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烟怒视小兰:“由其什么!”
“由其您一大早就出了门,晚上才回来。结果人家晚上就出了事,不猜疑您猜疑谁啊!”
南烟烦躁的动了摆了摆手:“罢了。反正这事父亲南明自然会查,到时我就洗清嫌疑了。说些别个事吧,小兰,你家小姐我现大非常的心烦!”
小兰小心地看了看南烟的脸色,迟疑一下道:“小姐,要不咱们说说钱的钱的问题吧。正好我回去问过父亲之后,父亲告诉我说,您的生母在进府之前,是带着一笔嫁妆进的府。毕竟当时小姐虽然和老爷份属私奔,可是该带的一些重要物什,还是带了的。所以……”
“我娘是什么背景?”
南烟直勾勾地盯着小兰。
“夫人娘家姓柳,是宛城的一个厨艺世家出身。不过因着夫人那一代人人西稀少,不过柳家还是有几个男丁的。谁知当年宛城出了一场时疫,结果就是柳家死伤惨重,等到时疾过后,老的老少的少,没几年柳家就死的只剩小姐一位了。那会儿子,因着老爷南下游历,小姐就和老爷一见钟情,谁知小姐信错了人,待成婚来到京城之后,却发现老爷早已结婚,结果就是夫人从正妻变成了如夫人。”
“我爹就这么接收了柳家的一切?”
南烟吃惊地道。小兰摇了摇头:“没有。柳家当时在夫人只有一人的情况下,被宛城的其它大户人家吞了不少的产业。还被一些更不及老爷的人逼婚,没有办法,当年夫人才匆匆把手头仅有的一些家产变卖,跟着老爷来了京里。”
南烟没答话,心里却一片……
这么说来,南明也不算太渣了。
“小兰,说说吧,我娘进府这前,都带了些什么?”
“小姐,银钱上,估计夫人带了到少五万两银子。父亲说,那会夫人想着远离家乡,是以把大件都变卖了。不过还是有些古董字画之类的带在身边。至于夫人手中的家传菜谱,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因为当时奴婢的父亲也不过是普通的下人。虽然一直都是柳家的家生子,却也是不能接触厨艺的下人。”
南烟静默半晌,突然问道:“可有我母亲的嫁妆单子?”
小兰苦笑:“这事却是不好说,因为当夫人急着成婚,所以一切从简。当时的嫁妆单子怕是叫主子失望了。毕竟夫人所带的那些银两是不曾写上去的。”
南烟道:“这么说是有了,少也有少的好处,你且拿出来我看看吧。”
小兰慢慢的拿出了一份纸稿,只是那纸略有泛黄,看着就年头久远。
上头写着不少的东西,只是南烟看过之后,不由有些失望,什么叫药材若干,古董十件?书籍二箱是什么鬼!
再往下看时,一些小里小趣的玩意儿倒是写下不少,什么白玉的梳子,银质的发簪,黄金的平安锁等等。
“怎么越是大件这上头写的越是不清楚?”
“这个,小姐,大件的物什多是老爷帮着置办的,而小件却是小姐平时用的。所以写的自然详细了一些。”
南烟点了点头,她冷笑一声,“反正这些东西我是一件也没看到,总不能南府穷得尿血,所以直接都发卖了吧。”
“主母那里似有些个首饰出自小姐的母亲。”
小兰小声地说了一句。南烟看了小兰一眼,心里一个劲地往外冒着主意。
等了良久不见自家主子说话,小兰建议道:“主子,您在南府生活得一点儿也不好,不若先把主母吞下的嫁妆要回来。到时您手里有了钱,不管是走还是留,都要好过现在吧。”
南烟摇了摇头,吞进肚子里的东西想那般轻易的要回来可不容易。
由其这事的主导可不是陈氏,指不定大头都进了南明的手里。直接去要,怕是不妙啊。
“这事不能急,待我明儿先去见见父亲再说。”
小兰这次没再劝南烟什么,她说的这些话,多数都是父亲叫她说的。现在小姐听进去了,她的任务自然也就完了。
次日,南烟吃喝完毕,把嘴一抹,就出了门。其实拿回嫁妆一事,南烟是不抱指望的。
因为她从来就没想着通过一份不怎么清楚的嫁妆单子,拿陈氏和南明怎么样。
昨天南越的破事南烟是不知道南府是个什么打算,虽然当时她用出了成王世子这个杀手锏。
可谁能知道南明和陈氏以后会不会对她起什么心思,正好小兰提出了嫁妆一事,南烟觉得,借着这事胡搅蛮缠一些。
给南府这些人找找事干,不然都把她当成软柿子子捏,南烟可不认为她能好运一生。
不多时,南烟就到了南明的书房,她是卡着点来的,南明这个时候应该还在书房中,并未出门。
“父亲在吗?南烟求见。”
书墨看着南烟大呼小叫的样子,不由皱了皱眉,“老爷在里头,以后有什么事小的自会通报,二小姐不用喊得那般大声。”
说罢,这小厮傲气的一转身,进了屋中。南烟冷冷地看一眼这间书房,也不等那小厮的传知,直接万步就跟了进去。
“老爷,二小姐在外间求……你怎么进来了!”
“罢了,书墨,你下去吧。南烟,你来何事?”
南明的态度并不太好,说话也不怎么客气。连往常的二丫头也不叫了。
“父亲,女儿听说,我那生母进府之时,可是带着十里红妆进的门。可是今天女儿方才发现,亡母遗留给女儿的,却只剩下一只银质的发簪。可惜那件物什却叫嫡姐给扔进了咱家的荷花池中。至今尚未能寻到。父亲,您说,我亡母进门不过数载,那些嫁妆都到哪里去了?”
南明的脸色骤然一变,怒道:“你亡母柳氏不守妇道,哪里来的嫁妆,莫要听别人胡说。南烟,回你的西院。为父不想听到你提柳氏一个字!”
“爹!你这说得是什么话?我母亲如何了?要不今儿你就把实情都说与女儿听听。总好过女儿只能别人口中得个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