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来到孟家堡,受到孟老爷的热情款待。他的粮仓已经进入晚期晾晒,只等干燥后秋收粮食就能入库。这份成果如同已经丰收的喜悦,他特意陪着如今身份地位大不相同的杨一去共同感受其间氛围。崭新的一个老大粮仓,如同新修的一座大院,看起来比孟家堡的民居豪华,犹如此地的一个坐标。
孟老爷让人宰羊烧饭,大肆款待客人。吃过午饭已经是下午,早听起杨一等人的目的地,显得挺震惊。给予众人不少建议,毕竟他这里紧挨熟苗,比县城的人肯定更了解苗人一些。
他是想让众人留下来过夜,等明天天亮后再走。可杨一有不同想法,并不多愿意带来的人在孟家堡多留,而且前路还远,难预料的事只会越来越多,还不如提前进入先进行一定的适应。
所以下午时候,众人依旧前行,打算进入熟苗后找地方落脚。即使不行,偶尔露宿也无所谓,毕竟娇贵的人不可能让来这里。
进入熟苗。这里苗汉混杂,但是已经有了几分苗家的韵味,比如其中苗人独特的吊脚楼等。苗人更喜欢用竹子建造房子,正宗的小竹楼,看上去很美。或许不是喜欢,而是这上面大片大片的竹林最多,相见较大木更轻便。
熟苗区汉人和苗人都是比较热情而好客的。毕竟根据历史的渊源,两个族群曾经没少过斗争。能够彼此选择接纳对方,就证明彼此都学会了一颗包容的心。如果心中互相死守着一份坚持,这样的人不适合在混合区生存;要么退往生苗里去,要么退到县城外面。
所以不管是汉人还是苗人,有时候根本傻傻分不清。苗人汉化后已经偶有不介意汉人的着装出来,都对杨一等人充满好奇。十几个人临近天黑找了一家房屋比较宽敞的人家。没有特别找很明显是汉人的建筑物人家,特意挑选往苗家里逛。
按铁拐李说,这家他认识,确实是苗人,而且在这一代相对算富有。为了提前进一步让人都尽量能多认识点苗人的特征,所以特意借宿进去。
结果这家家主是一个三十几的汉子,很热情地招呼,还自我介绍道:“你们可以叫我张华,是我的汉名。”
和汉人有什么区别?真的没区别。但毕竟快挨近生苗,而且本身是苗人,比汉人肯定要更了解生苗得多。所以一个晚上张华为大家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一切风俗和禁忌,以及要格外注意的一些事情。
一群人就着星空明月在坝子里一边吹牛一边吃煮番薯,听着张华讲述的一些要领,最后吹完了又开始侃他们苗人的历史传说故事等等,很具传奇色彩。
张华又问:“不知道你们又去里面做什么?”
好一个‘又,字!杨一代替着众人回答:“有些事情要去里面办。不过是和你们苗人无关的事,我们会尽可能不招惹他们,努力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张华憨厚地笑着,心里却明白得很你不惹不见得对方不嫌弃你们,突然又出现十多个人不是少数。里面虽然不是魔窟,但两族之间过去的龌龊滋生出的仇恨可不少。若有稍微不合他们意的,他们怕不跳出来撵人;过分点,即使宰杀十几个人也算不得大不了的事。
“从去年开始我晓得的进去就有好几群人,往年等一年到头见不着三五个人花儿肯进去;怪奇怪的,现在看你们都不是一般人。”张华这是好奇着,这两年的异常确实让他打心底奇怪,汉人突然把苗区当香饽饽冒险朝里跑了?
杨一却反问:“那你看见有人出来过吗?”
其实在孟家堡基本就问了个明白,除了田青之外,再没有一个人出来。于是他打心眼里惦记上了,时间可不短,都找着生基了还都死里面生基了?看似有可能又不怎么正常,不至于一个个全都这么幸运吧?
又记得当初田青说过生苗很恐怖,现在仔细寻思着,记得当时田青好像说的,他是晚上一夜一夜地才熬出来的……
至于吗?就好像还被苗人赶尽杀绝一般。
“没有。”张华摇着头:“最早进去的有一年左右了,可我就是没见着一个人从里面出来。是不是从别的地方出去了,或者还留里面我就不知道了。不过……”
看他欲言又止,铁拐李脸大,问:“不过什么?”
