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钱是撬动经济的杠杆?
月伢2019-06-20 09:331,864

  也是徐颖的想法总是比较现代的,超前的,在她心里钱的作用就是杠杆,能撬动经济的发展。

  这钱放在银行,就是成全了别人,自己用了,才是成全自己。

  守旧的杨大哥,又上了一堂从未听说过的经济课。

  看着给大家上课的徐颖,旬连生也跟着受教育,其实他原本对钱财从不重视,这次知道了钱财不光是一个家庭生活的根本,它还是撬动经济的杠杆?

  再说,伊万这第二批高粱酒发回去,伊万又把他的宣传公式加大,商场内外到处是大幅广告,儒家老窖再出新品,世界第一。无法超越的纯高粱酿造美酒,不喝将会后悔终身,再加上那副独一无二栩栩如生超凡脱尘翩翩若仙的孔夫子绘图,轰动。

  结果在他的商店又掀起了一个高潮,那些已经对儒家老窖情有独钟的顾客,再次品尝了高梁酒,再喝那些什么白兰地,什么威士忌,都像喝白水一样淡滋无味了,还有那慕名而来的远道顾客,蜂拥而至,只可惜喝过一次再来买就没了,五百箱很快就没,一千箱进来也是一销而空。

  伊万马上又给徐颖打电话,还要再定高粱酒,别的都不要,这可让徐颖为了难,

  “这回我可不能马上答应你,我得想办法能收到高粱米,试生产出来品质不变才行。你再等几天。”

  伊万再着急也没办法,还是静等着吧。

  好在还有玉米酒,总能让慕名而来的新老顾客不至于空手而归。

  这天正好那一千斤高粱米试生产出酒了,徐颖和旬连生第一时间过去品尝,两个老师傅先接了一小杯尝过,喳巴喳巴嘴细品品,味道还是不差,

  杨大哥也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笑了,告诉徐颖没问题。

  “好吧,连生咱们现在就去,把那几十万斤定下来,做一车拉一车,粮库的粮囤比咱的库房安全,反正离得也近,随时用随时拉都赶趟。”

  杨大哥也承认,这是个好办法。

  旬连生把车开过来,拉上徐颖和现金员杨大嫂,一起去粮库再找销售科于科长。

  也是这几天两个人音信皆无,于科长后悔当时没给他降价,是不是去别的地方进货了?再压两年这点高粱米就得送到养殖场当饲料了。

  于科长把这事跟主任说了,主任也批评他太优柔寡断,当时就该把价格降下来再放他们走,这再回头去找可就是上杆子不是买卖了。

  今天看见几个人一起来,于科长先迫不及待的把价格降下来,免得她再走了自己挨骂。

  徐颖也是憋不住想笑,倒是吃公家饭的,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只想着怕担责任,这么早把底线露出来,就不怕我再讨价还价?

  “就是定价二角五分钱了?能不能再降点?你这可不是两年的陈米,作饲料还差不多。”

  还真被徐颖说着了,这是三年前的高粱米,已经倒囤三次了,人家既然说了这话就说明制酒师傅会看,我就是想撒谎也撒不了。

  这是于科长认定的,其实还真不是,不过是徐颖分析出来的而已。

  没办法,于科长只好说出来是三年的高粱米。

  徐颖这回可是名正言顺要降价的了,要知道陈米的出酒量和味道都是要有影响的。

  这回于科长吸取教训,直接让小职员把主人任叫来一起谈。

  主任来了以后,徐颖跟他开诚布公的把自己的理由说了一遍,要求再降价,如果是二角钱一斤,他这几十万斤高粱米只要不发霉,她陆陆续续的都能给他用上。

  这位主任也是老狐狸,他要求写份合同,只要我按两角钱卖给你,你就不能去别处买高粱米。徐颖知道这是互相制约,也无可厚非,只是质量必须放在头一位,就是必保没有一粒发霉米的前提下协议才有效。

  再就是酒厂没有那么大的粮囤,只能是分期分批的运回去,主任也都答应,这就起草两份协议,双方看过没问题签字盖章生效。

  徐颖还是打电话找了经常拉粮的大车过来一次装车二万斤,主任总算松了一口气,去了一块心病。虽然卖的便宜了,但还是高于收购价,又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杨大嫂交了钱,雇了几个工人装车,很快拉回去,直接卸到两个车间一家一半,也是自从生产了高粱酒,一个车间不够用,已经是两个车间生产了,剩下的卸到第五车间的角落,也是铺好了木板凉席的,徐颖准备马上回去把下一套设备拉过来,这个车间还得是生产高粱酒。

  还有招工广告还得贴出去。

  杨大哥觉得还得再找两个老师傅,在他往回挂电话时才知道,他原来的原粮酒厂已经经营不下去,现在整个H省的白酒市场都被儒家老窖占领。

  这里的工人大部分失去了铁饭碗,待业在家,听说杨厂长在边城开了酒厂,这就一个传一个,主动的找到了杨厂长,这回好,不用在社会上招工了,这些可都是成手,都是师傅级的,杨大哥问过徐颖,徐颖是乐不得的,全都留下。

  工资也是一百五十元,都是技术工种,还是成手,应该的。只是还得收拾出几间宿舍,买几张上下铺,很快把大家安置下。

继续阅读: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义之财不可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北大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