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宋美人急切地解释道,脸上的仓惶不安清晰可见。
前阵子她因为皇甫谣,被胥黎帝踹了一脚的胸口至今还隐隐作痛,眼看着胥黎帝就算踏足后宫也不再去她那里,心里更是着急万般,所以便将所有的怒火移嫁到皇甫谣的身上,并且在旁人的怂恿下,动了陷害皇甫谣的念头。
本来以为这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曾想一切竟都出奇的顺利,从安排到实施,都像有人事先安排好一般,根本不需要她再花费太多的气力,宋思湘不是没想过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就等着事发后让她做替罪羔羊,但报复的喜悦早就在日积月累的不甘心中占据了上风,所以她的犹豫不过一瞬,很快便定下心来,决定照原计划走。
而事实也证明,这个计谋实施起来亦是格外的顺畅,只要用大宁国的国运,胥黎帝的皇座做抵押,便能动摇胥黎帝的一切坚定不移。
在权势和利益面前,所有情谊都疏于表面,脆弱的不堪一击……
可是她又如何预料得到,原来从天堂到地狱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而已。
如今静玄师太自我了断已死无对证,就算她心中有再多的委屈和疑惑想倾诉,也是百口莫辩。
别说是胥黎帝不会相信,就连她自己,虽然怀疑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果不其然,没等她把话说完,胥黎帝已经不耐烦地摆手示意禁卫将她拉下去,连眼角的余光都没有施舍给她。
宋美人的脸上已然被绝望所取代,原本她一直坚信自己能在那么多秀女中脱颖而出,独得胥黎帝的宠爱,定然是尤为与众不同的那个。
直到后来一次次地看着那个昔日对她恩宠有加的帝王,因为大公主而迁怒怪罪于她,如今更像是被碰触了逆鳞般,脸上的柔情不再,只剩疏离冷漠,就因她有可能陷害大公主,便二话不说直接剔除她的位分,将她贬入后宫。
宋美人才恍然,其实她在这个帝王心中,和旁人没有什么不同。
帝王之爱本就是带着七分毒的罂粟花,自古以来因为恃宠而骄,触怒帝王继而失宠的人亦是数不胜数,宋美人不是第一个被胥黎帝打入冷宫的女人,也未必会是最后一个。
所以那些禁卫早已习以为常,说了句‘娘娘,请吧!’便毫不客气地将她架起,迅速将她带离现场。
以免动作慢了遭到胥黎帝怪罪。
宋美人任由他们架着,耳边似乎传来父兄姑嫂的哀嚎和求饶,还夹杂着些许祖母和母亲咒骂她的声音,她却心如死灰,无暇理会,只怔忪地伸出手摸了摸自己那张面容姣好,皮肤更是如白玉般无暇,与元贞皇后的美貌相去甚远,但和大公主有着几分相似的脸庞。
想起先前熙妃告诉过她的,她和胥黎帝先前宠爱过的那些妃嫔包括臻妃一样,不过是一堆替代品而已。
可是臻妃和大公主并不是特别肖似,若真要论起来,反而更像是……
电光火石间,宋美人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清隽雅致,但又顶天立地,眉目间带着几分英气的挺拔身姿。
心中似有什么可怕的念头在破茧而出。
意识到什么的,宋美人甩了甩头,极力想要压下那大逆不道且不切实际的猜想,但是有些念头一旦滋生,却怎么也难以压下。
……
待闲杂人等,包括那自毁碎落的花神像被清除干净。
围观的看客也基本从旁人的口耳相传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晓皇甫谣从头到尾都是被人冤枉的,并不是什么不祥的凶煞,反而她的安危与否还和宁国的福祸相依。
先前那些起哄要求胥黎帝处置皇甫谣,将皇甫谣赶出皇宫,贬至静慈庵吃斋念佛的人,这会的脸色也都不怎么好,摸着鼻梁讪讪的有些下不来台。
就连之前那名造谣皇甫谣各种不是的妇人和她的同伙,也在觉察到风向不对时,灰溜溜地逃走了。
台上,胥黎帝看着站在旁边,一脸乖巧的大女儿,想到先前自己竟然不顾臻妃和国舅的反对,听信了那妖尼的谗言,决定要把她打发到那庵里,永生不复相见,胥黎帝的心里便止不住一片愧疚袭来。
他轻轻叹了口气,看向眼前眯着眼,依然波澜不惊,慈眉善目,似是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出现其他表情的了缘方丈,真心实意地道谢道。
“今日实在多亏了方丈,否则朕这会恐怕还被人蒙在鼓里!”
胥黎帝丝毫不吝惜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没有丝毫想为自己之前的错误行为辩解掩盖的意思。
这样的坦荡放在常人中都属难得,更何况是胥黎帝这样一个坐惯高位,像来高高在上,不容置喙的帝王。
旁边的人都忍不住为胥黎帝的大方坦诚赞叹不已,唯有了缘方丈,依旧是一脸的平静,只微微拱手欠身,说了句。
“阿弥陀佛,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况贫僧是也没有说什么,一切都是陛下自己明辨是非的结果!”
了缘方丈尽管是出家人,不理尘俗,但是一番话却说得漂亮圆滑。
既肯定了胥黎帝的品格,将他刚才错下的诏曰遮掩过去,又强调胥黎帝明辨是非,凸显了他在后面改变主意,处置静玄师太和宋美人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言两语便将胥黎帝心中的愧疚之情安抚妥帖,等到他龙颜大悦之时,才又接着说道。
“陛下,大公主命犯杀破狼的误会虽然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事,贫僧不知当讲不当讲……”
了缘方丈说得一脸的欲言又止,一反之前的沉稳和淡然。
胥黎帝何曾见过这样的了缘方丈,本来已经松懈下来的心再次悬起,面色肃然地对着了缘方丈道。
“有什么事,方丈但说无妨。”
了缘方丈也不藏着掖着,道了声‘阿弥陀佛’后,面色凝重地说道。
“贫僧夜观天象,发觉自从大公主病愈以后,宁国的紫微星虽有了起色,不再像先前那样黯淡,但是在星宿旁,却依然围绕着些许疑云,掐指一算,始知大公主这段时间命犯小人,若不稍加防范,恐会危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