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得胜1
陌上轻寒2019-04-26 18:243,188

  关中,姚氏悲歌

  拓跋嗣这才平了气息,不动声色道:“传旨下去,叔孙建、公孙表引兵渡河,拿回滑台,尉建畏敌潜逃,按照军令,斩首滑台城下,以正军威军纪。司徒长孙嵩,朕封你为大都督,特命你率大将娥清、阿薄干调集十万步骑屯兵北岸,坚守以待。”

  此番那黑矛公于栗磾,魏帝竟然没有起用。这里面有点插曲,当时于栗磾驻扎黄河北岸,刘裕对他又敬又惮,亲自写了书信向北魏借道,抬头写的就是“黑矛公麾下”。魏帝虽然嘉奖了黑矛将军,然此次用将舍近求远,已经说明了拓跋嗣的想法。

  拓跋嗣到底还是重情义之人,从对母亲的感情、到离宫抗议父皇的做法,甚至南燕的第一场爱恋,再到后来对姚蓉的宠爱,无疑都表明拓跋嗣虽为帝王,然终是性情中人,这出兵之决定倒也意料之中。

  姚蓉当日在关雎宫便得到了消息,心里的一颗大石头落下,然心头却有些酸酸的感觉。

  果然是因这吴雍一番话吗?至少是对他拓跋嗣有触动么?那南燕公主果真与他有婚约,又曾在他心里占有一席地位。所以当年东晋亡了南燕,也算杀妻之恨么?

  但据那吴大人回来说的,又似不是。陛下竟然轻描淡写就将这事给揭了去,可见对这等传言是嗤之以鼻。尽管如此,那姚蓉还是对此事上了心,好在那南燕已亡,公主已不在人世,不然自己岂不是寝食难安。

  刘裕借道之路被堵了。刘裕通过船队运输大军和物资西进,与此同时水军保护,然河北岸的魏军是绵延不绝,骚扰不断。刘裕的船队和物资皆遭受魏军的重创。漂流过去的船只和晋军皆被截下或杀死。

  而此时,王镇恶和檀道济的求助信到了,刘裕更是火大,摔了信函。当初既然敢冒进,便自己负责去吧,如今北岸北魏铁骑虎视眈眈,大军无法西进。刘裕断然拒绝了下属的求助。

  但是他刘裕到底不能真的不管他的属下,他的北伐大业。刘裕已下定决心既然你拓跋嗣自甘与他刘裕为敌,躲不过,那么就来一场硬仗。

  刘裕数次派兵上岸攻击魏,刚一登岸,魏军便逃离岸边。魏军采取只扰打不恋战、家门口戏耍的策略,想拖垮晋军。

  刘裕暗骂:“妈的。这拓跋嗣玩这一套。他以为我一心西进,如今之计登岸与北魏恶战一场。”

  为击败魏军的袭扰,刘裕命数千勇士及战车百乘,由丁旿和宁朔将军朱超石率领,携带强弓利箭,登上黄河北岸,列阵而进。后续大军在黄河候着。

  此阵为弧形阵,以河岸为月弦,两头抱河,似新月,被称为“却月阵”。晋将领朱超石带领两千士兵,各携带强弩,入阵登车,每辆车还设有二十名士卒保护,用坚甲利盾维护一圈,保护车阵。一个强大的却月阵,只等着魏军来奔。

  朱超石先以弱箭射向魏军,一为示弱、二为招惹。仓皇而来的魏军竟是一时没有看清这个阵。魏将长孙嵩率骑兵3万四面围攻晋军,仗着人多故而轻敌。

  晋军人少但得利于强弩坚盾、半月阵型,经过拼死一战,魏军被利箭射杀者甚众,死尸堆积遍地,魏将阿薄干被斩,魏兵大败退走。朱超石率宁朔将军胡藩、宁远将军刘荣祖追杀,又斩俘1000多人。

  初次交锋,魏军便大败而归,后方十万大军只按兵不动。因为刘裕的主力在南岸,在黄河。先头军已将你拓跋嗣三万将士打了个落花流水,可见北府军威名不虚。

  拓跋嗣本意并不想引刘裕大军北上与北魏大战,只不过想沿线阻拦,以沿线为战,自己的十万兵马是以防万一的,不是主动挑衅用的。

  消息传回平城,拓跋嗣扼腕而叹,悔不听那崔浩之言。国家利益当先,情面事小啊。刘裕亦不想与拓跋嗣纠缠,他的目标就是西进,拿下潼关,夺取关中。

  如那崔浩之言,刘裕北伐的准备是旷日已久的,早在年初就与诸将商讨战略作法。

  王镇恶、檀道济为前锋,自淮、肥夺取许昌、洛阳重地;沈林子其后,自汴水入黄河,会师洛阳。朱超石、沈田子、傅弘之从襄阳率部奔赴阳城、武关。刘裕大军跟后出发,王仲德统领前锋,经泗水入黄河,阻挡北魏南下救援后秦。

