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黄少闻专门提到自己这两个朋友是他老家那边的。黄少闻这是担心接待的粤港人在赵宝贵他们面前秀优越。
林煜清也明白粤港这边的人是什么德性。自知这个接待的人确实应该好好挑选,要是在老板朋友面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林煜清自己也担心受到牵连。
之前黄少闻对于自己的事情基本很少提醒林煜清这方面的问题。黄少闻心理素质只会觉得粤港人的优越是个笑话。但是赵宝贵毕竟学识有限,敏感度比自己要高一些,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注意一下了。
“放心吧老板,我会安排好的。”
黄少闻嗯了一声。对于林煜清,黄少闻现在是越来越满意了。从刚见面到现在多少事情了,自己安排下去之后,林煜清都完成的很好。
而且当一个管理者确实很合格,除了自己的那些资产以外,现在星航也开始向另外的业务拓展。
“计算机研究所那边的发展怎么样了?”去年黄少闻让林煜清来京城跟柳总所在的计算机研究所谈合作,当时这个任务林煜清完成的就很好。
实际上研究所也没想到会有港商找上门来商谈入股的事情。当时汉卡技术其实已经研究完成,正等着市场投放,所以其实并不是很需要林煜清的资金入股。
但是听说林煜清的公司还是美国微软的股东的时候,计算机所的态度一下改变了。林煜清资金雄厚,渠道过硬。如果合作,还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实现创汇。
黄少闻对他们研究所的发展之类不是很清楚,所以后来听林煜清说起的时候,还是很赞叹林煜清的能力的。
林煜清当时很不明白为什么黄少闻要让自己把钱投给这个研究所。而且,林煜清还觉得大陆的经营环境不好,黄少闻应该像之前那样把钱投给美国或者欧洲的什么公司。
最不济,也应该像黄少闻的另一个决定一样把钱投进日本。
不过这是黄少闻的决定,钱也不多,林煜清只当黄少闻这是支援国内科学研究事业了。或许也正是他的这个态度,让研究所的人不明觉厉,所以没有意识到他们研发的汉卡有多重要。
结果在合同签订中,这项专利也成了股东共有。
然后去年结束,到现在,研究所的人就颇有些后悔起来。因为一个汉卡,就让们在半年的时间里实现盈利一百五十万了。
研究所的汉卡在众多汉卡中脱颖而出,很好的解决了汉字的输入问题。为华人彻底解决了在电脑中使用汉字的难题,推动了微型计算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和应用。
他们再研究的时候是这么希望的,但是没想到真的获得了市场的肯定。
而且实际上这还紧紧是半年的利润,同时广告还没完全传播出去。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在今年,很可能汉卡,加上计算机所的微机销售利润能达到八百万之多。
在历史上,研究所在85年的时候赚的并不多,整年下来的利润只有七十万而已。但是现在因为多了一个林煜清,利润一下涨了一倍之多。
这主要还是因为之前谈合作的时候讲的出口收入。
不是只有大陆才用汉字。粤港人也用汉字,台省也用汉字,还有全世界的华人他们都是使用汉字的。
而且相比此时的大陆,反而世界上的华人消费能力要更高一些。相比起来有一百多万的收入还是来自粤港。
如果今年能够打通台省的渠道,以及美国欧洲的渠道,恐怕之前猜测的八百万都算是少了。
这种情况一度让计算机所的人不知道该如何去想。一方面止不住的后悔去年怎么就二十五万就送出去那么多股份。另一方面,眼看着即将赚取的大把大把的外汇收入,又觉得好像也挺值得的。
好在公司的联想公司的控股权在计算机所这边,林煜清当初并没有要求管理参与,只有一个入股等着分红的权利。
想想办法,听说在资本的世界,稍微操作操作,有些人是可以踢出局的。
只是这个想法现在也只能在某些人的脑袋里自己想想,实际操作,目前来看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见的两三年内,林煜清对于计算机所来说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也是标志性的,一个投资大陆企业获得成功的粤港人的典范。
林煜清也终于意识到黄少闻的“先见之明”,有心赞叹,又觉得这样的“先见之明”好像对于黄少闻来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
“他们的汉卡技术很强,这个技术在粤港市场很受欢迎。目前我在帮他们联系向美国出口的事情。今年预计利润可能达到八百万左右。”
林煜清简单的说了下现状以及预计的情况。多余的话没说,只说了黄少闻关心的事情。
市场细节之类的都是林煜清要关注的,黄少闻这个大老板,只要知道东西很受欢迎,能赚多少钱就行,剩下的不是黄少闻需要关心的。
八百万,着实不少,还是利润。付平家电商城做了两年,开的还那么大,去年也不过利润八百多万。
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啊。
高科技赚起钱来果然够犀利。可惜自己不是很懂科技产品,手底下的这些人基本也都是土老帽,根本玩不转高科技。
而且相比付平他们做的这些事情,计算机所那些人才真的是既赚钱,又发展了国家科技。赵宝贵,刘大成他们现在就连税都还弄的不清不楚。
以后有机会,黄少闻觉得自己确实还是应该多投资投资那些搞高科技的企业。比如87年创业的任总,绝对是最应该投资的人。
现在也有很多赚钱的搞科技的公司适合投资一下,比如中关那边的两通两海。可惜像是四方霸主,奈何后期发展的实在不怎么样。
想了想,黄少闻还是把这些“弱鸡”踢出了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
能把那样的四家公司看成“弱鸡”,也只有黄少闻能做到了。要知道不说这四家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四通,在九零年的时候营业额就已经有十多亿人民币了。
相比之下,此时的计算机所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弱鸡。
可是做企业不是赚一时的钱,而是看谁更长久。此后的二十年激荡中,四家公司基本沉了下去,而计算机所的这些人却逆势而起,甚至在九十年代中期抗起了中国民族电脑品牌的大旗,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著名电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