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轩当然言听计从,毕竟在之前,他过得那种日子真的是无法想象的,原以为这辈子就要瘫痪在床至死了,却没想到在遇到了张楚之后,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别说是让他坚持几天了,就算是几个月,几年,只要是能重新站起来,他都愿意。
张楚陪着韩明轩吃饭,坐在一边,拿出纸和笔写药方。
韩明轩这边的药,之前他在家的时候都配好了,现在只需要静养,然后可以让李玉带回去帮着做康复就行了,之后治疗的方法,他也都一一列给李玉了,这边没什么大问题。
而霍蕾的病,常年累积,已经到了不可以再随便刺激的地步,她这个病需要长期调理,而且药方子要随时换,毕竟女人是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用药要考虑到以后要不要生孩子,对妇科方面有没有影响之类的。
一种药长时间吃,不是造成身体虚寒,就是造成内火旺盛,都不好,只有经常换药方,阴阳调和才是最好的方法。
霍蕾三十七岁,或许治得好,这两三年里也可以尝试着要一个小孩,虽然经历了金大牙这件事情后,她也不一定会愿意跟金大牙结婚生子,但是这不代表霍蕾自己不想要一个孩子。
霍蕾有条件养孩子。
张楚现在写的,就是给霍蕾治病的整个方案,这个病不好治,不仅要用到不少很稀有的药材,最关键的是,还要针灸,这个可是需要功力的,张楚是这方面的行家,先写好了需要准备的东西,让霍蕾去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张楚写了一会儿,李玉就来了,那个时候保姆已经做完了家务,出去采买中午的食材,不在家。
李玉的脸色不太好,过来的时候,看到韩明轩板子拿了,还坐起来了,很开心,可是开心也只是一小会,等到韩明轩躺下去之后,她的脸色又落寞了起来。
张楚将她拉到外面,问她怎么了。
李玉也只是摇头,说昨夜接回家人之后,忙了一夜,没睡好,有点累。
吃完了午饭,李玉休息了一小会,然后去金玉满园报道,张楚就在家陪着韩明轩,看看医书。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五天,韩明轩已经可以下地活动活动了,李玉相当高兴,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李玉老公也来看孩子,看完之后提议要将韩明轩带回去照顾,说老是这么麻烦人家霍总也不好,而且李玉现在又要上班,这样也不安心,所以就把孩子接回去,李玉可以住宿舍。
金玉满园是给员工提供宿舍的,平时住宿舍,休息时候回家,挺好的。
李玉也是这么想的,张楚也没啥好说的,就是觉得李玉最近不大开心,其余的倒没什么。
韩明轩走后,整套房子里面就只剩下了张楚一个人,霍蕾出差去了,要三四天才回来,张楚看看日期,那时候已经是六月二十五了,二十八是钱宁宁和董建订婚的日子,他礼物是买了,但是还没买一套像样的衣服,算算手里面还有九千多块钱,蛮富足的,便想着去县城里逛一圈。
可是当张楚出了小区之后,却发现这个天下早已经变了,他窝在楼上这几天,长桥镇到处都在宣扬他做了好事,走在路上,好几个人都认出了张楚,弄得张楚怪不好意思的,没走多远便又回到了小区里。
他不习惯这样的氛围,总觉得自己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好。
张楚思来想去,先不去县城了,回一趟家再说,等到霍蕾回来了,她会联系自己的,所以当天下午张楚便回去了。
家里面关了几天门,门一开,一股热气夹杂着灰气便冲了出来,张楚忍不住咳嗽了几声,然后进屋打扫。
家里面的摆设,跟两年前义父走的时候没多大区别,甚至是杂物房最里面的那几个木头箱子,张楚都没打开看过,里面是义父在的时候,带着武馆里面的学子去跟各大武馆PK时做的笔记,拿的荣誉证书之类的,这些对于张楚来说,没多大用,但是却是一个念想,东西放在那里,每次他进去配药的时候看到,就总觉得义父并没有走很远,一直都在身边陪着他似的。
可是今天张楚打扫卫生,看箱子上面落了一层灰,就想把箱子挪一下,好好清理一下,没注意弄翻了一个箱子,里面的纸笔什么的散落了一地,张楚连忙收拾。
一个个的拿起来,全都是回忆,里面还有很多张楚小时候跟着义父出去比赛的照片,张楚干脆席地而坐,慢慢的看了起来。
翻到最后,在箱子的最底下,张楚翻出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小册子的封面是淡黄色的,画着一个白眉老头,脚下踩着一个太极拳,而旁边就写着一个字:气!
