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王听后大怒,回顾左右曰:“吾遭此人诡计!受辱三次;今幸得这里相遇。汝等奋力前去,连人带车砍为粉碎!”
数骑妖兵,猛力向前。妖王当先呐喊,抢到大林之前,云霄一马当先,飞身而起,手中那百丈苍穹剑顺势而下,此山林之内平地而塌,妖王连同身后众妖趷踏一声,踏了陷坑,一齐塌倒。
原来云霄早已在此地布置了陷阱,就等妖王上钩,大林之内,云霄身后军士手持锁链一个个拖出,用索缚定。
云霄先到寨中,招安蛮兵,并诸甸酋长、洞丁此时大半皆归本乡去了,除死伤外其余尽皆归降。
云霄如今的朱雀大军,连同归降妖兵军士数量足足到了四十万之众,兵器、灵石更是数不胜数。
云霄以酒肉相待,以好言抚慰,妖兵皆感叹不已。少顷,军士解妖王之弟至。
云霄叹息道:“你兄愚迷,你当谏之。今被我擒了四番,有何面目再见人耶!”
妖王之弟羞惭满面。伏地告求免死。
“我杀你不在今日。我且饶你性命,回去后定要劝谕你兄。”遂令武士解其绳索,妖王之弟泣拜而去。
不一时,副将押妖王至。云霄大怒曰:“你今番又被我擒了,有何理说!”
“吾今误中诡计,死不瞑目!”妖王依然没有屈服之意。
云霄叱武士推出斩之。妖王全无惧色,回顾云霄曰:“若敢再放吾回去,必然报四番之恨!”
“我今四次以礼相待,你尚然不服,为何如此固执?”
“我等妖族修士向来勇猛善战,不死不退,而云将军却专施诡计,狡猾之极,我如何肯服?”
“兵者诡道也,你既不服,我也不再多做解释,我今再放你回去,你可还能战乎?”
“将军若再拿住我,吾那时倾心降服,尽献本洞之物犒军,誓不反乱。”
云霄云霄大笑,令左右去其缚,赐酒压惊,即而遣之。
妖王忻然拜谢而去。于是聚得诸洞壮丁数千人,望南迤逦而行。早望见尘头起处,一队兵到;乃是其弟,重整残兵,来与兄报仇。兄弟二人,抱头相哭,诉说前事。
“我兵屡败,人族兵屡胜,难以抵当。只可就山阴洞中,退避不出。人族兵受不过寒气,自然退矣。”妖王之弟献策道。
“不知何处可避?”
“此去西南有一洞,名曰化龙洞。洞主龙息大王,与弟甚厚,可投之。”
于是妖王先教其弟到化龙洞,见了龙息大王。
原来这所谓的龙息大王只不过是一个合体中期的蛇妖而已,因为羡慕真龙之修,故而自称为龙息大王。
龙息即引洞兵出迎,妖王入洞,礼毕,诉说前事。
龙息曰:“大王宽心。若人族大军到来,我令他一人一骑不得还乡,与云霄皆死于此处!”妖王大喜,问计于龙息。
龙息曰:“此洞中止有两条路:东北上一路,就是大王所来之路,地势平坦,土厚水甜,人马可行;若以木石垒断洞口,虽有百万之众,不能进也。西北上有一条路,山险岭恶,道路窄狭;其中虽有小路,多藏毒蛇恶蝎;黄昏时分,烟瘴大起,直至已,午时方收,惟未、申、酉三时,可以往来;水不可饮,人马难行。此处更有四个毒泉:一名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二曰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此处虫鸟皆无,从古至今无一人能到此处。今垒断东北大路,令大王稳居敝洞,若人族大军见东路截断,必从西路而入;于路无水,若见此四泉,定然饮水,虽百万之众,皆无归矣。何用刀兵耶!”
妖王听后大喜,以手加额曰:“今日方有容身之地!”
又望北指曰:“任云霄神机妙算,如今也难以施设!这四泉之水,足以报我败兵之恨也!”
