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风暴已近
江南被两个男同学一左一右搀扶着上了返程的车。
洪立通过听到看到的片段和自己的猜测,大概也知道了江南和病房病房家属的争吵原因。
其他两个男生也不敢再问,两个男孩对视一眼,明显心里有疑惑。
回程的车上,江南看向车窗外,心事重重。
不知道他擅自离开寻找救援,晓枝会不会生气。
夏晓枝的话在他耳边一次次的响起——
“姓江的,我再说一次,这是我们的分手旅行,我一向做事有始有终,我们始于此,也终于此,下山后,你我河归河,路归路!”
“江南,你这个懦夫!”
“承诺时的巨人,现实里的矮子,爱情里的懦夫!”
“是你放弃了我,放弃了我们的梦想……”
江南想到此,眼圈再次一红。
副驾驶上,洪立通过观后镜看到了江南抬起手用手背擦眼睛。其他两个男孩也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开口。
车内空气沉闷,甚至有些压抑。
洪立清了清嗓子,“江南,刚刚我接到夏教授的电话,晓枝已经被送往S大附属医院了。医生说,你还要留院观察几天。你和晓枝在同一家医院,知道你担心她,这样,你看望她也方便。”
江南的视线终于收了回来。
“我……”他现在是和晓枝正式分手了啊,“好的,谢谢洪老师。”
“你和晓枝……”洪立也想知道,这两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和晓枝登山,天气突变,为了快速抵达山顶,我们选了一条野路。”江南轻轻说道。
他知道,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想知道在山上的两三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他并不想多说,但他还是选择做一个简单的交代。
“雨很大,晓枝摔伤了。后来我们遭遇了泥石流,我还迷路了……”刚刚经历过的一幕幕从他眼前再次闪过,不堪回首。江南说着,闭上了眼睛。
“江南,你和晓枝真分手了?”一个男同学忍不住问道。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男同学话音刚落,旁边另一个男生就轻捅了一下。他意识过来,连忙闭嘴不问。
洪立叹了一口气,江南和夏晓枝之间的事,这两天她多少也听说了一些。虽然学生之间的感情事她不想干涉,也不必八卦,但她着实为这两个优秀的弟子感到惋惜。
“我理解,在现在很多年轻人眼里,爱情就如快餐,来得快,去得快。你们信心满满,更好的永远是下一个。等你们走向社会,开始工作,看到体会到骑驴找马、功利算计到爱情,体会到以爱情当作利益的跳板,经历过以爱之名实则扶贫式的婚姻,就会明白一份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校园爱情有多不容易。真心难觅啊!”
“洪老师,我明白。只是……”
只是在连面包都没有的现实面前,爱情和梦想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仅仅物质条件这一条,就足以在他和夏晓枝之间建立起一座无法跨越的鸿沟。夏晓枝起飞的起点是梦想,而梦想对他来说只能仰望,他的起点是生存。
江南没有再说下去。此处省略的那一千五百字,车内的众人却也都默契的懂了。
……
……
大学生情侣登山遇险终于获救。在此事件中,徐菁和她的“深度100”后知后觉,但她凭借凭借专业的新闻素养,亲赴事故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抢先报道了分手情侣分别获救的新闻。而她的“深度100”通过在线新闻短视频的直播方式也让人焕然一新。
新闻部主任李昭将徐菁叫到办公室。
“徐菁,这次采访,头开得不错。你打算接下来怎么做?”
“主任,记得我们上次就讨论过,利用新闻短视频来克服我们的新闻报道一直滞后的问题,也通过焦点新闻制造热点。而且,通过网络新闻发布平台,我们能够和观众及时进行良好的互动。然后,通过短视频把观众吸引到我们的节目里。短视频主打速度和准度,节目主打深度。”
“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完全支持!只不过,发布短视频虽然是在网络平台上,但打出去的是我们台的招牌,也是栏目的名义,所以短视频也要遵守法规制度、符合新闻规范,也要经过先审再播。”李昭不忘提醒徐菁。
“主任的意思是,我们的新闻短视频不但要通过平台的审核,也要预先经过台里的审查?”徐菁皱眉,一稿三审,等这三审结束……
“这样吧,我这里可以给你开绿灯——我们的稿件审核制度也要跟上形势,小的新闻短视频你全权做主,重大新闻你先发回台里,我们为你建立五分钟的审查期。对你的深度100,我们特事特办。”
徐菁一听,笑了,“主任放心,做新闻这么多年,哪些红线不能碰我知道。”
从李昭的办公室出来,徐菁就遇上了急急忙忙跑过来的叶明明。
“徐老师,出事了!”
“怎么了?”徐菁一边快步走一边听叶明明汇报。
徐菁心里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这恐怕是和他们的这次报道有关。
“用新闻短视频发布快讯,速度上我们赢了,但是这次的关注度上,我们还是输了。”叶明明一脸懊恼。
“你直接说出了什么事。”
“你还记得那个公号小娱小乐吧?他们独家采访到了江南——文章我已经发到你的手机里了,现在,网络上都炸开锅了。”
徐菁拿起手机,快速查看叶明明微信转给她的文章——
“抛弃女友一个人下山获救——遇险大学生情侣真相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