他脸必须大,本来就算在这里出生的人。虽然经历过当年的悲惨,但是回来后他没有做出所谓的报复,而是对过去的一切进行了包容。几十年如一的寻病问诊也经常来熟苗区,所以这里的人基本认识他,也对他很尊敬。
“晚辈也说不上,晚辈也好些年没进去过,都是听人家说来的,说好像有些人是莫名其妙死里面了。所以你们如果没什么要紧事,能不进去的话,还是不进去了。里面的事,咱们这些分出来好多代的人也说不上。”
熟苗进生苗区还是比较常有的,虽然很多时候生苗对熟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不待见。不过双方总是在货贸等事关生存的物品上有往来,所以即使再不待见双方的交集偶尔都在打,里面有什么情况多少能流传些许出来。
张华知道得不多说得含糊,铁拐李看一眼杨一后,紧锁眉头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一的多疑病症也犯了。这还没进去呢,虽说心里一直有数,去人家地盘肯定不会顺顺当当的。遭些罪甚至冲突被挑衅,最不济运气差到被偏激的苗人或蛊苗等暗算,莫非这些人就是这么死的?
可为嘛除了田青之外,就再不见一个人出来呢?本心里总感觉怪怪的。是在生基里死多了,偶能从生基逃脱几个出来又被苗人一收拾给弄干净了?
忽然,铁拐李开口道:“杨队长知道夷都山名字的来历吗?”
“嗯?”杨一正想着事情一时被他打断,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却让他摸不着头脑。
“夷都山?有说法?”
“夷,蛮夷。”老道接口道:“这座山本质上就和苗人有着很深的联系?或者对苗人很重要?”
铁拐李先是摇摇头随即又点头:“重不重要我不知道,但确实有很深的联系。我是半个苗人出身,所以关于苗人的历史,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它充满好奇。因为自身没有文字记载的缘故,我不得不努力搜集汉人各种文献地方志等,试图从里面找出些关于对苗人描述的影子。
所以上次杨队长说起乌蒙王的存在,正好我就见过一段关于苗人以及乌蒙王的历史。虽然其中有关苗人记载不多甚至只是一笔带过,而且其中所指的乌蒙王究竟是哪一代我无从判断。历史上罗氏家族从宋朝开始在这里称王,中原朝代更替它一直没去王号。
从上面记载可推断曾经的夷都山它属于苗人,只是在某一段时间被强势的罗氏一族侵占。而且在此之前苗人三十六洞大王曾沿整条山脉脚下建立起一座都城,三十六洞大王的府邸甚至正好落座在整条山脉的中央一座半山腰。夷都,才因此得名。
那天杨队长你说乌蒙王和各族之间的混战,所以当时我对你的叙述反而相信四五分。而且从中又得出夷都山被苗人失而复得的原因,这是我从文献中一直找不到最终无奈放弃的答案,经你一说正好揭开谜底而且合情合理,看来苗人再次回到故地就是在这场战争罗氏一族灭族之后。”
这故事衔接得……难怪那天杨一讲起这个故事以及推测着夷都山生基镇压法阵的时候,第一次和杨一打交道的铁拐李淡定得好似都没什么脾气,一溜烟顺着杨一的杆子往上爬,顺利得杨一都以为这老头四里八乡的跑多了,最是通达人情世故知情趣,而不是非要用强的人。敢情,人家背后有一个这么不谋而合的故事揣着。
但杨一听后,最惊讶的不是故事最后的整体性,而是被其中顺带出的小情况给弄得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山脉?”他喃喃地问。
铁拐李不懂他的意思,反问:“什么山脉?”
杨一道:“你是说夷都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整整一条山脉?”
铁拐李奇怪地看着他,记得上次在寨子里他好像就说过吧?而且杨一会连夷都山是一条山脉都不知道?
“一共十八座山峰连成一片,笼统被称作夷都山,苗人自己称作鬼山。”
连成一片的山脉……好大一个误会。杨一一直理所当然地以为是一座孤山,结果……
人过于迷糊啊!僰人的记载不够清晰,可如果认真想想。十八座山峰,也只有这么多山头才能建得起无数疑冢。他使劲地拍拍头……
但随后张华又补充,其实所谓鬼山,应该叫圣山或者神山才对。他们苗人向来鬼神不分,鬼也是神,神也是鬼。鬼山在苗人心目中的地位,确实一直很高大上。
众人一想,似乎也确实。先前铁拐李让张华讲了很多苗人的传奇故事,里面竟然都偶有出现过鬼山的影子。早前不知道,现在把鬼山和夷都山一重叠,就能感觉到夷都山在苗人的心目中地位真的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