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宁波府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各个访市纷纷开门迎人,安静了一晚上的宁波城内再次变得活跃。
若说宁波城内最热闹的地方就要数东西两市,天际微微露白,商铺大都还没有开张,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菜市场了,宁波城内最大的菜市场要数宁安菜市场。
宁安菜市场在宁安访内,宁安坊是最靠近城门的访市之一,因为这里进出城方便,很多菜农和外地来的商人都喜欢把自家产的蔬菜和物品送到这里来贩卖,宁安访市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卖什么的都有,来往的商人也多,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一座宁波城最大的访市和菜市场,只要市面上有卖的,这里都有。
但在这里摆摊要交税,以前的访市是不用交税的,让市民自行摆摊买卖,但自几年前开始,重农抑商的政策渐渐宽松,街上摆摊做买卖的生意人多了起来,商贩们为了挣一个摊位,时常发生斗殴事件,时有伤亡,再加上这几年连年战争,只靠人丁税和田赋税有些不够,因此商业税加重,宁波城的宁安这么大的访市自然也归入收税的行列。
安乐候府的张管事带着两个家奴甘蔗马车来到宁安访市,掀开帘子下了马车就一头扎进菜市场挑选今日府中需要的食材和物品,米面油盐全在他挑选的范围之内。
张管事是个大客户而且经常到这边来采购,既不仗势欺人,给的价格也公道,因此他一到市场,很多商贩立马围上来,纷纷跟他打招呼,随便向他推荐自己家的商品,张管事作为安乐候府的采买管事,见多了好东西,自然十分挑剔,质量不行的,他绝对不买。
主食很快买齐了,张管事却还是眉头紧皱,脸上带愁,别人只知道他这个采买管事的风光,却不知道他呃难处,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安乐候府唯一的血脉大小姐怀孕了,胃口十分挑剔,最近更是嗜甜如命。
安乐候夫妇老来才得怎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捧在手心,千百疼爱,万般宠,这不好不容易给她找歌如意郎君,一年就怀孕了,安乐候自然把这一胎看得及其重要。
大小姐最近喜吃甜食,安乐候也是想尽了办法,蔗糖不够甜,就专门派了好几拨侍卫上山采蜜,谁知,大小姐不喜蜜蜂的味道,一闻就吐,这可愁怀了安乐候,安乐候爷不高兴,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采买管事的张管事了。
今天出门时,老爷还特意使了丫鬟过来,命他要是没买到甜味十足的食品就不要回去了,这不是故意为难他吗?可怜了他这尾遭了殃的小虾米。
哎!早上官家还把他叫过去骂了一顿,说是要再买蔗糖,就把整包蔗糖塞进他的鼻孔里。
想到这里,张管事不由叹了口气,今天需要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就是没看见有谁买甜食,现在他只希望能够见到有人卖甜食或者甜得篝喉的食品。
以前每年夏天都有人运来东南部与之接镶国家的夏季果实,那叫一个甜,只不过今年东南部那边的国家打过来了,占了东南很多地方,特别是通往南方的那段运河,少了这条水路,南北货很那运输,所以他在访市溜达了好几天也没见有人卖热带夏季果实。
当下,张管事一面擦着汗水,一面问了好几个熟识的摊贩,接过得到的回答让他无比失望,不管是东访还是西访,根本就没有人卖从东南部运来的水果,都是因为东南部那几个小国家不安分,这让张管事在心里把那些小国家骂了个狗血臭头。
听说南宋的战神平南王亲自领兵去平反,估计东南部那些小国家蹦跶不了多久了。
张管事只是个小管事,对国家大事并不怎么感兴趣,咒骂了几句那些该死的南蛮子后,他只能抱着最后的希望在诺大的市场继续转悠,希望可以找到甜腻腻的食品,否则回去就等着认罚吧。
“咦,什么味道这么香?”就在张管事漫无目的地走在菜市场乱逛时,忽然闻到一股又香又甜的香味,很像是甜食,他平常也爱吃一些小甜食,却从未闻过这种又软又糯的甜味,而且这种甜味甜丝丝的,特别勾人,仅仅一点味道就让嗜甜的他已经有些流口水。
其实不仅仅是张管事,周围也有不少人被这股味道勾了过来,结果不到一会的功夫,菜市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香味的来源。
这个摊子很简单,地面上摆着几个陶罐,陶罐上的盖子密封住了,让人瞧不清陶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陶罐旁边一个架子上端着一个蒸笼,这会天热,热气散得慢,蒸笼上虽盖着一块白布,但冒着微热的白汽。
而摊子后面站着两个青年汉子和一个年青小伙,蒸笼胖则站着一个老妇和一个妙龄少女。
实在抵挡不住甜食的诱惑,张管事吧嗒了一下嘴巴,终于上前对蒸笼后面的老妇开口问道:“大姐,你这买的是什么?味道怪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