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反王们通宵达旦宴饮之时。
连绵的军营之外,却是来了一个道人。
这道士穿着玉色道袍,眼眸温润,略微带着点沧桑之感,仔细打量着巨大的军营。
“连营八十里,处处是烽烟……”
已经明悟天机的他,观运起来却是不会有着任何迷惑,与褚禾一般,都是看到了笼罩在军营之上的巨大劫数。
“王石超!”
上清道人望着营帐中心的方向,眸子就略微有些阴暗:“你本是文武双壁之格,太子内定的麾下大将,只是老道当年一时心急作法,希望为太子提前获得辅助,却出了差错,缘分就此断开……却想不到你离了太子,却是蛟龙之气腾飞,反而做出了一番事业!气运盛极,甚至还压制之前的太子一头!”
“天意莫测啊!”
老道一叹:“只是现在太子终于真龙之气勃发,你能功成至此,一开始还是受了太子命格之气的影响,之前气运极盛,自然不惧,现在就该偿还了!”
文曲星与武曲星,乃是天生的辅佐命格,必然要在朝内为官,青紫有望。
只是上清道人当年考究李剑橙的命理,知道他有着这么一位臂助,心急提前下手,却造成了如此偏转。
“不过如此也好!本来太子命中还有一大劫,如今就靠你顶替而过,只要过了这关,从此便无灾无难,必然可以继承大位!”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要争夺天下,成就真龙,怎么可能不经受劫难?
只是道门中有着秘法,可以找人“代劫”,自动顶了天地劫数,而被代劫者从此度过关卡,就是一帆风顺了。
原本上清道人还有些犹豫,但如今见得军营气象,却是终于下定了决心。
“你既然已经身为反王,为真主开道,本来就是天命!”
“这时一也是死,二也是死,不若就将李剑橙原本的劫数一起扛了吧!这就是你的命啊!”
上清道人喃喃说着。
原本大隋龙脉就需各路反王烽火才能破除。
上清道人既然已经押注,这时自然不遗余力,一定要确保真龙功成。
“我已经秘密取得李剑橙血发……这施法的引子也找到了!”
他默默想着,手上就浮现出三枚铜钱:“当年王石超祖上落魄,曾经受得李家大恩,这三枚铜钱便是其中一部分,如今正好作法!”
话说这寻人替劫,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的,最高明者顺水推舟,不着痕迹,纵然上清道人也要尽量顺天应命。
这王石超既然祖上受了恩惠,这时就该报答,天道尚且有借有还,何况人乎?
也只有此前提,才好用事,否则纵然地仙,也动不得此时的王石超一丝一毫。
“李剑橙现在几乎成就真龙,要想找人替劫,起码也必须是蛟龙之命,除了王石超之外,却也没人更加合适了……”
上清道人的脸色忽然变得非常奇异:“想不到当年一念之差,却居然有此收获,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当真至理名言!”
李剑橙痛失一大将,自然很是悲催,但能抵消日后一场杀劫,却又是大大赚了。
上清道人这时,不由就生出许多对天命的敬畏来。
只觉得气数弄人,一至于斯。
……
与此同时,偏安一隅的炀帝后人。
这是炀帝兴建的秘密行宫,虽然没有原本的宫殿雄伟状况,但建筑气象宏伟,自有一股大气象,当然此时天下大乱,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此时行宫中间一股凶煞之气已经扑面而来,令四周数十里内鸟虫禁绝。
这煞气忽然凝聚一团,幻化出一个黑色人形,而黑色人形腿部位置,不断的有巨大的黑火焰燃烧着,使周围温度高得惊人,汗出如浆。
“陛下派我来问,殇气提取的如何了?”
这时,一名走路轻手轻脚,说话细声细气,穿着宫人服装的内侍就过来问着。
“启禀公公!”
回话的是一名中年,手长脚长,面目平凡,好似田里随处可见的老农,身上又带着点一丝不苟的匠气,这时拿着一柄黑色的墨尺,四周匠人见到了都是恭敬行礼。
此是当代墨家钜子,墨门有着传统,不论钜子之前何名,继任之后却是通通都要忘记,只以“钜子”称之。
这中年人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苟的味道:“圣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凿大运河,上百万人为之殉葬,形成的运河之殇无与伦比,我墨家精英尽出,耗费九年苦功,引地肺毒火,培炼罡煞,一共被反噬死了十八位长老,才略微打汇聚出一点点人形,又请了法家最高级别的十位律法师、言咒士,日夜加持法咒于其上,终于有了一点成就!”
