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议和事已经在如火如荼的继续,牧易礼已经将这件事全权托付给莫策,自然也就不再操心。她现在更关心的是开春以后的农民耕种问题。
前一日她就收到了户部侍郎们递上的折子,此刻她正拿着两本折子比对。
“果然是有竞争才有压力啊!”牧易礼放下折子,不由的轻轻的叹了一声,瞧瞧这有了竞争以后,这多积极啊,折子内容十分详尽,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皇上,您说什么?”一旁磨墨的章如海侧过耳朵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牧易礼轻轻摇头,看着他已经年老还依旧弓着背的模样,不由的张口出声:“章公公,你不若再培养两个徒弟吧?”
牧易礼这话一出,章如海登时一惊看向牧易礼,模样有些惊恐。牧易礼看着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一笑:“朕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你年纪毕竟大了,培养上几个年轻的徒弟,有什么脏活累活都给他们干。”
说着牧易礼就不由的想到电视剧里大太监们收干儿子的事,“还是你看看哪个小太监机灵,收个干儿子,将来也好让他给你养老。”
干儿子?章如海闻言一愣,这事他是想都没敢想过。他正觉着感动,就听牧易礼已经摇了摇头,“不妥,不妥。”
章如海闻言一愣,不明白上一秒还觉着不错的皇帝怎么下一秒就说不妥了。
“还是先收几个小徒弟吧,能帮你分担些。”牧易礼却已经给他解惑了,“至于干儿子,日后看哪里有清白的无父无母的孤儿,你再收养一个,将来有了子孙,才算是养老。”
“皇上……”章如海更加感动了,几乎说话间,眼泪就要落下来了,“奴才何德何能让皇上事事为奴才考虑啊。”
“你是看着朕长大的,按理说朕给你养老也未尝不可。”牧易礼伸手将他扶起来,“只是朕想着,有儿孙绕膝,平平凡凡才是好的。”
“皇上……”章如海说不出话来,看着牧易礼的目光十分的欣慰。他是看着牧易礼长大的,早已把她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如今她肯关心他,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他就觉着自己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行了,别瞎感动了。”牧易礼却是看不得这样的场景,这么煽情让她觉着很不舒服,“你去传旨宣户部侍郎李耀宗觐见,另再拟一道圣旨命园户部侍郎张大平调任京兆府尹。”
“是。”章如海伸手从怀中掏出自己的小手绢,轻轻的按了一按眼角应了一声就下去命人拟旨了。
等牧易礼将玉玺盖在这两张圣旨之上的时候她不由的轻轻的松了口气,这算不算是她作为皇帝的第一步,这两个人算不算是她一手安排提拔的呢?这是不是就是天子门生啊?
牧易礼想入非非的将圣旨递给章如海,章如海捧着圣旨命人下去传旨。这一道圣旨一发下去,大家就都明白了过来,这一个半月以前的两位户部侍郎之争终于挂上了句号,只是不知道原户部尚书高坤什么时候能病好还朝啊!
事实上这一个半月以来高坤已经多次提交奏折表明自己已经病愈可以回朝了。可这些折子都被牧易礼给压了下来。当朝廷是什么地方,车马大店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呵,只怕等他能回来的时候,这朝中已经没有他的地方了!
李耀宗和张大平接到圣旨的时候表情都很高兴,毕竟虽然户部侍郎为从四品官员但却暂代户部尚书一职,谁都知道皇上恼了高坤,只要努力,再进一步是很轻松的事。
而京兆尹本就在正四品下官员,位置比户部尚书低上一些但也比户部侍郎要高上一些。说来说去,其实他们都是升官了。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耀宗进宫的时候给牧易礼行了大礼,牧易礼轻声一笑:“爱卿平身。”
“臣谢皇上。”李耀宗直起身子低垂着头,等候吩咐。
“李爱卿,朕刚才看了你和张爱卿的折子。”牧易礼倒是没有直接说什么事,而是提起了奏折,“这折子内容上来看你们不分伯仲,想来都是尽了心的。”
牧易礼话说完,看向李耀宗,“你知道为什么是你留在户部,而张爱卿调走了吗?”
“微臣不知,还请皇上告知。”李耀宗拱手又是行了一礼,牧易礼看着轻轻点头,不骄不躁是可塑之才!
“从你们的折子上可以看出,你们都是尽了心力的。而且都很为百姓考虑,只是朕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来你对于农务更加重视。”牧易礼轻笑一声,“你不要让朕失望。”
“臣一定鞠躬尽瘁为皇上效忠。”李耀宗闻言又是一掀袍子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爱卿免礼。”牧易礼依旧浅笑着,却是觉着自己的嘴都有些僵硬了。这样得体的微笑实在是有些折磨人,“朕召你来是有要事和你商议的。”
“臣愿为皇上分忧!”
