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红灯高挂,庆阳公主身穿华服,面施胭脂,头戴红色纱巾,缓缓移步踏入红轿。
四十六箱嫁妆,一大队送亲军,庆阳公主风风光光入了诗书院。
朱棣身穿暗红长褂,胸口系着大红丝绸花,立如军人非常有精气神。
庆阳公主入了院,朱棣上前扶着进了厅堂,跪拜了先人。
徐氏脸上挂着平和的笑容,替朱棣招呼着,这在白子看来可是一件诡异的事情。
现代要是有妻子帮着丈夫娶第二个老婆,那得被当做是同谋犯了。
白子穷屌丝的思想像飞碟一样飞出去了,这古代一夫几妻的日子想想都美的很,不过,看着身上的短袖龙袍又有些失落,心想这朱允炆也是个死脑筋,居然只娶了一个老婆。
“多谢殿下前来观礼!”
白子在朝堂上下了旨意,除了参与筹备的相关人员,其他任何大臣不能前来贺理,私下更不能有来往。
庆阳公主的婚礼显得很落寞,徐氏招呼的宾客除了几个家族亲人,和爱凑热闹的邻居,并无他人,甚至有的亲人为了避嫌也没有前来参与婚礼。
徐氏却停不下来似的,一会摆弄装饰,一会擦擦桌子,这会看到皇帝停在她面前,她才不得不停下来行礼。
“四婶辛苦了!”白子说着,又道:“四婶歇一会,这些事有下人做!”
“多谢殿下!”徐氏说着顺手给皇帝倒了茶说道:“诗书院的茶比不上宫里的,不过,这也是清明茶,茶色也很不错,殿下您尝尝。”
白子不懂品茶,但是茶一入口,确实满口留香。
“四婶,朕明白你心里不痛快,不过想着今后有人同你分担家里繁琐的事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白子只能劝道。
“妾身不敢心里不痛快!”徐氏说着又给皇帝斟了杯茶。
徐氏看着自己的丈夫领着别的女人入了洞房,心里岂能痛快,只是,她要显得大度,要让别人不觉得她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女人。
洞房里,朱棣揭开红纱,露出庆阳娇羞的脸,矛盾的情绪在温柔里沦陷,早已经分不清彼此…
庆阳公主的婚事落定,也落定了白子的心。
皇帝削藩不伤一兵,也没有残害一个皇叔,这竟然无意与朱允炆的以德治国重合了。
各藩王虽然放下权贵,但是依然衣食无忧,对皇帝的安排并无怨言,而天下百姓未受战争之苦,自然对皇帝拍手称好。
白子有幸没有成为短命皇帝,并也想做出一番成绩来,或者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于柄对坐在龙椅上的白子说道:“内阁大臣到了!”
只见杨士奇,方孝孺,齐泰,杨荣陆续进了奉天殿,唯有黄子橙还在镇守北平。
“臣等拜见殿下!”四人齐齐行礼。
“平身,请坐。”
四人都穿了短袖,这让白子眼前一亮,再往办公椅上一坐,这分明就是现代化的开会。
“不错,都变通的很快!”白子夸赞道:“这样凉快多了吧?”
“谢殿下龙恩!”方孝孺道:“确实凉快多了。”
“殿下还不知道吧?”杨荣眉开眼笑道:“如今南京城从老到小都开始穿短袖了,而且都把穿短袖当成是一件时髦的事情。”
“是嗎,原来朕成了引领时尚的,时尚宠儿!”白子高兴的又是拍桌子又是大笑,见大臣看着他很不理解,又收住大笑,感叹道:“朕可真想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
“殿下使不得!”方孝孺劝道:“外面世道混乱,若殿下遇到什么不测那可怎么办?”
“微服私访也不可以?”白子道:“朕不说自己是皇帝又有谁知道?”
大臣们面面相觑,又齐齐道:“还请殿下三思!”
白子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想让这些古人接受新生的事物,不能强迫,只能让他们慢慢去理解,去了解。
“朕会三思!”白子将微服私访的事情暂时搁浅,说道:“朕今日来是想要和大家谈论有关凤仪慈善的事情。”
齐泰和杨荣并未参加谈论基金的事情,对此事并不了解,白子做了简单的解释又道:“原本是黄子橙审核申请,如今他远在北平,就由齐泰与杨荣暂替!”
“臣等领旨。”
“朕继位这四年,一直都在处理政事,如今局势已定,恰好有时间替百姓做点实事。”白子雄心万丈,大有总裁大人的气势说道:“朕宣布,凤仪慈善今日启动,朕是凤仪慈善的监督人,可随时检查你们的资金流向。”
“臣等愿意随时接受检查!”大臣们连忙应声。
“臣一会去写一张告示贴出去,将凤仪慈善的善举告知,且详细说明要求…”杨士奇说到这里顿了顿问道:“殿下,臣不知什么样的百姓可接受凤仪慈善的捐赠!”
白子沉思道:“第一重病没有银子看病的对象,第二遭受了天灾人祸居无定所的对象。第三小孩没钱上学的对象。”
白子的话一说完,几个大臣都沉默不语。
“怎么都不说话了?”白子看出大臣们心思凝重。
“殿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只怕大多数百姓都需要凤仪慈善。”方孝孺惭愧道:“今年战事不断,百姓也只是苟且偷生!”
白子大惊,又气愤道:“这就是贫富的差距,你们看看那些肥的流油的大臣…”
四人听罢纷纷低头。
白子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杨士奇,朕派你去拉赞助。”
杨士奇愣了会神又明白过来,说道:“殿下是让臣从其他大臣那里拿要一些钱财?”
“话不要说的那么难听,不是要是拉赞助!”白子解释道:“就是看你的本事能不能让其他大臣心甘情愿的掏钱出来放到凤仪慈善里,当然,不止是大臣,还有那些商富,也让他们出出血,拿些钱来放到凤仪慈善。”
“臣明白,天下有殿下这样的皇帝,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四位大臣对皇帝的计划是又觉得新奇又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