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逐鹿决战1
陌上轻寒2019-04-26 18:243,229

  逐鹿,决战在即

  这壮士有勇有猛,姚蓉一边看得真切。

  片刻,那拓跋嗣缓缓直了身子,望向台下来请安的勇士,那眼神里不是刚才的赞赏,此刻却是染上阴霾,和一丝鄙夷。

  只听拓跋嗣薄唇轻启,那话语却是惊了在场的人。

  “将这人拖下去,刖其手。”

  连姚蓉当时都劾了一跳,按照规矩获胜之人必定会有大赏。怎么会有此遭遇。

  拓跋嗣看着下面的人在求饶,面无表情,须臾,转了身执了姚蓉的手,似是在安抚她:“若不是爱妃在此,今日朕必不留他,”

  侧身似是对身边的文吏,说了句:“小人狡诈阴险,朕素来痛恨此种。”

  那文吏忙得俯身称是,一边有小臣们忙得附和:“陛下英明!”

  那勇士此刻垂头丧气,不再求饶,似乎是口服心服,他没想到隔这么远,皇帝却看出了端倪。

  当此时,拓跋嗣却看得分明,那人似是在靴中拿了一根针,极快插入到狮子脖颈处,不出意料,在他捅了匕首后,片刻这狮子便倒下了。

  以正常思维,那狮子虽然筋疲力尽,区区匕首,一时半刻并不能伤它致命。那针必为毒针,阴谋诡计、不光明磊落的行为素来令他拓跋嗣痛恨。

  后来经查,那猛士本是这观兽台兽师,并非真的有谋,不过是因为熟悉这头猛兽,所以招招寻其弱点,这与之前的猛士截然不同,偏生这人最后时刻竟然使用毒针。

  拓跋嗣很是恼火,这等小人刚刚险些骗过自己,然而一众外人却几乎都被骗了过去。

  观兽台一行,弄得颇为不欢。

  说到北府军攻下洛阳之后,自上而下士气大增,而后秦守军则相反,悲哀的气氛有些笼罩着。且不说河南多地沦陷后,金银玉帛皆丢与北府军,北府军可谓是赚足了钱财,盆满钵满,至于秦将的娇妻美眷也沦为了俘虏,白白地送入了晋将囊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人多才情,本居燕赵旧地,而燕赵多悲歌,这肃杀的战场,一曲羌怨落入多少人心中。故而此时秦晋两军一个是悲怆复仇心态,一个是大风起兮的乘胜欲起。

  原本刘裕的计划是前锋军攻取洛阳后,待主力到达后会师再继续西进。此时,刘裕尚坐镇京口,主力军还未离开彭城。

  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诸将之于刘裕也类于此。

  王镇恶等将见后秦内乱纷起,士气大减,潼关守军薄弱,便当机立断,不待刘裕大军到达,分兵两路西进。

  陕地潼关自古为天险,素是军事要地,众将必夺之功。于是众人在吃足享足之后,兵分二路乘胜夺取潼关。

  一路王镇恶军至河南渑池,派部将毛德祖进攻弘农、吾城(今河南洛宁西),生擒弘农太守尹雅,王镇恶军迅速进抵潼关城下,有些孤军深入关地。另一路檀道济、沈林子部,北渡黄河,向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进攻。

  然而,檀道济的蒲阪这条线上遇到了麻烦。后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往河东,檀道济等军进攻蒲阪,结果被后秦并州刺史尹昭击退。檀道济后又派将领再攻匈奴堡,又被秦将辅国将军姚城都击败。

  檀、沈接连败北,北进遇阻。

  与此同时,后秦皇叔剿灭了叛贼姚懿后,秦帝任命东平公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改封鲁公。

  皇叔姚绍率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兵5万防守潼关,又命姚驴率部增援蒲阪。此时,王镇恶正在潼关外,蒲阪被增援后,檀道济、沈林子也情况不妙。

  原定进攻蒲阪的沈林子对檀道济说,“蒲阪城池十分坚固,兵力众多,短时难以攻取,于我们不利;今时龙骧将军孤军在潼关城下,不如南下与王镇恶合军攻打潼关,若是潼关拿下,这蒲阪的尹昭也将不攻自溃。”

  虽然沈王两家不大对付,然大战在前,将军间还是大局为重。看来,集中兵力、合功一处,自古为兵家关键时刻之上策。檀道济与沈将军一拍即合,遂引军自蒲阪南下。

  已是二年三月(417年),檀道济、沈林子军才辗转到达潼关。姚绍率兵出战北府军,遭遇退败,北府军斩俘秦军1000多人。

  姚绍退兵定城(陕西潼关西30里),凭险据守,告诉众将说:“檀道济等兵少势弱,孤军深入。敌只能坚守城池,以待后援。我分兵断其粮道,当可将敌坐擒。”于是,便派将军姚鸾截断大路,以阻止晋军的粮运。

