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难题,那就朕来帮你解决。”此时此刻,宣明帝对师尧的疑心这才消了一大半眼中重新出现了师尧熟悉的温情与暖意,他伸出手,轻柔的替师尧理了理她鬓间略显凌乱的秀发。
此时的他温柔的不像是一个皇帝,但是师尧一个字都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一个眼神都不会相信。
师尧也很庆幸,自己从来都没有信过他。
宣明帝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终于是牵着师尧的手,两人一同回到了寝殿。
原本凝结的气氛终于回暖,甚至两人走在路上,在这月色之下,两人四目相对之中,硬硬生生多了些朦胧美,朦胧到宣明帝竟然恍惚的问,“你,就这么信任朕?”
后宫之中从来都不是太平的,各宫妃子口中叫着姐姐妹妹,实际上都恨不得将对方杀得片甲不留,各种手段千奇百怪,各类花样品种繁多,若是没查出来还好,若是查了出来,自古皇帝都得讲究一个秉公办理,国法家规自然是依法处置,就算是皇后也不例外。
这些宣明帝知道,师尧也知道。
但是,今日,宣明帝就这么一问,师尧却将她明晚的打算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没有丝毫隐瞒。
这可是构陷妃嫔啊!要认真算起来,虽不到满门抄斩的罪名,却也差不离了。
这是信任,还是其他的什么,宣明帝并不敢想。
师尧望着宣明帝复杂的眼神,低声道,“妾小的时候,生母还尚且在人世,又一次哥哥莫名中了毒,大夫说除非是找到病根儿,否则是治不好的。娘亲一听,立马让院子里的丫鬟、嬷嬷排成排站出来,她说:进了我的院子就是我的人,若是有谁用你们的家人威胁你,或是直接威胁你的性命,以此对主子不利,尽管来告诉我,我定会给你们一个交待,相反若是主子有什么不利,你们统统都要陪葬。”
师尧握紧了宣明帝的手,认真的说,“这句话,妾一直记在心里。妾进了宫就是皇上的人,若是有谁以此来威胁妾,妾都会亲口告诉皇上,无论皇上是什么决定,却都问心无愧。”最后,她忽然笑了,“还好,皇上愿意听妾的解释。”
月光下,明灭的树影中,师尧坚定的眼神中,笑靥如花中,整个人,美得不可思议。
“你,很好。”宣明帝只是看着她说。
一段话说的情深意切,吐字清楚,表了忠心,也实实在在的给荣贵妃挖了个坑,总不能被利用了还不允许反击吧?而且还是不容荣贵妃拒绝的反击,毕竟,荣贵妃是真真切切的威胁了她,虽然她也是心甘情愿的踏进了咸福宫,只是,她这话一出,很明显瞬间就将自己洗白了,非常干净,出淤泥而不染。
宣明帝眼底最后的那丝怀疑也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信任。
从入宫到现在,别看之前师尧有多么受宠,这一刻,她才算是真正的得到了宣明帝的信任。
因为,从第一次侍寝过后就再也没有反应的系统,终于开了尊口,[攻略值+10]
十点,整整十点,这对于想宣明帝这样疑心病重得不可思议的皇帝来说,一下子加了十点的攻略值是完全想都不写敢想的。
也让师尧不由得看到了希望。
她一直以为,宣明帝是没有心的,成为他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人,也是完完全全不可能的事,但是今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下来,宣明帝居然加了整整十点,这是不是说明,宣明帝逐渐认为她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
男人对女人,最怕的不是没有肉体上的兴趣,而是从头到尾都将她视为玩物,视为棋子,视为一个随时可以放弃的东西。
——————————————
对于信任的人,宣明帝似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一路上都在闲聊。
他问,“你有一个哥哥?”
似乎提起亲人,师尧的心情都会非常好,只见她会心一笑,点头道,“回皇上,妾的哥哥大妾三岁,今年也才十八,得清风书院举荐得受皇恩,有了进士出身,如今正待在家等候皇上差遣呢。”
大齐的人才选举制度非常的有趣,它既不像是乡举里选,又不像是九品中正制,亦或是什么科举制,而是一种更加融合性的选举人才制度。
朝中的官员除非皇上特例提拔谁,大多都是出自全国九州的各大书院,每个州设一个书院,每年春,由书院设定考试选出前十名人才赐进士出身,共十九九十名,送往中央,再由中央设定官职,若是一年下来中央没有授予官职,那么你这一年算是白费了,需要再到书院重新读上一年,再行考试,重新走仕途。
一年春闱,整整九十个人,全国各州的官员空缺也没那么多,寻常百姓若是没有人脉就算是进了书院读书,考上了进士,没有官给你补缺也同样是枉然。
这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当了一辈子进士的读书人。
当然,进士是一个读书人的希望,无数寒门子弟望求平步青云的期望,至少这个进士出身是无论寒门还是世家都可以拥有的,其中也不乏有寒门子弟被贵人看中一朝补了缺做了大官的幸运者。
师尧二伯,师正渊就是这个幸运者,当然他的这个幸运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得了杨家庶女的青眼,杨家才给了师正渊这个寒门子弟一个恩典,让他补了某州某郡某县的一个缺,当了县丞,虽说是九品芝麻官,但是至少也是官,帮自家哥哥谋个缺还是没有问题的。
师正生的官就是这么来的,至于师正生又是如何混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就又要说道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了,这其中,自然是不便赘述。
师钰正在家等候皇帝赏官,这在整个大齐的读书人中并不罕见,但是在京中,世家子弟冗杂,一块招牌砸下来都能砸到五个世家子的京城,还在家中等候吏部任命的年轻人可不算常年。
世家子,一旦确定了从政,有了进士出身的第二天,恐怕家里就早早的给他安排好了出路,这就是百年世家和小姓之间的区别。
“哦?才十八?真是年轻有为啊。”宣明帝叹道。
十八岁的世家子是进士出身,并不稀奇,但是十八岁的小型之子有进士出身就让人有些意外了。
寒门小姓和世家子弟的区别往往是巨大的,这不是人生下来聪不聪明的区别,而是家族底蕴的差距。
都说百年世家、世家百年,这世家为何能流传百年而生生不息呢?
