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常盛的态度摆在面前,师尧并不担心宣明帝会如何暴怒,至少没有那天晚上那般的风雨欲来,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当十师尧推开门走进去的时候,看见的并不是宣明帝的黑脸,而是他甚是平静的坐在书案前,翻看师尧平时喜欢看的书籍。
在大齐,虽然已经有了广陵纸的普及,但是这里的普及指的仅仅是大齐上层贵族之间的普及罢了,寻常小姓寒门是没有这个余钱购买纸装的书籍,到目前位为止,寻常书院或是小姓寒门的家中,仍旧停留在竹简的阶段。
师尧虽然是小姓寒门,家中也没有基本纸质书籍,就算有那也是被师父师正生保管的好好地,就连师钰想要一阅,那都是万分困难,像如今这样,一书房全是用最精美的广陵纸所制的书籍,那是原主万万都不敢想的。
这一书房的书,是师尧在耳鬓厮磨间向宣明帝求来的,史册经典、诗经词话、山水野史、甚至连才子佳人的话本那都是应有尽有,杂的很。
之所以这么杂,师尧虽然大多数都会翻看,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掩人耳目。
自从来到了这个世界,她从来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之所以有些东西看不上眼,那都是自己的眼界的问题,是以,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么聪明,足以碾压任何人。
古人说得好,学无止境。
无论外界赋予了自己什么,无论自己宠妃的身份能带给师家带给自己什么,那都是借的宣明帝的势,这一点,她无比的清楚,是以,师尧深信,只有学到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从,才是自己的,若是有哪一天,师尧和宣明帝看似牢不可破实则脆弱得很的关系就此瓦解,师尧也能通过自己脑子里所知道的一切,绞尽脑汁的寻求破解之法,而不是无知到可怜的乞求。
都说男人在床上的话从来都是不可信的,但是这句话在宣明帝的身上根本行不通。
宣明帝这个人就算是在床上,都显得理智得可怕,从来都是君无戏言,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清楚,他也从来不承诺任何他不能办到的事。
在大齐,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起初,刚来这个时代的时候,师尧以为大齐对女子的束缚是不深的,毕竟,比起以往朝代的闺阁女子“养在深闺人不知”的情况,大齐的大家小姐是可以上街的,只要以帷幕面纱作掩饰,又自个儿带好侍卫部曲,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可以上街,也就是说丝毫不会限制她们的自由。
而且在闺阁之中,小姐在得了父母的同意,是可以像公子一般学习四书五经、经史策论的,当然一般人家也不可能不会同意自家姑娘有见识,若是文采作诗作赋非常优秀的,至少一个才女的名头跑不了,这对于闺阁少女来说,算是极大的夸赞了。
允许女子与男子一般的学习,也就是说,不会任由女子成为无知妇人,至少她们是有见识的,日后成了亲,嫁了人之后的眼界也不会仅仅只局限于后宅,局限于丈夫一个人的身上。
等等等等,各种例子不一而举。
然而,这里说的束缚不深仅仅只是个例,也只存在于上层贵族之间的个例,或者说,只有世家女才能有的特权。
就目前来看,师尧来大齐的时日不算久也不算短,能让她刮目相看的女性,也只有宫里的这几位世家女罢了,严皇后没有过多接触,但是从青雉打听到的消息来看,师尧知道她并不是寻常妇人,荣贵妃更不用说,至于德妃、贤妃、良妃之流,师尧没有打过多少交道,只能说不清楚。
然而,有个人,却让她不得不惊奇,那就是——广陵梁氏、太子妃梁殷。
也许广陵梁氏悉心教导梁殷仅仅是因为宠爱她,但是如若一个家族的宠爱能让梁殷做主将蜀州送给师尧的话,那这样的宠爱也太让人害怕了。
师尧不认为梁殷有这样的诡异的本事,是以,她确信梁殷自然有她的法子说服了梁氏家主。
能说服梁氏家主放弃到手的蛋糕,这无疑是非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也侧面说明了她的本事。
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只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方巨擘,梁殷亦是如此,她虽才名不显,但是稍微透露一点,师尧就足够惊叹了。
能受到教育的世家女是特例,那么宫里随处可见的小姓之女就显得尤为的无知了。
这里的无知不是说她们大字不识,相反能进宫的姑娘,在家都是琴棋书画样样涉猎,不说精通,但是一提起来,却也能说上两句,就连原主,在家都是请了女师傅上门教导的,当然,这只是继母做的表面功夫罢了,请的女师傅学问也不怎么样。
这里的无知只是体现在她们对实时大局的把握上,或者说她们所学到的东西,从来都是用于取悦皇帝的,更多的是随波逐流,而非在风口浪尖出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下一步棋,棋子该如何放,又该是如何分辨自己是执棋人还是他们手里的棋子。