自此,妖王与其弟终日与龙息大王筵宴。坐等云霄大军来攻。
云霄连日不见妖王兵出,遂传号令教大军离西洱河,望南进发。此时正当数九寒天,其冷如冰。
有后人咏北极苦寒诗曰:“山泽欲结冰,寒光覆太虚。不知天地外,寒气更何如!”
又有诗曰:“冰帝施权柄,阳云不敢生。气寒孤鹤喘,海冷巨鳌惊。欲攻轩辕地,云霄苦寒行。可怜朱雀军,冻甲复长征!”
云霄统领大军,正行之际,忽哨马飞报:“妖王退往化龙洞中不出,将洞口要路垒断,内有大军把守;山恶岭峻,不能前进。”
云霄请博文成问之,
“某曾闻此洞有条路,却不知详细。”博文成也是一筹莫展,
其身后一员大将道:“妖王四次遭擒,既已丧胆,安敢再出?况今天气寒冷,军马疲乏,征之无益;不如班师而回。”
“若如此,正中妖王之计也。吾军一退,彼必乘势追之。今已到此,安有复回之理!”
云霄亲率领数百军为前部;再教新降妖兵引路,寻西北小径而入。前到一泉,人马皆渴,争饮此水。下一刻皆不能言,但指口而已。
云霄见后大惊,知是中毒,立即传军中大夫前去医治,又用仙气灌输军士体内,皆不能痊愈。
云霄飞身前来细看,只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云霄登高望之,此处四壁峰岭,鸟雀不闻,心中大疑。
忽望见远远山冈之上,有一古庙。云霄飞身而到,见一石屋之中,空空如也,云霄摇了摇头,独自叹息道“今率大军到此平定妖族;欲待事成之后挥军渤海,大破轩辕,已报我人族被屠之仇。今军士不识地理,误饮毒水,不能出声。实在我之过也”
就在云霄叹息着即将离开之时,忽见门外有一老叟扶杖而来,形容甚异。云霄请老叟入庙,礼毕,对坐于石上。
“老夫久闻佑圣云将军之名,今幸得拜见。此地妖族之民,多蒙将军活命,皆感恩不浅。”
未等云霄开口,这名老叟竟率先说道、云霄听后随问泉水之故,
老叟答曰:“军所饮水,乃哑泉之水也,饮之难言,数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东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饮水,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而死,名曰柔泉;正南有一泉,人若溅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热汤,人若浴之,皮肉尽脱而死,名曰灭泉。敝处有此四泉,毒气所聚,无药可治,又烟瘴甚起,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余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
“如此则妖族不可平矣。妖族不平,又如何挥军渤海报灭族之仇!”
“将军勿忧。老夫指引一处,可以解之。”
“老丈有何高见,望乞指教。”
“此去正西数里,有一山谷,入内行二十里,有一溪,名曰静安溪。上有一高士,号为静安隐者;此修士不出溪已有数千余年矣。其草庵后有一泉,名安乐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饮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癞,或感瘴气,于静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将军可速往求之。”
云霄施礼拜谢,
“承丈者如此活命之德,感刻不胜。愿闻高姓。”
“吾乃本处一介妖修,听闻云将军当年对陆宣有过救命之恩今日故而指引特来指引。”
言讫、飘散而去。云霄惊讶不已,老叟口中的陆宣,自然就是当年云霄与李月华在昆仑仙境的太平村中,遇到的那个与人为善的妖修陆宣,当年云霄李月华二人从狐妖手中救了陆宣养女颖宝,想必陆宣定然是将这件事告知了他在北极的修仙道友,所以这名老叟今日才特地现身相助云霄。
“陆宣道友,多谢了!”
此时云霄再次对空而拜,寻旧路回到大寨。
次日,云霄备信香、礼物,引博文成及众哑军,连夜望老叟所言去处,迤逦而进。
入山谷小径,约行二十余里,但见长松大柏,茂竹奇花,环绕一庄;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
云霄大喜,到庄前扣户,有一小童出。云霄方欲通报姓名,却见一修士,竹冠草履,白袍皂绦,碧眼黄发,虽为女修,但一身修为却力压在场众人。
云霄心中一惊“大乘期!”
