉的鱼丸子朝小嘴里塞。
“有什么好吃的,不就是个鱼嘛。”吴老太太夹起碗里魏晓芸夹给她的红烧鱼肉送到嘴里,边吃边冷言冷语的说道。
“你就别挑剔了,二非这鱼确实做的不错,跟小贝爸爸做的一样好吃……”米大爷喝了一口鱼丸子汤,美滋滋的味道,让他突然想到儿子,儿子以前也喜欢做鱼丸子青菜汤给家人吃。
“爸,吃点红烧鱼。”魏晓芸见公公嘴里没把住,从吃菜顺口就说到米小贝爸爸,忙夹了一块鱼肉放到他碗里,打断他的话头,免得他继续往下说,她是怕婆婆听到这话又要伤心半天。
由王二非发起的这顿晚饭,米小贝还有安宁吃得最是开心,俩个小小孩的笑容也感染了魏晓芸,她一贯绷得紧紧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丝她自己也没觉察到的微笑。
吃完饭,帮着收拾完碗筷,王二非牵着安宁的手准备离开,他刚走到院门口,魏晓芸叫住了他,“王二非,有个事情问问你。”
王二非停下脚步,转身疑惑道:“什么事?”
“我想问问你,我要是现在也加入培明那个养鱼合作社,不知道还行不行。”
“不行不行。”王二非连连否认。
“怎么了呢?”魏晓芸一头雾水,“你都能进去,我为什么不行。”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说的不行不是说你别的不行,是养鱼这活儿太辛苦,就单单是每天的巡塘就够你忙的,你要照顾小贝,还有公公婆婆一大家子人,你哪里忙得过来。”
“赚钱哪有不辛苦不忙碌的,看村里好多人跟着培明养鱼都赚钱了,我也想试试,再说了,苏真她一个女孩子都行,我凭啥就不行。”魏晓芸做事一贯不服输,她觉得自己能吃苦耐劳,越是辛苦的活儿,她越不怕,只要能赚到钱,供小贝读书,供公公婆婆下半辈子能好好生活,再辛苦她也认了。
“苏真她工作起来就跟拼命三郎似的,我们合作社的男的都比不过她,她好歹还是单身汉,家里就雪根叔,没什么拖累。你这拖家带口的,家里又只有你一人能干活,不行不行的,不如这样。”王二非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拍了拍脑袋,“我这几天恍惚听见培明说他的菊米酿酒准备试酿,你倒是可以去他的酿酒坊找点活干,那酿酒的活儿想必不会很劳累,上下班时间也有保证,这样你就可以照顾家里、上班干活两不误了。”
见魏晓芸还在犹豫,王二非忙鼓动她,“你听我的没错,只要是跟着培明干,保证你能赚到钱。你也知道,当初培明一次次求我加入合作社,我都懒得理睬他,现在想想当初幸好最后还是跟了他,否则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混日子呢……”
“嘁,我跟你能比嘛,你就一混子,我可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魏晓芸斜了王二非一眼,她心里觉得王二非说的其实也蛮有道理,鱼塘占用的时间多,自己要一心扑在鱼塘上,家里的孩子老人势必就顾不上了,到时候鱼塘是赚到钱了,可家里乱成一团糟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混子怎么了,俗话说了‘浪子回头金不换’,魏晓芸你别看不起人。”王二非的语气里明显带着一丝不满情绪,魏晓芸刚刚的玩笑话着实开得有点过分,也难怪王二非有点生气。
一个人处于真正混蛋的时期,别人要是骂他一声混蛋,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有一种被承认的沾沾自喜;但是若有一天他从混蛋转换成正常人,再有人骂他混蛋的话,心智清明的他自会恼羞成怒,这种怒气就好似自己年幼穿开裆裤办的一些糗事被人揭穿一样羞愧难当。
“就说你一句,你还不愿意呢,好吧,你不是混子,你现在是养鱼专家好了吧。”魏晓芸也知道自己有时候说话不经过大脑,心直口快易伤人,忙转移话题,“那我明天去找培明,问问他酿酒坊的事情,你快带安宁回去吧,他都困了。”
“那你明天记得问,培明说了,这酿酒坊也是为我们的合作社的鲜鱼服务的,好像要做什么酒什么鱼之类的,反正你去问问他就知道了。培明说了,我们村一定会慢慢变富,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
王二非抱着安宁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夜色中,魏晓芸依靠在大门口,夜色中的她,犹如一幅剪影画。
天际疏星淡月,月色如霜,夜色笼罩下的树木,庄稼影影绰绰,在地上投下斑驳的虚影,凉爽夜风送来淡淡的花香草香还有农作物成熟的清香,小虫子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乡村的夜晚是静谧的,也是喧嚣的,就像魏晓芸的心,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波涛汹涌。自从丈夫走后,她也想过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山村,或者改嫁,或者去繁华的都市务工,总之只要离开这个贫瘠的地方,自己说不定会生活得更加多姿多彩,可如果自己走了,儿子怎么办,还有两位年迈的老人,他们俩毕竟是小贝的亲爷爷亲奶奶,她忍不下心抛下这老的老小的小,只能咬牙继续过着土里刨食儿的艰苦日子。如果这片瘠薄的土地真的会慢慢变得富饶,那谁还舍得背井离乡,独在异乡为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