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你以为我无力而战,我就打一场给你看看!”
“族长要和云霄正面对敌?”轩辕极身旁谋士听后顿时心中一惊
“不!我要避开北极,绕道昆仑,从边界之处偷袭中州!”
话说云霄得胜后便大赏朱雀全军,而这一日突然从中州传来一份急报,书曰:轩辕极亲率大军绕道昆仑仙境,从边界之处偷袭我中州之地,因其太过突然,驻军灵族大败而归,边界三郡皆失,青龙军以赶去支援,望云将军速归,抵御敌军。
云霄览毕,甚是惊疑,乃聚诸将曰:“想不到轩辕极竟然和昆仑仙境联合,从其境内偷袭我中州之地,若后方兵败,我大军前线亦不可保,我需速回中州”
“若大军退,轩辕拓乘势掩杀,该当如何?”玉清立即问道
“我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营帐,明日掘三千营帐,后日掘四千营帐:每日退军,添帐而行。”
“云将军,兵法曰:添兵减帐之法而取胜;今将军退兵,何故增帐?”叶寒此时十分不解
“轩辕拓善能用兵,他若知我兵退,必然追赶;心中又疑我有伏兵,所以定于旧营内数帐;见每日增帐,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我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
叶寒、玉清二人听后顿时深感佩服,立即得令而出。
在说那轩辕极虽然发兵偷袭中州,但是却并未提前将这个消息告知轩辕拓,原因就是担心路途走漏风声,所以此时身在北极的轩辕拓依然按兵不动,并不知道云霄的后方已经大乱。
这一日,在阵前巡营的轩辕玥见朱雀大军退去,恐有计策,不敢来追,所以立即朝轩辕拓报告道
“今轩辕大军又退,不知是何用意?”
“云霄诡计极多,又想用此计引我出兵,传令下去,众将不可轻动。坚守阵地,待他灵石用尽,自然退去。”
而此时帐内一大将蒙泰立即出口反驳
“朱雀军拔营而退,正可乘势追之,将军按兵不动,莫非是怕了那云霄,你不怕天下之人耻笑吗?”
这蒙泰乃是轩辕启的一个子侄,原本就是这北极前线的驻军将领,如今轩辕拓来后顶了他的位置,他自然对轩辕拓怨恨颇多,所以时常和轩辕拓对着干,今日依然如此。而轩辕拓深知此人的险恶用心,和轩辕启乃是一丘之貉,所以并未理会于他。
云霄率领大军朝中州退去后,便立即令玉清入帐,授以密计,
“凤鸣山之前有一剑阁木门道,此乃通往中州毕经之路,你先引一万弓弩手,去剑阁木门道,两下埋伏;若轩辕大军追到,听我炮响,便立即急滚下木石,先截其去路,然后再两头一齐射之”玉清听后立即引兵埋伏。
此时云霄又唤叶寒引兵断后,使其在城上四面遍插旌旗,城内乱堆柴草,虚放烟火,以便扰乱敌军。
三日之后,云霄朱雀大军依然没有任何动静,轩辕拓疑惑不已,但因云霄多谋,固不敢轻追,所以便引百余亲兵前来朱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营帐之数,次日,又教军士赶到下一处营内,查点帐数。
回报说:“这营内行帐之数,比前又增一分。”
轩辕拓听后立即对诸将说道:“我料孔明多谋,如今一看果然添兵增帐,我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
于是回军不追。这一日,轩辕拓忽然收到轩辕极派人传来的口信,自然知道了中州被袭之事,而云霄退兵也是真退,并非疑军之策,轩辕拓顿时仰天长叹:
“云霄谋略胜我数倍啊!”
随后便立即率领大军朝云霄退兵之处追赶,没过多久便来到了一处城墙之下,轩辕军哨兵立即报道“朱雀大军已退,但不知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轩辕拓自往视之,见城上插旗,城中烟起,笑道:“此乃空城也。”
随即便令人探之,果是空城,轩辕拓大喜
“云霄已退,谁敢追之?”
此时先锋蒙泰和轩辕玥同声说道:“我愿往。”
“你性情急躁,有勇无谋不可去。”轩辕拓立即制止了轩辕玥的请求,
然后转而对蒙泰说道:“蒙将军乃勇猛之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正是立功之际,斩杀云霄之事定非蒙将军莫属”
蒙泰听后立即得意的冲轩辕玥笑了起来
“哥!你…”
轩辕玥对于自己哥哥的这个决定十分不满,立即就要开口反驳
“住口!违抗军令这杀无赦!”
此时轩辕拓不知为何一改常态,冲着轩辕玥厉声喝道,
轩辕玥无奈之下只能作罢
“蒙将军,朱雀大军虽退,但险阻处必有埋伏,你必须仔细探查之后,方可追之。”
“这个我自然知道,统帅不必挂虑。”
“那我就祝蒙将军旗开得胜”
“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
“好你可引五千兵先行;在教副将引二万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我自引三千兵随后策应。”
蒙泰领命后立即引兵火速前往追赶。
“哥!斩杀云霄可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你为何要让与外人,而不让我前去”
待众人离去后,帐内的轩辕玥立即朝轩辕拓问道
“哼!你真以为此去可以斩杀云霄?”轩辕拓淡淡的笑了一下
“哥,你的意思是…”
“那云霄用兵如神,如今虽然退兵中州,但是我料其必在途中埋下伏兵,此去稍有不慎就会有性命之忧,你是我亲弟弟,我怎能让你前去送死,那蒙泰乃是轩辕启子侄,空有一身蛮力,他此去必死无疑,当年轩辕启害我身陷重围,如今我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轩辕拓说着便杀意涌现。
那蒙泰率军行到三十余里后,忽然背后杀声喊起,树林内闪出一彪军,为首大将,横刀勒马大叫道:“贼将引兵那里去!”