  姚鸾先派将军尹雅与王镇恶战于潼关之南,被晋军战败生擒。后,沈林子乘夜率勇锐士卒偷袭姚鸾军营,杀姚鸾及秦军数千人。姚绍又派姚赞屯兵于河上,欲断晋军水运。姚赞被晋军击败,逃回定城。

  当此时,一个重大因素困扰着北府三支队伍,那便是粮草。三军战线至陕地潼关,路线之快,出乎刘裕之想,又远离晋地,粮草不继。

  此时,秦将薛帛举河曲投降晋军。那个年代,威胁战俘和降军的就怕粮食不足,故而项羽时代会有杀降之举。然到了晋时,人们相对进步了。

  晋军上下粮草不足,揭不开锅了。军心浮动,全军顿兵坚城,不得前进,军中甚至有人提议撤军东归。

  将士们前线厮杀,却吃不上一碗粥。这可是个大事。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诸将汇聚一起,商议对策。最后酒酣时分,竟是无计可施。众人竟是有些想家了。

  出外打仗最忌讳有牵绊,有思念。然越是困顿之时,人越发想家。王镇恶喝了一囊酒,竟是从军多年来,第一次想念家,想念慕容瑾。

  军中传来羌笛哀音,众将士沉默不语。良久有人站了出来,喊道:“老子不干了。连碗粥也没的,不若就此回去。”附和着不在少数。士兵中引起一片骚动。

  王镇恶、檀道济已喝的迷迷糊糊,唯沈林子还算清醒,起身按剑怒斥,立命斩杀带头者。

  众将才从浑噩中清醒些许。沈林子说:“今许、洛已定,关右将平,事之成败,系于前锋。况且相公大军尚在远方,敌军兵众气盛,想要撤军,也难以安全退走。我决心单独率部继续完成受领的使命。”

  王镇恶一听才明白,这沈将军以为大家这是要散伙吗,关中之功是众将期待已久的,自然是不会撤退。一把扔了手中酒囊,冲着诸位说:“沈将军所言为我之决心,不入关中誓不回。众将士,关中之功即在眼前,退则全输,进而后生。”

  众将一合计,遂派出使者驰告刘裕,请求速派援军,运送军粮。

  然而使者见到刘裕,主公刘裕却另有思虑,以魏军紧跟于黄河北岸并进,威胁重大,暂时拒绝派兵增援三人。

  主公决定暂弃他们不顾,这便是冒进的结局。然不置之死地,如何后生。

  后秦关中之地,为前秦猛相生平所在之地。至今,关中秦民仍旧推崇爱戴王猛。关中良相唯王猛,并非一句空话。

  千万别小看了贵族的祖荫。这王镇恶为猛相之孙,亲自去弘农动员民众,众人皆传猛相之后回到关中,必将再复汉人传奇。所以秦地民间的汉民甚至胡人也纷纷捐献军粮。就这样,王镇恶解决了缺粮危机,军心安定下来。

  四月,姚绍再次命长史姚治、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屯守河北的九原,企图再断晋军粮道,又被沈林子击败。姚治、姚墨蠡、唐小方均被斩首,其全军几乎丧尽。

  后来,姚绍听说姚治等人兵败身亡,悲愤已极,发病呕血,将兵权交予姚赞之后归去。姚赞率兵偷袭晋军,又被晋军击败,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此乃后话。

  话说此前,刘裕大军正集结到山东河南一带黄河处,准备过河。

  刘裕亲率大军于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正月离开彭城(今江苏徐州),自淮水、泗水进入清河。三月初八,刘裕以左将军向弥率部分兵力屯于黄河重要渡口碻璈(今山东东阿西北),自率大军准备进入黄河。

  然黄河北岸有大批的北魏铁甲,如何借道黄河,完成北伐大业成了当务之急。北魏拓跋嗣会允许刘裕前来吗?然而不过河,就无法赶路会师。

  面对极可能招来的鲜卑拓跋十万铁骑,刘裕的选择是进。一面进军黄河,一面派使者去往北魏说和。

  北魏在黄河南岸唯一的据点就是滑台,此前拓跋嗣特命为鲜卑将领尉建守城。

  那尉将军见刘裕水陆大军来奔,吓得弃城而逃,竟是丝毫未战,仓皇渡河逃回北岸。

  此举传到平城,激怒了拓跋嗣,这尉将军特不给北魏争面。人家刘裕的水军王忠德得了便宜卖乖道:“我们相公打算用七万匹布帛来向北魏借道,如今是你们守城自己省下了。我们无意与北魏为敌。”

  东晋使者来此也是反复陈述一点,什么不想与北魏为敌,言晋魏友谊,共同赢利之类。言下之意有点获利分瓜的意味。

继续阅读:第170章 逐鹿决战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美人:公主倾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