张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懵,这书哪里来的?他似乎从来没看义父拿出来过,也没练过。
怎么看,怎么像是以前电视上放的那种骗人的,练气功的书。
张楚随手将它扔在一边,继续看别的,看完了收拾的时候,再次看到这本书,那时候,窗户那边起了一阵风,掀起了第一页。
第一页,一张白纸,靠右下角的部位,写着一行小字:顺着,气也;逆着,成也!
我日,张楚不自主的拿起书,虽然看不懂这几个字的意思,但是却莫名的觉得特别有逼格。
更重要的是,那字,他妈的还是用毛笔写得小篆,写得很漂亮,一看就不是义父的字。
张楚拿起来,轻轻地往后翻,这本书应该有很多年头了,一翻起来,扑簌簌的直掉粉。
但是里面的内容,张楚看得头皮发麻。
因为这本书全文都是用小篆写的,字不多,也不厚,但是上面画着很多小人,有的小人摆着各种姿势,看起来应该是在运气,而有的小人,身上布满了小点,每一个小点对应的都是穴位,张楚学医的,一看便明白。
小篆张楚识得一些,但是想要看懂这本书,不容易,所以他也只是翻了翻,然后站起来,找了一张报纸,将书包了起来,放在了床头。
然后背着竹篓准备出门,刚走没多远,身后就有一个人在叫张楚:“周大夫,你等等,等等。”
张楚回头一看,不认识,四十多岁的一个中年人,是骑电瓶车来的,额头上都是汗,张楚停下来,问他:“是来看病的吗?”
“不是不是,周大夫,能进屋里谈吗?”中年男人问道。
张楚点点头,刚锁上的门又打开,将中年男人让进去,给他倒了一杯茶,坐下,问道:“请问找我有事吗?”
“是这样的,周大夫一直住在沙坝村和我们村的中间,并没有确切的划分是哪个村的,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村委会一商量,想让周大夫户口上到我们村里来。”中年男人有些紧张的说道。
他这么一说,张楚便明白了,这应该是隔壁肖家庄的村干部,张楚去看过几次急诊,肖家庄在这一片,条件算是比较好的,主要是早年上面大棚蔬菜下来试点,选中了他们村,带动了经济。
他们村会被选中,村干部上下会沟通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主要他们村最东头紧靠着一条大河,水资源充足。
要知道张楚家这一片,山连着山,大大小小的,虽然说不上缺水,但是水资源也不富足,而靠着大河,那就是先天优势了。
这肖家庄的人,早不来晚不来,这个时候来找张楚,张楚瞬间明白了,他们的目的跟沙坝村村支书是一样的,都想要自己这个活招牌。
张楚不由的嗤笑,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攀高走低,当你活得像条狗似的,是个人看见都恨不得踩一脚,可是当你有了一点点利用价值的时候,便会有人踩破你的门槛。
张楚当即便表明态度,不想跟人家周旋:“对不起,我的户口跟着我义父走,我义父虽然因为我迁出了沙坝村,但是户口是上在那边的,所以,我也没迁出来。”
“只要你愿意,现在就可以迁到我们村来,既然你这么直截了当,那我也不兜圈子了,我们肖家村这些年走大棚蔬菜种植批发,挣了一点钱,也算是造福村民了,但是这两年行情不太景气了,我们也一直在寻找突破口,就想着找一个代言的,把我们的蔬菜品牌打出去,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周大夫最近名声大噪,我想请你给我们代个言,酬劳肯定不会少的。”中年男人诚恳道。
张楚当时都傻了,心里面想着,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自己真的有那么有影响力吗?
直到这个时候,张楚也才隐隐的觉得,自己救了秀儿这件事情,似乎成为了一种推动,后面有一个推手,在把自己往前推。
即使是秀儿获救之后,要感谢,也不用大张旗鼓的登报送锦旗,还采访,这么做,似乎别有用心。
这是秀儿的主意,还是别人的想法?
张楚有点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