就是因为家族底蕴,一个家族的底蕴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就要说道从古至今便一直受人珍惜的东西了——书籍。
书籍,就是知识,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世家藏书不知几何,就算一着不慎被满门抄斩,只要还有一个火种在,只要脑子里还装着知识,潜心读书,就能有一线希望将家族流传下去,从而慢慢发展,重新成为新的世家大族!
而寒门小姓,发展时间太短,往往家中只出过一两个官员,家族底蕴是不够的,这也就造成了,寒门子弟读书能读的就那么几本,书院里提供的也就那么几本,世家子弟一出生却有一屋子终生都难以看完的书在等着他们垂青,而寒门却只有那么几本。
这不可逆转的,就造成了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眼界的差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大多数读书人都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去行万里路,包括世家子,而前者却又是寒门所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久而久之世家和寒门的差距就渐渐拉开了,成为了如今的局面,虽不说天壤之别,却有常人难以跨越的鸿沟。
其实,从一开始,家族本没有世家和寒门之分,只因差距大了,称呼也就变了。
没有哪个寒门子弟能在皇上面前留下姓名的,早前,师尧也并不准备将师钰引荐给宣明帝,因为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引荐,未免有野心膨胀、想要发展自身在朝堂上的势力的嫌疑,虽然她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但是却不适合过早的暴露给宣明帝。
然而,既然今天宣明帝主动问起,师尧不举荐自己的哥哥就显得太过愚笨了,“从小哥哥便非常疼爱妾,生母过世得早,小的时候妾却是娇宠着长大的,全靠哥哥在京中书院学习的时候还不忘回家照顾妾。”
这话说的不假,但是原主却是只有在师钰面前才像一个孩子,其他时候都显得十分的内向和成熟。
宣明帝捏捏师尧的脸,“也幸好你有一个好哥哥,不过,在书院读书还记挂着回家,竟如此用心不专?”他笑道,这话明显是逗她的。
谁知师尧急了眼,杏眼竟大着胆子瞪了他一眼,没有丝毫威慑力,反倒显得十分娇俏可爱,她说,“哥哥因小时候中毒,从小便请了武师傅在家中习武,读书也是专心致志,听书院的老师说,哥哥经常举一反三,说是文武双全也不为过,只不过······”她说着说着便有些哽咽,“只不过,遭了妾这个妹妹的拖累,当初要不是在春闱期间妾突然生了重病,哥哥为了照顾妾而错过了考试,恐怕早在十七岁的时候便考中了进士了······”
这也是真话,师尧没有半点蒙骗。
十七岁的进士,在整个大齐也是了不得了。
宣明帝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安慰道,“别哭,若是你哥哥真像你说的这么好,朕自然不会让他在家中等太久的,过几日,朕就送一则圣旨去师府怎么样?”
师尧破涕为笑,眼眸里是水洗过后的清澈,信赖的看着宣明帝,看得他心都快化了,“皇上,您真好。”
“你这个小没良心的,这个时候说朕好了是吧?刚才还瞪朕呢。”宣明帝记仇的秋后算账,一把将她拉到了自己的腿上。
原来,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寝殿。
寝殿里燃烧着温暖的烛火,明亮的烛光由米白色的轻纱笼罩着,透出昏黄的光晕,都说灯下观美人,醉心矣,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师尧一个惊呼,小手便搂在了宣明帝的脖子上,两人暧昧的姿势,让宫人羞红了脸,青雉、常盛见状,对视一眼,极有默契的双双吩咐着宫人退了出去,整个寝殿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一男一女,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皇上。”师尧呢喃,眼眸朦胧,脸蛋是胭脂色的红,在白嫩的肌肤上显得极为诱人。
宣明帝微微一笑,将师尧抱到了床上······
长夜漫漫,有诗云:“香汗湿罗衣,金钗敲玉枕。瑶池翻碧浪,红烛沐皇恩。”
情到浓处,师尧兴致正好,却听宣明帝说了一句话,让她瞬间清醒了过来。
他说,“中秋过后,你且让荣贵妃将你哥哥送到蜀州当州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