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妃原本是做好了长久抗战的准备,肚子里连满腹的说辞都想好了,却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派上用场,胥黎帝就颔首同意了。
如此倒让她有些诧异不知所措,不过还是很快便冷静下来。
恰在这时候,胥黎帝又适时地说了句。
“只不知道,爱妃挑选出来的驸马人选都有谁呢?”
虽说对于后宫的事情,胥黎帝一向是习惯把事情交给熙妃后就当个甩手掌柜,不过问太多,但毕竟是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滋味,对象又是自己捧在掌心疼宠了十几年的掌上明珠,且因为让皇甫谣去宁国寺祈福一事,胥黎帝本就一直心怀有愧。
如今唯一觉得可以弥补的方式就是为她挑选一个家世人品都过得去,能够托付终身的好驸马,如此他也方才可能放心得下。
皇甫谣原本听着熙妃和胥黎帝甚至连过问她的意见都没有,就直接拍板决定了她驸马人选的来源。
眼里闪过几分讥笑,这会更是忍不住为熙妃的好手段拍手叫好。
可不是不得了?
不仅卖得一波感天动地好后母的人设,而且还将驸马的人选牢牢把控在手中。
想到这里,皇甫谣眼中的讥讽更深了,
尽管不知道她未来的驸马候选人都有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事,经过熙妃的重重把关,纵使是外表看着光鲜亮丽,内里也不见得是什么好货色!
况且,能让熙妃信任并且放入驸马候选名单中的,也定然不会是什么好人!
只怕多的是熙妃的走狗……
皇甫谣正思忖着该如何去从熙妃的口中探得驸马名单的人选,胥黎帝已经帮她问了出来。
闻言,熙妃就像是被人浇了一盆凉水一般,愣在当场。
她倒是忘了还有这茬!
若是让胥黎帝得知那些驸马人选都是这几年,沈家通过各种送进宫的青年才俊,或多或少都和沈家有些关联,那最近好不容易才对她有所缓和的态度定然又会发生转变!
这也就意味着她的辛苦谋划又要毁于一旦。
她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了不被胥黎帝看出破绽,熙妃略一垂眸,面容谨慎地说道。
“回禀陛下,由于名单上的人数众多,臣妾并没有全都记住,只大概记住了几个,像丞相之子苏之远,镇远大将军的次子孙永福,御史大夫的子侄俞一铭……”
熙妃一连报出了一二十个人名来,有些是名单上原先就有的,有些是她说时加上去的!
防止胥黎帝对她起疑,可是尽管如此,她所报出的人选还是没有让胥黎帝满意。
只见胥黎帝越听到最后,眉头便越皱越紧,待熙妃回忆得差不多以后,才拧眉问了句,“怎么没有憬衍和新科状元傅于归?”
胥黎帝会主动提及墨憬衍和傅于归,倒是熙妃和皇甫谣乃至姚书柔都没有想到的。
毕竟这两个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一个是太傅长孙,新科状元!
一个是定远侯世子,手握墨家军!
不管是谁,在这会天下未定,战乱纷纭的时代,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难不成胥黎帝是想借由大公主的联姻,来收拢其中一家?
可是那样的话?
纵使国舅府没有反叛之心,胥黎帝真能对权倾一时,手握重兵的国舅府放下戒心吗?
如若不能,是不是也就意味着。
胥黎帝开始想要对国舅府下手了?
皇甫谣放在锦被里的小手霍然紧握成拳,为自己的这一猜想感到心惊!
与此同时,熙妃脸上的神情也是精彩极了。
片刻间,化着精致妆容的面上已经闪过种种情绪。
声音亦是迟疑不已。
“这……”
熙妃欲言又止,好半晌后,才找到可以推脱的理由。
“回皇上,这个问题臣妾前几日问过大公主,大公主亲口告诉臣妾她对定远侯世子和新科状元傅于归并没有儿女之情,臣妾担心将他们两位如此优秀的人,放入驸马的候选名单里,万一落选的话,只怕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对于熙妃的这一番说辞,皇甫谣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早在她回宫那日,熙妃那般迫不及待地登门造访,还问了那些奇怪的问题。
事后想想,她就知道事情远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果不其然,原来是在这里挖坑等她呢!
只是……
这个理由未免有些牵强可笑。
说什么担心落选伤自尊,还不是为了给她的外甥,沈文斌腾位子!
精明如熙妃,怎么可能不知道,若是驸马候选人里有了墨憬衍和傅于归这两位风华绝代的男子。
其他人都会黯然失色。
想来也正是害怕到时候,她所相中的那些驸马人选会被墨憬衍和傅于归抢尽风头,入不了胥黎帝和皇甫谣的眼,所以才故意寻了个借口,意图将这两个人剔除出去。
好给其他人留一条活路。
她的这个想法当然好,可惜她如意算盘打得好,并不表示其他人就都是任人拿捏的蠢材。
譬如说胥黎帝,听完熙妃的这一番说辞以后,他既没有说她对,也没有说她错,只是不置可否地勾了勾唇瓣,爽朗一笑,淡声说道。
“爱妃多虑了,皇儿不过是一个小丫头片子而已,哪懂什么是真正的儿女之情!朕看啊!爱妃这个问题还真有些为时过早了!”
“可是……”
熙妃没想到会被胥黎帝反驳,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
不想话刚出口,便被胥黎帝打断。
“依朕看来,这感情的事,本就不好预料,兴许这会皇儿嘴上说感情不深,等以后通过接触,就矢志不渝了呢!何况爱妃方才也说了,不是每个男人都像朕这般容易让女人一见倾心!
所以朕以为,只要我们为皇儿挑选的驸马人选踏实稳重可以依靠,就算现在感情不深,等以后嫁过去后,多培养,总能处出感觉来的!你只管将这两个人的名字加上就行了。”
胥黎帝的声音虽然透着几分为人父该有的慈爱,却也夹藏着上位者才有的不容置喙。
就是熙妃原本还蠢蠢欲动想要据理力争一番,最后也在他沉寂的眸光中吞了回去,只得福了福身,恭敬地说了句“陛下教训得是,臣妾、臣妾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