说话之间,也是带着点不胜感慨的味道。
“如此一来,便是基本成了!”
那公公大喜。
“成是成了!只是若要发挥运河之殇的全部威能,还差最为重要的魂魄!”
中年人却是摇头。
“那魂魄在哪里?”公公大急。
“这却不是在下职权范围之内的事了,还请公公去问别人!”
墨家钜子眼中似乎带着一点悲怆:“汇聚运河之殇,我墨家死伤惨重,依照约定,就要彻底归隐,避世不出了……”
“诶?”
公公大惊:“钜子你完成如此伟业,陛下知道了肯定大喜,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我大隋有运河之殇镇压气运,国祚定然恢复如初,却是何苦呢?”
“呵呵……”
钜子颇为坚决地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一阵地动山摇当中,数只庞大的木鸟振翅高飞,上面有着隐隐绰绰的人影。
“阿弥陀佛!”
在地面仰望着木鸟离开的人群当中,不知道何时多了数名披着黑色僧袍,似喇嘛一样的和尚。
“大师!”
公公微微一礼:“墨家走了,这可如何是好?陛下还等着这完整的运河之殇复国呢!”
“世间因果,皆有定数!”
为首的一名老僧眉毛雪白,下巴却是一根胡须也无,双眼中带着寂灭的禅意:“墨家钜子总揽全局,受地肺毒火与兵煞金煞日夜冲击反噬,已元气大伤,必早登极乐……墨家迫于陛下天威,不得已出山相助,又搭上如此多优秀弟子,却也到了不得不退隐的地步,实在善哉善哉……”
墨家曾经遭逢大难,前代墨家钜子得大隋庇护,才侥幸保全道统,这次炀帝相召,实在是不敢不来,也不得不来。
并且,还尽数启出门中珍宝法器,鬼斧神工,若无他们出手,恐怕就是汇聚运河之殇一事还要拖后。
而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之后,墨家也可谓功成身退,从此彻底摆脱了因循纠缠。
在梵门中人看来,这却是颇为识得时务。
否则的话,辅佐大隋的门派也可不止一家,遇到一个实力大损,却有大功在身的墨家,必然要狠狠打压下去的。
“那之后的事可如何是好啊?”
公公急道。
“正如钜子所言,器胚已经完成,剩下的不过注入殇气,形成神魂,令其真正具备大威能,镇压天地!”
旁边一名僧人出来,双手合十道:“我们三位太师叔祖已经以金刚经大结界隐藏自身,日夜用三界法眼观察,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金刚经大结界乃是梵门至高秘法,传闻可遮掩天机!人神莫测!
而三界法眼更是号称遍观天、地、人三界,无一缺漏!
两样大神通联合起来,便是真正的监察三界!连地仙都发现不得!
“那为什么还……”
公公一出口,就顿觉失言,不由又陪着笑:“杂家太过心急,诸位大师有怪莫怪!”
“欲成大功果,需修三十万功德!除此之外,天时、地利、人和也缺一不可!”
方才的老僧说话了:“如今内功圆满,外功必至,可以通知陛下,开始准备……”
“喏!”
公公赶紧退下。
他纵然位高权重,但对面这个老僧,却是隐隐被大隋尊为国师的人物,很受重视,自然不敢大意。
众多匠人退场之后,接替的便是一名名喇嘛和尚,盘膝而坐,嘴里念念有词。
烟雾缭绕,法界大起中,就可见得一枚枚金色的梵文浮现,似恒沙一般围绕着那黑色人形,缓缓渗透入内,颇为玄异。
“欲汇聚运河之殇,必得不破不立!”
老僧拈着佛串,眸子中就闪过一缕精光:“器胚已成,器魂却需大量龙气乃至国运,才可镇压住器胚内的煞气!仅仅靠大隋一朝,恐怕还是有些不足呢!”
却是相当清楚,此等至宝成形,无一不是上古时代,机缘巧合。
到了如今,还想熔铸,却是逆天而行。
自己梵门相助大隋,进行一系列偷梁换柱的手段,所准备的一切,都是为了接下来那一日!
“师尊我佛,弟子愿舍了这一身皮囊,唯愿吾道大兴于世啊……”
老僧喃喃着,眼眸中就有着一种“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