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这些学生还不知道,在讲台上念念有词的说着与科普完全无关话的黄老师,其实今天在给他们上最后一节课。
黄少闻不怎么听歌,但是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总会存在某些歌正好符合自己的性格,习性,喜好。
黄少闻不认为自己算是喜好这个歌,但是确实是自从91年发行之后,在黄少闻之后的人生中,当然也包括现在,自己也是没少咀嚼过这首歌。
李大哥现在还没创作。为了避免像以前那样,无端弄出一些歌神传说,黄少闻这次在课堂上没有唱出来,而是选择念出来。
有一部分的原因是,黄少闻以前元旦唱歌,被人家给喷过,嫌弃自己唱的难听,黄少闻还是很在意的。
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最后一节课,年轻帅气,优秀青年教师的形象可不能倒了。
“我个人比较信奉太史公所言,或者说管子之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不过这其中有小利与大利之别,又有利己与利他之分。
我看各位同学面貌,听闻小利与利己这两个词的时候,似乎皆有否定之意。”
黄少闻有想过自己最后一节课讲些什么比较好。后来想来想去,黄少闻都没有一个什么比较好的想法。
直到最近看书,看到《管子》的时候,黄少闻才意识到,或许应该从如何破解学生们心目中的“利益”观去讲一讲。
其实很多时候,仔细想想种花历史上的知识分子还是挺奇怪的。
因为按照我们人一般的想法,其实是尊崇成功者,学习成功之法的。毕竟从本性上来讲,谁会不愿意成功,获得财富呢?
管仲所为,足可称得上成功。帮助齐国,在春秋时代,那么多国家,那么混乱的形势下,居然脱颖而出,称霸中原。
这样讲,难道不应该说,管子之法,才是更加适合治国理政之法吗?且管子对于“利”的解释,足够理性,不褒不贬,完全从治政的角度去理解,运用“利”的存在。
孔夫子也赞叹过,“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从侧面证明了管仲之法,治政的强大。那么孔夫子为啥还是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呢?
“其原因在于生逢乱世,对过去周公时代,和平稳定生活的一种向往。孔夫子认为,只要做到与周公一样的作为,他相信,那样的和平稳定,礼乐升平的时代,就会再次到来。”
黄少闻有着自己的理解。
“当今国人喜欢追忆过去,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继承了孔夫子的这个想法。不过本来孔夫子追求的是一种过去的稳定和平,结果随着历史的变迁,慢慢的就忘记了孔夫子的初心,渐渐的就变成了复古思潮。一切都是古代最好,只要是古代的,就一定比现代好。认为古代充满了仁义,现代则充满了利益。
与仁义相比,利益这个词简直是臭不可闻。
黄少闻这话引起教室一阵不小的骚动。毕竟这个年代,没有人竟然会像黄少闻这样直接把仁义与利益这两个词,就这么摆在台面上,放在一起评说。
黄少闻觉得这两年的学生,太需要解放思想了。其实后来也有人讲过关于道德与温饱之间的首要与次要性。
不过要出现那场辩论,还得等到93年。黄少闻当年做新闻的时候,还专门采访过相关的学生。
那个时候,黄少闻心里想的是,饭都吃不饱了,谈个屁的道德。
黄少闻后来意识到自己属于刚才自己话里说的从小所见满是利益,不会感受仁义的那一类人。
真正的原因其实在于,黄少闻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利”的本意。
黄少闻曾经比较偏向于第一种,后来见识多了,开始走向第二种,最后因为一些打击,又跌落会第一种状态。
反正是从来没产生过第三种的想法。
现在重新阅读《管子》之后,黄少闻又有了新的想法。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为什么孔夫子的学说最终还是大行其道了呢?因为简单。是的,你们没听错,就是简单。这个世界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让他们接受正确的理念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人们大多很懒,所以更多的人,往往只会接受更简单的理念。”
“那为什么说孔夫子的学说简单呢?因为君子与小人的二元对立。孔夫子很简单的把很多事情,通过二元对立的方式传达了出来,最典型的是什么?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仁义与利益的对立?是不是?”
学生们真的没想到,被古人研究了两千多年的孔夫子,到了黄老师这里,居然变成了一种很简答的学说。可是黄老师好像说的又有点道理,全都不自觉的就跟着黄少闻的问话,点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