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闻虽然说的自己好像是不干活白拿钱的。但真算起来,陈宜东的销售渠道,还有底下收二手电器的人,这都是黄少闻的资源,即使黄少闻不干活,那钱也是应该拿的。
韩纬国稍微理解一些,但也不是很清楚黄少闻和陈宜东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所以黄少闻说这话,韩纬国连忙就推辞了。
“那不行,起头的是你,我怎么能接手呢。这不行。”
黄少闻劝道:“我最近正好还有其他事情,电器生意的事情是真没时间去弄。你看你,要不然这样,咱们亲兄弟明算账。你出个转让费,我起头弄的时候,花了500块,二手的东西贬值,你给个200块,这摊子就你接过去吧。”
韩纬国实在推让不过,只好接受。
“那越子怎么办?要不要给他说一声?”
黄少闻清楚韩纬国干了这么久,200块钱肯定是小意思。不过韩纬国依然坚持要给黄少闻转让费300块。
“越子你还不知道,给他说一声就行。”
耿越听说黄少闻把二手电器的事情转让给韩纬国了,一脸不在意。
“我赚点买书钱,可不掺和你俩的事。卫国以后别少了我的钱就行。”
韩纬国笑道:“你小子。少不了你的!”
陈宜东那边黄少闻打了声招呼,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韩纬国和陈宜东重新签订合同。再加上谢东和冯辉两人,以及基本算兼职的耿越,二手电器的生意就这么从黄少闻的手里转出去了。
大部分新生在第一个学期都会有些不适应。
但是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就对学校的生活不再陌生。
但不像21世纪的大学生,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依然处于对知识求知若渴的境界。
不过,虽然埋头苦学,皓首穷经,但也不妨碍大家开始制定自己将来的计划。
当然这份计划的可选择性是很少的。
具体怎么样,黄少闻是不清楚的,他只能看到四十年后,再多,就不清楚了。
黄少闻对于重新来过的这四十年很是珍惜。他怕自己忘了,甚至专门有个本子,把四十年内发生的一些大事,自己还能记得的小事全都记下来了。
不过暂时藏在了老家,装进了一个铁制的箱子里面。
黄耀山和赵丹也好奇黄少闻弄这么一个箱子干什么,但他们也知道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黄少闻既然不愿意说,他们也不能偷偷的撬自己儿子的东西。
黄少闻找了一个小借口,“里面都是我上学的书,就是想保存着,以后也是纪念。”
而那个本子,就藏在这些书里面。
本子上关于1981年的事情黄少闻还是能记住的。
但有时候黄少闻不是很在意就会忘记些事情。比如去年路海生的电子表,如果不是看见陈宜东手腕上正好戴了一个,黄少闻肯定是想不起,电子表这门生意。
同样的,如果不是恰巧结识了路海生这个人,电子表的生意,黄少闻一时间肯定也做不起来。更别说还通过路海生认识了路大明。
对于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多认识些人就多了些成功的机会。
对于黄少闻来说,这个时代机会实在太多,但是作为一个在校的大学生,黄少闻苦恼的就是自己其实没什么机会认识别人。
周老头孤身一人的生活在京城,倒是给黄少闻讲过他有个儿子去了香港。但是也不知道具体在哪,以周老头的这点积蓄,还有现在的两边的关系来说,周老头也不可能去香港找儿子去。
周老头本以为这辈子自己不可能在见到自己的家人了,所以当初也是想把老房子卖了,在找个便宜点的房子住着,随便找个扫大街的活,就这么过去。
好在黄少闻有心,让周老头留了下来。
否则周建雄即使是从香港回来,估计也不知道该去哪找自己的父亲了。
黄少闻听说周老头儿子回来的时候,本来也不是很在意。
回来就回来,他们父子团圆这是好事。至于周老头是不是跟周建雄一块去粤港,黄少闻也不担心。
周老头走了,自己在找个人帮自己看着就行,反正陈宜东手下那么些人。
可周建雄却很想见一见买了自家房子的人。
没办法,黄少闻只好去见人家一面。
“黄生看着好年轻,我还以为,只有老头子才喜欢收集古董。”周建雄笑嘻嘻说道。
黄少闻心想,这是什么意思?
看着好年轻?周老头难道没告诉你老子本来就年轻?
“继承和保护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意识到的一种责任。作为伟大祖国首都大学的一名在校生,这个责任我是责无旁贷啊。”
黄少闻的话,让周建雄一愣。
这小子什么来头?官话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呵呵,黄生真是年轻有为。同样作为炎黄子孙,看着这些古董散落在这么小的仓房里,没能得到有效的保存,我也是觉得心痛啊。”周建雄没了父亲,独自在粤港拼搏这么些年也不是吃醋的。
“仓房虽小,但也是华境内。再说有周老先生在,东西我看保护的还是挺不错的嘛。”黄少闻大概已经明白这小子是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