  然后全军会合共图关中,直取长安。刘裕与诸将的作战计划堪称天衣无缝,浑然天成。那拓跋嗣仓皇之计,可以说不足改变战局。

  原定战略是如此,奈何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会师后,有些冒进,择战机率军入关中,阻于潼关下。

  却月阵之败,魏军再不寻衅,刘裕安然渡过黄河。不过此役之仇,拓跋嗣会一直记着。

  “关门扼九州。飞鸟不得逾”。潼关自古天险,几月来晋军果然受阻潼关,屡攻不下,刘裕关下焦急万分,却得到了从襄阳出发的晋军传来的战报,沈田子、傅弘之攻克了武关,抵达青泥。

  考虑到青泥沈田子等军力薄弱,险关之下,刘裕调整了主攻方向,兵分两路,让沈林子率一支军队前往青泥支援他兄弟沈田子。

  此时,沈田子、傅弘之等正准备攻击峣柳。后秦皇帝姚泓亲自率大军,本欲迎击刘裕军于潼关定城,但顾虑沈田子等军突袭其侧背,于是决定先率军消灭沈田子军,然后再倾全国之军迎击刘裕的主力大军。

  八月,秦帝姚泓亲率数万骑兵,突然进至青泥(在峣柳附近)。

  沈田子得知后秦皇帝亲率大军而来,反而异常兴奋,此乃千载机会啊,胜之大功一件,不胜亦可削弱他,仍是功劳。便欲乘秦军刚刚到达之际,向姚泓攻击。

  傅弘之认为敌众我寡,不应出击。沈田子说:“兵贵用奇,不必在众。且今众寡相悬,势不两立,若等到他们结围劳固之后,到时候我们才无法逃脱。不如乘其刚到,营地还没扎好,先削弱他,可以有功。”于是,沈田子率兵马向敌攻击,傅弘之跟随于后。

  胜利青睐勇者。沈田子军被秦军重重包围,沈田子激励士卒奋力拼杀,死地后生,大败秦军,斩秦军1万多人。姚泓率败军退返长安。

  当沈林子军到达峣柳时,姚泓军已经退走,于是,沈田子与沈林子合军共追秦军。关中许多郡县见姚泓兵败,暗中纷纷降于晋军。

  峣关激战、青泥之胜激励了潼关前的晋军。

  早在八月初二,刘裕到达潼关,即以朱超石为河东太守,命其与振武将军徐猗之于河北会合薛帛,共攻蒲阪。后秦平原公姚璞与姚和都,在蒲阪联合击败了晋军,斩了徐猗之,朱超石逃回潼关。

  此时,龙骧将军王镇恶请求率领水军从黄河入渭水,逼向长安。刘裕采纳了他的建议。王镇恶军出发后,正值后秦恢武将军姚难由香城率军西撤,王镇恶跟踪追击。

  秦帝姚泓率兵由霸上到达长安城洛门东北——石桥,接应姚难;以镇北将军姚疆和姚难合兵守卫泾上,迎击王镇恶军。

  王镇恶命将军毛德祖率部攻击,将秦军击败。姚疆战死,姚难逃回长安。东平公姚赞得知晋军迫近长安,便率军由定城退往郑城。刘裕大军随之逼近。

  后秦皇帝姚泓见长安危急,自己尚有数万军队可以抗击晋军,遂令姚丕军防守长安城北——渭桥,胡翼度军防守长安城东北——石积,姚赞军防守霸水东岸——霸东,姚泓自己率军守卫长安城西——逍遥园。

  悲怆!兄弟争国,外敌乘虚。今国难当头,羌人姚氏的一场最重要的家国保卫战开始了。然数百年前,这里曾是两汉的关中,长安曾是西晋的帝都。今时,南晋汉人要夺回来。决战关中,长安谁手?胜负此举。

  八月二十三日,王镇恶乘蒙冲小舰进至渭桥,弃船登岸。当时,轻舟入水,渭水湍急,大部舰船皆被冲走。

  眼前,水雾空濛,中秋已过,秋风而至。王镇恶乘势激励部众说:“我等的家属都在江南,此为长安北门,去家万里,舟楫、衣粮皆已随流付走。今进战而胜,则功名俱显;不胜,则骸骨不返,没有其他的出路,只能前进!”

  于是,王镇恶身先士卒,率军进击姚丕军。姚丕战败,姚泓率兵来救,与姚丕败兵互相践踏,也不战而溃。姚谌等皆战死,姚泓单骑逃回宫内。

  王镇恶军由长安北门——平朔门攻入长安城,姚泓与姚裕率数百骑逃奔石桥。东平公姚赞得知姚泓兵败,率众往救,士众皆败而溃逃。

  大势已去,姚氏亡途。八月二十四日,姚泓不得已率后妃儿女、文武百官前往王镇恶军营投降,至此,后秦便宣告灭亡。

  刘裕大军来到长安,王镇恶迎于灞上。刘裕大喜,赞曰:“成我霸业者,乃卿也!”

  王镇恶趋前拜谢:“全仰仗明公之威,诸将之合力,镇恶何功之有啊!”

继续阅读:第172章 得胜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美人:公主倾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