“来者莫非佑圣云霄否?”
云霄立即施礼:“高士何以知之?”
隐者曰:“久闻云将军大纛南征,安得不知!”
遂邀云霄入草堂。礼毕,分宾主坐定。
云霄告曰:“我领大军至此,欲服蛮邦,使归王化。不料妖王潜入洞中,军士误饮哑泉之水。夜来蒙一故人之友相助,言高士有药泉,可以治之。望乞矜念,赐神水以救众兵残生。”
“此泉就在庵后,教取来饮”
于是童子引博文成等一众哑军,来到溪边,汲水饮之;随即吐出恶涎,便能言语。童子又引众军到静安溪中沐浴。
隐者于庵中进柏子茶、松花菜,以待云霄。
隐者告曰:“此间妖洞多毒蛇恶蝎,柳花飘入溪泉之间,水不可饮;但掘地为泉,汲水饮之方可。”
云霄遂求薤叶芸香,隐者令众军尽意采取
“各人口含一叶,自然瘴气不侵。”
云霄拜求隐者姓名,隐者笑曰“我乃即将坐化之妖,名字不说也罢”
“即将坐化?高士如今已是大乘期修为,为何会有如此之说?”云霄听后顿时疑惑不已。
“成仙者必抛去七情六欲,可我入情太深,况且进阶大乘又数千年之久,一直无法突破心境飞升仙界,如今寿元早已枯竭了”
“想不到高士用情如此之深,竟然被情所困千年之久,高士为何不找到这名妖修斩断情丝呢?”
“他不是妖族,而是人族修士”
“人族!”
“是啊,只可惜到最后我依然连他的名字都不知晓…我只记得那个时候他和他的师妹常常来这里赏花…我总是远远的静静的看着…他虽是人族,但修为却和我这个大乘期相差无几,我不敢让他察觉我的气息…”
“既然你对那人又爱慕之情,为何不现身相见呢?”
“云将军说笑了,自古人妖疏途,彼此仇视,我对他虽有爱慕之情,可却不知他是否也是如此,更何况近君情怯…无以能言…即使他看见我又能如何,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师妹…只有目光投向她时才会变得那样柔和…或许这就是凡人说的恋慕之情…我终究还是未能明白…也永远没有机会明白了…自那以后我就再难以突破大乘期,不能飞升仙界,寿元便如流水一般消散而去,如今千年已过,我也时日无多了,要不是听闻老叟所言云将军重情重义,又对妖族多有救命之恩,我如今也不会现身助你,云将军,你虽经历世间磨难,但是却仍然有着赤子之心,实在难能可贵,人界之大,族类颇多,但是却一直战乱不熄,为名、为利、为权者比比皆是,希望有朝一日你能平定乱世,早成大道…”
云霄嗟叹不已,拜别而回。
后人有诗曰:“高士幽栖独闭关,佑圣曾此破诸蛮。至今古木无人境,犹有寒烟锁旧山。”
云霄回到大寨之中,令军士掘地取水。掘下二十余丈,皆得满井甘泉。云霄军马既得甘泉,遂安然由小径直入化龙洞前下寨。
妖兵探知,来报妖王曰:“人族军士不染瘴疫之气,又无枯渴之患,诸泉皆不应。”
龙息大王闻知不信,自与妖王来高山望之。只见朱雀大军安然无事,大桶小担,搬运水浆,饮马造饭。
龙息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妖王曰:“此乃神兵也!”
“我兄弟二人誓与云霄大军决一死战,就算殒于军前,也不肯束手受缚!”妖王此时愤恨不已。
“若大王兵败,吾命亦休矣。我立即杀牛宰马,大赏洞丁,不避水火,直冲人族大寨,方可得胜。”
龙息妖修大赏本洞军士,准备与云霄决一死战。
这时有一妖修起身告曰“云霄惯使诈,何况此处我等军士太少,如若现在出兵恐怕难以取胜”
众妖视之,乃妖王妻弟,现为八番部长,名曰带来洞主。妖王听后急问有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