这些这些,他们统统不知道。
所以说,在越了解大齐的风土人情,越是觉得这里的矛盾。
阶级是极度的分明,上五世家下数小姓,分的极为清楚。
原主在家里除了诗歌之外都接触不到其他,师尧又怎么可能敢明目张胆的将其他的书籍带进宫呢,是以她能求的只能是宣明帝了。
好在宣明帝并没有让她失望。
在点头答应的第二天,她在长乐宫开辟出来的书房里的书架子,就被各式各样的书籍给装满了,因为师尧要的书杂,宣明帝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顶多是认为师尧少年心性,想要借着书房一事在宫里现实她的圣宠罢了。
这确确实实能显示圣宠的。
在宫里,世家女拥有书房那是再正常不过事,甚至当年德妃进宫的时候,抬了二十台嫁妆进宫,其余十九台满满当当装的都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等常规的嫁妆,但是独独留了一个大箱子,装的是她尚且在闺阁少女是喜欢的书。
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低调的矜贵。
其余的世家女虽没有德妃这样夸张,但是若是想拥有一个书房,那是根本不用像宣明帝报备的,在她们看来若是多此一举的向宣明帝知会一声,那才是不可思议呢。
就连小严氏一不例外。
定坤宫有两个书房,一个是正殿严皇后的,一个是偏殿小严氏的。
当初师尧要了个书房,又让常盛陆陆续续的将她的书房填满了,宣明帝以为她只是不想处处落人一头罢了,只是没想到如今兴起翻了翻她最近常看的书,一本史记,里面竟还花心思的记了蝇头小字,看起来像是极为认真的模样。
从小只是看诗词歌赋的姑娘竟然也会对这些枯燥的史册感兴趣?
这让宣明帝突然有了了解师尧的想法,不由得认真看了看她写的小字。
本以为会有什么满篇的疑惑不解,或者是找不找重点,却不料一句话读通之后,是真真的让他哭笑不得。
你看看这写的什么?
这卷史册记载的是在古时的一个诸侯争霸时期,燕国势力最弱,无论是粮草还是兵力都非常的弱小,算是所有诸侯国中最弱小的一个,但是所占据的军事地理位置却非常的重要,一旦开战那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好在燕国地势易守难攻,无论是谁想要强攻都只是惨胜的结果,这才让燕国有能力成为诸侯角逐天下。
在诸侯争霸还未开始之前,其他的诸侯国打心眼的想吞下燕国这块饴糖,但是顾忌着其他诸侯渔翁得利这才没有付诸行动。
燕王是聪明的,利用各诸侯国这样的心理一手权衡之术玩的是炉火纯青,就这样保持着巧妙的平衡。
但,燕王知道这样的平衡维持不了多久,于是在其他诸侯国互相打仗互相试探的时候,燕王并没有放松,而是努力寻求外援,派了很多使者前去和谈以求结盟。
燕国这块肥肉实在是诱人,不少人都诱骗燕王与其结盟,但是实际上却暗自蚕食燕国的土地,最终,燕国成为了诸侯中最快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一个。
这只是史书上记载的一个诸侯争霸时期的一个小小的历史,但是师尧却看的认真,并且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大意便是:我养的花几天没遣宫人浇水都知道自己长大呢,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人人跑,燕国为什么不自己自强起来?
这话说的极为孩子气也极为天真。
让宣明帝着实有些哭笑不得。
本以为她会讲出什么大道理,但是却只是点出了所谓的燕国自强。
当然,宣明帝承认,师尧这个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若是燕国自己强大起来,凭借着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兵强马壮,也不是没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诸侯国,甚至不想着去依靠他人还不用被逐渐蚕食,成为第一个覆灭的诸侯国,但是,师尧写上这句话的时候,显然眼界只是局限于寻常妇人一般,或许聪明是有,但是却没有结合实际情况。
宣明帝对燕国这段历史是知道的,曾经也分析过燕国如此快覆灭的原因,也以如何治理燕国作为考试考过太子,是以对于燕国这段历史,宣明帝是知之甚详。
那个时候燕国境内并不是贫穷,而是非常的贫穷,连年天灾,田地无收,百姓被饿死的人多不胜数,那个时候内忧外患之际,就连燕王这个位置都坐不稳,何谈自强?
是以,除了对外和谈寻求外援,他们没有丝毫的办法。
燕王未必没有察觉到自己领土权柄已经在逐渐被蚕食,但是眼见着燕国的百姓逐渐不会饿肚子,脸上有了笑颜,易子而食的事不再发生,燕王心里虽然遗憾却也满足。
史书上记着最后三个字,便足以表明了——燕王悦。
他还记得那时候太子给的答案:燕王心系百姓。
宣明帝明明是让他说说如何治理燕国,太子却仅仅给了这么几句话,但是宣明帝心里却没有丝毫的不悦,因为他知道,他自己也给不了什么答案,也说不出如何治理燕国。
所以说,今时今日,又翻到了这么一段历史,看到了丽婕妤在旁边写了如此天真的话,宣明帝有的只是啼笑皆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