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缘方丈的丹青,那是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绝世佳作,就算不能亲眼目睹真品,就是复制出来的赝品,只要能模仿得入木三分,也足以让人津津乐道,皇姐既然见过了缘方丈的佳作,又怎么可以藏拙,不将了缘方丈的佳作,临摹出来,与我们分享呢?难不成是你觉得,我们这些人,不配膜拜了缘方丈的旷世奇作吗?”
一连串的高帽扣下来,显然把皇甫谣逼到了绝境,就算再想避不应战也不行了。
皇甫昕亲眼看着皇甫谣的脸色,一点一点的变得惨白,到最后血色尽失,一脸慌乱的否认道。
“不、不是的!昕儿误会了!我、我怎么会这样想呢!我只是怕学艺不精,画出来的作品不行,污了父皇的圣眼……”
“只要……”
皇甫谣下意识的咬了下唇瓣,揪着衣袖,小姑娘姿态十足的觑了眼上首的胥黎帝,语带娇憨恳切的说道。
“只要父皇保证到时候不怪罪,孩儿就敢把画临摹出来……”
这话带着几分娇憨,几分俏皮。
还有对于胥黎帝的依赖和毫无保留的信任。
胥黎帝自是被她哄得一阵心花怒放,哈哈大笑道。
“你这孩子,都还没画呢!就想着给自己寻退路了,既是如此,朕允了就是!”
胥黎帝朗声说完,末了又补上一句。
“不过你也得好好作画,可不能因为朕允了你这特敕令,你就故意画丑了,污朕的眼!”
后面一句半是警告,半是玩笑。
皇甫谣有心要让皇甫昕吃瘪,不好过,自然也不可能瞎糊弄,所以对于胥黎帝的要求,亦是连声应允。
“父皇放心,孩儿一定会竭尽所能,将了缘方丈所画的那幅国色牡丹,毫无保留的还原出来!”
了缘方丈的画作天下一绝,胥黎帝自是不相信皇甫谣真有这个本事,将画还原出来。
但这并不妨碍他有一个好心情,爽朗一笑,心情愉悦的说道。
“好!如此甚好!那朕和众爱卿,就拭目以待了!”
……
“来人,快给皇姐准备笔墨纸砚!”
胥黎帝的话音刚落,皇甫昕便对底下人吩咐道,似是担心说晚了,皇甫谣就会后悔一般。
只是她又哪里知道,方才皇甫谣的唯唯诺诺,畏畏缩缩,不过是为了让她们降低戒心,给她们下套罢了。
六年不见,如今的她,在书画方面的实力,远比她们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而这些真相,将会在接下来,慢慢的展现在她们的眼前。
很快, 便有宫人端上了笔墨纸砚,皇甫谣拿起笔,盯着桌面上的宣纸看了半晌,似是在思忖从何处下笔。
这神情,放在皇甫昕的眼里,则成了她怯场,畏缩不前。
勾了勾唇角,状似好心的鼓励道。
“皇姐怎么迟迟不下笔?是不是担心待会画得不好,惹得大伙笑话?其实我觉得,皇姐纯粹是想多了!毕竟你在宁国寺,吃斋念佛,为国民祈福了那么多年,就是其他方面疏于学习,不尽如人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就算待会,你画得不好!我相信,在场的众人也都不会笑话你!所以皇姐你就放心下笔吧!昕儿向你保证,就算你画得再不好,也绝不会有人笑话奚落你的……”
皇甫昕滔滔不绝的说道。
话里话外,听似在顾虑皇甫谣。
但如果细品之下,明显每一个字眼都带着刺。
似是早就笃定了皇甫谣没有那个本事。
话说回来,有些事情就是很奇怪,诸如这种学艺精不精的问题,在最后结果还没有摆到明面上以前,皇甫谣言及自己学艺不精,那可以是事实,也可能是自谦,但同样的话从皇甫昕的口中,说出来,就多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甚至于还在无形中给皇甫谣施加心理压力。
得亏了皇甫谣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会,否则这会只怕早就被皇甫昕,三句不离的画不好,也圈在囫囵里面了。
就是有心想要下笔如有神,也别想画出好作品来。
到最后,可不就真的是贻笑大方。
皇甫谣跟着尉迟敬义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皇甫昕那葫芦里买的什么药,肚子里揣着什么心思,她又哪有看不懂的。
不过这会,她却没有显露出来,而是勾了下唇角,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对着皇甫昕笑道。
“谢谢皇妹!多亏了你的安慰,本来在这么多人面前作画,我还有点紧张不适应的,这会听你这么说完,那紧张感,倒不怎么明显了!我这就开始,省得耽误时间,让大家久等……”
皇甫谣说完,也不管皇甫昕那一脸吃黄连的黑脸,直接开始下笔。
模样倒真像她先前所说的那样,生疏不熟悉,每一次落笔,都要仔细端详和审视。
但是奇怪的是,她的动作看似笨拙,可是速度却不慢,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见她已经搁了笔。
与此同时,有宫人上前,将她作好的画,展示给众人看。
最先看到画作的自然是坐在上首的胥黎帝、熙妃和臻妃三人。
说也奇怪,明明三个人面对的是同一幅画作,可是三个人的表情,却不尽相同。
胥黎帝的脸上倒是出乎意料的没有流露出恼意,相反的还笑意盈盈。
反观熙妃一脸菜色,仿佛看到了什么厌恶到生理性排斥的东西一般。
再看臻妃,她是三个人里,反应最是平淡的一个人。
脸上由始至终都挂着笑容,可那笑容却很浅,连眼底都未进。
要是三人的反应一样,那还好说。
可是现在这形态不一的反应,看得底下的众人,真可谓是一头雾水。
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情况。
胥黎帝盯着那副画作看了许久,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对着坐在下首的墨憬衍说道,“都说姑娘家画的东西都太小家子气,登不上大雅之堂,憬衍你看,谣儿这幅国色牡丹临摹得如何?”
胥黎帝欣慰是欣慰,却也没有忘记,皇甫谣这幅牡丹,是在看过了缘方丈的画作后,临摹出来的。所以话里,刻意加重的对临摹二字的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