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书这段时间很忙,可以说是脚不沾地的状态。准备与蜀中的几所大学搞个学术交流研讨大会。其中,在古典药物文化方面,西药大是占了大头。刘玉书作为西药大学生会已经下一届会长的有力争夺者,主动申请接下下这次的接待和沟通的工作。
虽然他还只是一名大一学生,但班上的同学大多都知道,他早就做好了要从政的准备。这一次的人事安排和交流,对于刘玉书来说,恰好是一次待人接物的锻炼和考验。
如此重大的事情,涉及的事项繁多,刘玉书一个人自然是忙不过来的。他还从学生会里面找了几个关系亲近的同僚,又拉上同寝室的几名室友一起去帮忙接待处理。
晚上,初步的接待工作完成之后,刘玉书请一群帮忙的同学在学校后门的美食街吃火锅,作为酬谢。人数并不多,以刘玉书为中心,分为两拨,一拨是几名西药大学生会的成员,另外一拨则是刘玉书寝室的室友。酒过三巡之后,原本不怎么熟的两拨人,就各自聊开。
“我看,这次研讨会的规模有点大,在我们学校的校史里面还从来没有过。刘会长这次负责接待事物,将来应该也会在学校的校史上面记下一笔。”
在学生会内部,刘玉书会去竞选下一届会长的事情,几乎已经是众人皆知。尽管他现在还不是会长,但一些溜须拍马的人已经以会长之名来称呼他了。
这是一句玩笑话,刘玉书自然不会当真,只不过是十分谦虚地应承几句。名流校史什么的,他是不会在乎的,他更看重的是交际和锻炼,他将来是要走向更高舞台的人。
这两天的人事安排和接待做得滴水不漏,让他颇有些自得。基本上来说,他已经通过这两天的安排和沟通,将参与进来的这几名学生会成员的心都收服了。
刘玉书安排这次接待,除了是真的人手不狗之外,也是想要拉近跟一些人的关系。不仅仅帮别人忙是拉近关系的方式,请别人帮忙也是一种拉近关系的方式。他这次请的学生会成员当中,除了有跟自己关系好的朋友之外,还有两个就是家中有些权势的学生。
而自己寝室这边……刘玉书偏头看了一眼,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们寝室四个人只来了三个,除了刘玉书自己以外,就只有大汉和叶全了。大汉是上不了台面的,一见着人就紧张说不出话,只能安排去干些体力活。
只不过,刘玉书能感觉到,他跟叶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一步的增进,还是不咸不淡的样子。这让他觉得有些可惜,他虽然不知道叶全家里具体是做什么的,但也隐约感觉到对方的能量,不是一些三流的暴发户可以比的。如果是富商之家的话,将来说不定可以称为一笔隐形的政治财富——如今国朝的政绩,通常都是与经济发展挂钩的。
自从一个多月前,叶全从雅安回来之后,似乎就变得更沉静了些,没有以前那样爱开玩笑了。刘玉书猜测这种变化肯定是与穆宇有关,不过他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增进关系。
穆宇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来学校了,而且还三天两头就传出在校外跟人打架的事情,让他这个班长兼寝室室长都觉得很丢面子。特别是前些天,穆宇为了校花梁若水,跟跆拳道协会起的纠纷,让刘玉书身上背了很大的压力。学校方面本来是建议将穆宇开除的,后来这个建议不知为何被校长压了下来。
穆宇现在在西药大已经是大名人了,但这种出名的方式,刘玉书并不认同。对自己那个室友,刘玉书现在在人前连名字都不愿意提。
不过,刘玉书不愿意提,不代表着其他人也不愿意提。
几人正闲聊着,其中一名学生会成员突然问道:“玉书,那个穆宇是不是你们班上的?”
听到这个名字,叶全眼前微微一亮。
刘玉书则是有些尴尬:穆宇跟他是室友的事情,他还没有给学生会的同僚说过。
提问的是一个矮胖的学生,喜欢笑,经常会给人一种十分和善的感觉。刘玉书知道,这人的家中有亲戚是体制内的大人物,因此他才想办法来与之结交。对方既然提出来,刘玉书也不可能糊弄过去的。
“没错,冯兄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
“我前几天听舅舅说,魏家的孙媳妇被穆宇给抢了,你们说好笑不好笑,哈哈。”
魏家是第一大家族,在商界、政界和军界都有很大的能量,刘玉书自然不会认为穆宇可以与魏家扯上关系。他附和着笑了笑,毫不在意地说道:“那种事情,怎么可能,应该是同名同姓的人吧。”
冯姓的矮胖青年见刘玉书没有要就这个话题说下去的意思,也不强求,喝一口酒,又用别的话题将这一段覆盖了过去。
而在饭桌上面一直中规中矩没怎么表现的叶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神情,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正在烟雾缭绕之中,旁边的手机响了。青年看到上面显示的号码微微皱了皱眉,想了想之后还是拿起来接听。
“爸,你找我?”
“你是不是跑到蜀中省去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颇有些威严的声音:“我不是告诫过你,不能随便去蜀地的吗?”
“恩,这边有个学术研讨大会……”
“你别给我狡辩!”对方高声地打断了青年的话:“我已经查过了,这次所谓的研讨会,就是你暗中赞助的。”
“你在那边好好呆着,不准闹事,过几天我会亲自过去一趟,到时候你跟我一起走!”
“知道了,爸。”
挂断电话之后,青年脸上有些讪讪,然后又拨出去一个电话。
“魏少的吩咐,当然是已经办妥了,我本来是准备明天给你说的。”
“那就多谢了。”
“我们的交情还谈什么谢不谢的,你抽空在老爷子面前帮我美言两句,我还得多谢你。”
“哈哈,一定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