“是这样的,朕看了你们的折子才知道原来我国普遍地区都种植小麦,可小麦是旱地作物在我国种植反而会减少产量。”牧易礼想到自己最初看到折子时候,顿时就对为什么中周国多面食这件事释然了。
原本她还想着,中周国位于大陆腹地,很大一部分属于江南一代,这里水田居多,种的应该都是水稻之类的作物。却没有想到中周国偏偏种的是小麦。而往北一些的边境地区会种植黍米。
“皇上,我国的作物一直都是这样种植的,若是更改,不知会不会影响收成……”李耀宗也是觉着小麦种在水田里有些不好,每一年百姓都会种植很多小麦,但能存活的不过十之二三,而且每年还只能收取一次,这就导致很多百姓缺粮了。
“若是墨守成规,我国怕是才真要为收成担忧了。”牧易礼轻轻扶额,但也明白李耀宗的担心,“这马上就要进三月了,百姓也要开始耕种了,朕命你率人开两块试验田,每块一百亩。”
“试验田?”
“对,这两块试验田的位置分别位于北方和江南,将所有的作物都种植一些,看一年下来这些试验田的收成如何。”
李耀宗怎么说都是在户部待了多年的,对于农桑之事还是比较懂的。闻言立刻眼睛一亮,一百亩试验田不算什么,要紧的是这一百亩试验田可能会改变中周国的农作物收成情况。这么一想他就有些激动。
牧易礼却并不怎么乐观,毕竟从李耀宗的奏折上来看根本就没有提到水稻这种作物,也不知道是在这个时代水稻换了一种名称,还是根本就没有。若是没有水稻,江南的作物怕是依旧增产不高。
“是,臣谨遵圣旨。”李耀宗再次跪下行礼,这一次牧易礼并没有叫他着急起来,“这件事你要好好办,若是你在这件事上有功绩,那天就是你再进一步的时候。”
牧易礼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是聪明人,一点即透。
“是,皇上。臣一定不负圣恩!”李耀宗再次叩头。牧易礼十分欣赏他,但同样的她也还是要敲打敲打:“这天气渐暖,城外安置的流民也要有所安排。怎么安排朕就交给你了。”
“朕的要求是,不死一个人,不出一件事。大家都高兴!”
不死一个人?不出一件事?还要大家都高兴?李耀宗微微一愣,但一想皇上提出来了就一定能办到,本着这样的想法,他再次磕头:“臣领旨。”
牧易礼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行,你先下去吧。”
“臣,告退!”李耀宗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是春风满面,他几乎可以看见自己平坦的官路,只要将皇上说的都办好,升官发财只是一念之间而已。
他决定等回去了一定要给菩萨多上两炷香,今年简直就是他的幸运年!
春耕的事定下来,和谈的事还在如火如荼的继续,后宫的嫔妃不知道是哪里得来的消息说牧易礼要将她们嫁出去,这一下子这些女子急了。
牧易礼这两日时间,不管是去哪里都能看见几个搔首弄姿的妃嫔,更有甚者故意跌在她的怀中,如此种种,她不慎烦扰。
“到底这消息是怎么放出去的!”这一日牧易礼下了早朝才躲过几个妃嫔,一回到御书房就不禁高声道:“还有这些女人是怎么回事,把她们嫁出去是为了她们好,她们怎么还一个个的好像朕要吃了她们一样。”
“皇上,这些妃嫔原本进宫就是准备好伺候您的。”章如海一边笑着给他添茶一边轻声劝抚:“所谓一臣不事二主,一女不嫁二夫。她们既然入了宫,您就是她们的丈夫,让她们改嫁这不是逼她们去死呢么。”
牧易礼轻轻挑眉有些不信:“有这么严重?”
章如海却斩钉截铁的回答:“真有这么严重!”牧易礼闻言却是轻轻撇唇,“这其余几国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嫁过去了总比在这后宫等死为好,再者说了,这一次和谈有没有联姻这一项还说不准呢,就算是有,她们怎么就确定一定选中她们了?”
牧易礼冷哼一声:“传旨下去,这些妃嫔要是再闹就一并打入冷宫。身为中周国之人就要为国家做出牺牲,凡被选中和亲的女子,朕就封为公主赐其嫁妆,并恩赏其家人!其余没有选上的,也要慢慢的放出宫去。别以为去不了他国就能还赖在朕的后院。”
“皇上,甘主子求见。”就在牧易礼话音才落的时候,就见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