蒙泰回头视之,乃叶寒也。
蒙泰大怒,回身交锋。不十合,叶寒诈败而走。蒙泰又追赶三十余里,勒马回顾,全无伏兵,又御剑前追。
方转过山坡,忽喊声大起,又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玉清也,
“蒙泰休走!可敢与我一战!”
蒙泰立即转身与其交锋。不到十回合,玉清也转身而走。
蒙泰再随后追之。赶到一密林内,蒙泰顿时心疑,急忙令人四下哨探,得知并无伏兵;于是放心又赶。
可这时又突然被叶寒、玉清一前一后包抄了起来,蒙泰大怒,与他二人轮流交战,蒙泰越战越勇,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当他赶到剑阁木门道口时,叶寒冲其大声骂道
“蒙泰小贼!我本想留你一命,你却不自量力一再追赶,今天我就与你决一死战!”
蒙泰听后十分忿怒,挺枪骤马,直取叶寒。叶寒挥剑来迎。战了不到数回合,叶寒故意诈败,尽弃衣甲、头盔,引败兵望木门道中而走。
蒙泰杀得性起,又见叶寒大败而逃,于是立即飞身赶来。
此时天色昏黑,突然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滚将下来,阻截去路。
蒙泰见后大惊“我中计矣!”
于是立即想要原路返回,可惜背后已被木石塞满了归路,中间只有一段空地,两边皆是峭壁,蒙泰进退无路。
忽然一声雷声响起,二十万支弓箭顺势而发,其中又含有无数雷遁,此时雷助箭威,箭速快如闪电,未等蒙泰反应过来,连其在内的百余个部将,皆被射死于木门道中。
后人有诗曰:“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赞云霄当年名。”
却说蒙泰已死,随后轩辕大军追到,见塞了道路,已知蒙泰中计。众军勒马急退。
忽听得山头上一人大叫道:“佑圣云霄在此!”
众军仰视,只见云霄立于火光之中,指众军而言曰:“我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你等皆安心而去;上覆轩辕拓:他早晚必为我所擒矣。”
轩辕军回见轩辕拓,细告前事。轩辕拓听闻蒙泰已死,虽然心中高兴,但是表面上却悲伤不已,仰天叹曰:“蒙泰身死,我之过也!”
诸将见轩辕拓如此动情,无不挥泪叹息,轩辕拓随即令人收其尸,厚葬之。
再次率领大军朝中州进发。
话说那云霄在剑阁之处设下的伏兵击败了蒙泰所率领的先头部队之后,便亲率五万人马连夜朝中州行进。而凤鸣山一带的防御任务则交给了叶寒、玉清二人。
而轩辕拓则亲率大军,分兵三队:前部乃其弟轩辕玥、轩辕拓自领诸将居中;后部又派一大将押运灵石器械。
这时早有细作报入凤鸣山来。叶寒、玉清听后立即在帐中商议退敌之策。
“凤鸣山一带最险之处乃阳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迎敌轩辕军,玉清道友就在后方以作支援”玉清依言,便立即调兵遣将前去部布置。叶寒则立即率领本部人马赶到阳平关处下寨。下寨刚定,轩辕玥便已经率大军杀到,听闻阳平关已有准备,轩辕玥也不敢鲁莽前进,只能离关一十五里下寨。当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叶寒突然率大军兵前来劫寨。轩辕玥见后急忙披甲上阵,可还未来得及建功,那朱雀大军便四下拥入,致使轩辕玥率领的先头部队大败。
轩辕拓见到败军归来的轩辕玥后顿时大怒“你与我行军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定要防止劫寨?你如何不作准备?”
“是我疏忽了,我以为云霄不在军中,凭玉清、叶寒二人不足为惧,所以…”
“荒唐!那叶寒、玉清二人岂是泛泛之辈,你怎敢如此轻敌!来人啊!拖出去重打一百军棍!”
虽然轩辕玥是他的亲弟弟,可是军法无情,轩辕玥出兵不利,自当受罚。
轩辕拓次日亲自引兵为前队,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转过山坡,便看见了朱雀大军驻守的防线。
轩辕拓挥剑遥指,朝身后诸将道:“想不到当年云霄修建的防线竟如此坚固,短时间内恐怕无法下手啊!”
这时轩辕拓话还未说完,忽然背后一声喊起,顿时箭如雨发。叶寒竟从树干之内现身领军杀来。
“早就听闻叶寒的木属性能够隐与草木之中,如今一见果然高明!”
轩辕拓说罢,挥剑向前,立即与叶寒战在了一起
“誓保将军!”
此时轩辕拓身后的两员大将也朝叶寒攻了过去,叶寒一人又如何能敌,无奈之下便领军退去。
轩辕拓恐叶寒途中再有埋伏,固也没有率兵去追,而是立即领着众将士返回到了营地之内。自此两边相拒以数日,却从不交战。
这一日轩辕拓突然下令退兵。
“如今敌我双方未见强弱,敌军主帅云霄又不再军中,此刻正是一举攻下凤鸣山的大好时机,哥哥为何主动退兵?”轩辕玥疑惑的问道
“我料那叶寒、玉清二人驻守凤鸣山后必然想干出一番作为,所以心中肯定想急与取胜,而我以退军为名,使他二人放下戒备从而产生松懈,然后我再分兵抄袭其后,必胜矣。”
“哥哥此计甚高!佩服佩服!”
于是轩辕玥便和军中一大将分兵两路,各引军士一万,取小路抄阳平关后。轩辕拓则引大军拔寨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