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东归后,于一二二七年,再伐西夏,未克而殂,遗命秘不丧。夏人乃降。一二二九年,太宗立,再伐金。金人从南迁后,尽把河北的猛安谋克户,调到河南。又夺人民之地以给之。人民怨入骨髓,而这些猛安谋克户,既不能耕,又不能战,国势益形衰弱。于是宋人乘机,罢其岁币。金人想用兵力胁取,又和夏人因疆场细故失和,三方都开了兵衅。国力愈觉不支。到一二二五年,宣宗殂,哀宗立,才和夏人以兄弟之国成和,而对于宋朝的和议,则始终不能成就。当成吉思汗西征时,拜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命其经略太行以南。这时候,蒙古兵力较薄,在金人,实在是个恢复的好机会。然而金人亦不能振作。仅聚精兵二十万,从邳州到潼关,列成一道防线。太宗因此线不易突破,乃使拖雷假道于宋,宋人不允,拖雷遂强行通过。从汉中历襄、邓而北,与金兵战于三峰山,金兵大败。良将,锐卒都尽。太宗又自白坡渡河,命速不台将汴京围起,攻击十六昼夜,因金人守御坚,不能破,乃退兵议和。而金朝的兵,又逞血气之勇,把蒙古使者杀掉,和议复绝。汴京饥窘不能立。金哀宗乃自将出攻河北的卫州,想从死里求生,又不克,乃南走蔡州。而宋人此时,又袭约金攻辽的故智,和蒙古人联合以攻金,金人遂亡。时在一二三四年。
约元攻金,是袭约金攻辽的故智,而其轻于启衅,亦是后先一辙的。金宣宗死的明年,宋宁宗也死了。宁宗无子,史弥远援立理宗,因此专横弥甚。弥远死后,贾似道又继之。贾似道的为人,看似才气横溢,实则虚浮不实,专好播弄小手段,朝政愈坏。灭金之后,武人赵葵、赵苑等,创议收复三京,宰相郑清之主之。遣兵北侵。入汴、洛而不能守,却因此和蒙古启了兵衅。川、楚、江淮,州郡失陷多处。这时候是蒙古太宗时代,还未专力于攻宋。一二四一年,太宗死了。到一二四六年,定宗才立。又因多病,不过三年而殂。所以此时,宋人还得偷安旦夕。一二五一年,蒙古宪宗立。命弟阿里不哥留守漠北,忽必烈**漠南。一二五八年,宪宗大举入蜀,围合州。先是忽必烈总兵自河洮人吐蕃,平大理。留兀良合台经略南方而北还。及是,忽必烈亦自河南南下,围鄂州。兀良合台又出广西、湖南,和他会合。贾似道督兵援鄂,不敢战,遣使于忽必烈,约称臣,输岁币,划江为界以请和。适会蒙古宪宗死于合州城下,忽必烈急于要争夺汗位,乃许宋议和而还。贾似道却讳其和议,以大捷闻于朝。
明年,忽必烈自立,是为元世祖。时世祖以各方面多故,颇想与宋和,而贾似道因讳和为胜之故,凡元使来的,都把他拘囚起来。一二六四年,元世祖迁都于燕。明年,理宗崩,度宗立。此时元人尚未能专力攻宋,而宋将刘整,因与贾似道不合,叛降元,劝元人专力攻襄阳。一二六八年,元人就把襄阳围起。围经六年,宋人竟不能救。一二七三年,襄阳陷落,宋势遂危如累卵。一二七四年,理宗崩,恭帝立。年幼,太后谢氏临朝。元使伯颜总诸军人寇。伯颜分兵平两湖。自将大军,长驱东下。陷建康。一二七六年,临安陷。太后及恭帝皆北狩。宋故相陈宜中等立益王于福州。旋为元兵所逼,走惠州。后崩于碙洲。宋人又立其弟卫王,迁于厓山。一二七九年,元将张宏范来攻。宋宰相陆秀夫,负帝赴海而死。大将张世杰收兵到海陵山,亦舟覆而死。中国至此,遂整个为蒙古所征服。汉族武力之不竞,至此可谓达于极点了。
蒙古不但征服中国,当太宗时,又尝继续遣兵西征。再破钦察,入阿罗思。遂进规孛烈儿和马札剌。入派特斯城。西抵威尼斯。欧洲全境震动,会太宗凶问至,乃班师。宪宗时,又遣兵下木剌夷,平报达。渡海收富浪岛。当金末,辽东和高丽之间,叛乱蜂起。蒙古因遣兵平定,和高丽的兵相遇,约为兄弟之国。后来蒙古使者,为盗所杀,蒙人疑为高丽人所为,两国遂起兵衅。直至一二五九年,和议才成。高丽内政,自此常受元人的干涉。甚至废其国王而立征东行省于其地。对于南方,则兀良合台尝用兵于安南。其后世祖时,又尝用兵于安南、占城及缅,都不甚利。然诸国亦都通朝贡。对于南洋,曾一用兵于爪哇,其余招致而来的国亦颇多。惟用兵于日本,最为不利。世祖先命高丽人往招日本,后又自遣使往招,日本都不应。一二七四年,遣忻都往征,拔对马,陷壹歧,掠肥前沿海。以飓风起而还。一二八一年,再遣忻都、范文虎率兵二十万东征。兵至鹰岛,以“飓征”见,文虎等择坚舰先走。余众遂多为日人所杀。世祖大怒,更谋再举,以正用兵安南,遂未果。以当日蒙古的兵力,实足以踏平日本而有余,乃因隔海之故,致遭挫衄,在日本,亦可谓之遭直天幸了。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