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公里距离转瞬即到,路旁的广告牌越来越密集,很多公路自行车生产厂商、配件供应商都在补给区搭起了台子,整车、骑行台、轮胎、花鼓、鞍座、曲柄链轮,还有骑行眼镜、护袖、心率码表等等,全都是骑行用的设备,看起来琳琅满目。在起点到未出城的一段路程中,这样的展台数量只会更多,广告商们往往只是为了混个脸熟,并不在意比赛中到底卖出了多少装备。如果有实力夺冠的好苗子或者黑马车手能够用上自家的产品,那无形中就血赚了一大波广告费。不过截止现在这些广告商们可能要失望了,虽然比赛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大多是车手自己的问题,而非装备和车子的问题,打一波免费广告的想法落空了。
作为比赛的种子车队,得到了海量赞助的湘南车队在后勤方面自然不会吝啬。他们的补给车是一辆定制的豪华大巴车,内部空间极大,车门旁边是六个可调节躺椅,供车手休息用,正对座椅的方向还有可折叠电视屏幕,旁边的置物架上放着矿泉水、鲜鲜水果和各式口味的能量棒。车体中部是两个淋浴间和一个会议室,车体后部则是移动维修间,里面装有各式各样的工具、整车和零配件,挂在车厢侧壁上的一捆管胎和一摞摞的备用飞轮、牙盘尤为显眼。这样的后勤阵容在全部参赛车队里是独一份,令众多骑手们羡慕不已。
老陈和霍东也开着车子在补给区等候,不过统一停在红线外,免得干扰骑手比赛。汽车前后都悬挂着几辆备用车,车厢后座放着各式工具,还有水和能量胶等比赛补给。不过这一段应该用不到补给了,根据赛前的约定,车队将会选择在这里发动进攻,以霍东这个后勤车手的速度,很难跟上大部队。因此蓝空车队的补给点较其他车队更少。
临近补给区,各车队的后勤车手跟了上来,纷纷为队友补充清水和能量胶,准备迎接艰难的爬坡段。刚才的平路段并没有消耗车手们太多的体力,不过有备无患,保持补给充足才能将突发因素降低到最小。不过易清风和胡志宇并未减速。
“志宇,按计划行事!”易清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前方的车手速度稍减,以方便补给车手跟上自己,大集团的阵容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丝松懈,而这一丝松懈,就是蓝空车队突破的时机。连洪伟也拿起一瓶水往嘴里灌去,他要储备足够的能量应对接下来的爬坡段,而且他也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准备给对手来一个出其不意的攻击。
“上!”
就在洪伟仰头喝水的一刹那,易清风苦等已久的时机出现,没有多余的废话,他只从胸膛里迸出了一个字,便和胡志宇疯狂摇车蹬踏,俩人的动作惊人的一致,一前一后从洪伟身旁蹿了出去,终于突破了对方的压制。
“噗!……卧槽!”洪伟嘴里含的一口水来不及咽下去,喷了个天女散花。
“我是谁?”
“我在哪?”
“我在干什么?”
……
一连串的问号从心底一个接一个地跳出来,他有些懵了,自己竟然被昔日的破风手上演了帽子戏法?
显然,灵魂三连问并不能扭转这个事实,感觉到自己被羞辱的洪伟脸色涨红,无尽的怒火从心底喷薄而出,对易清风的那一丝同情和愧疚也在这一刻被湮没。他迅速比划手势,示意对手加速补给,准备在爬坡段把这个有些“油滑”的车队摁在地上好好摩擦一番,要让对方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投机取巧都是自寻死路!
前方突围成功的易清风心底有那么一丝快意和窃喜,但是他并没有多余时间去顾及洪伟的感受,而是和胡志宇一同加速爬坡,齿比慢慢调整,逐渐调到最大值,这需要相当强劲的肌肉方能带动。另外大齿轮比对齿盘、链条、飞轮以及变速器的使用年限有很大影响,不过这些并非比赛车手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阿姆斯特朗的拥蹇者,易清风对爬坡时保持高踏频会比使用大齿比低踏频更加的高效并且有效这一理论深信不疑,因为高踏频对心肺系统功能要求更多一些,持续性也更好,而且体力恢复更快。
两人一前一后破风前行,花鼓声在山道上清脆可闻,第一个发夹弯近在眼前,这里是车手们经常发动进攻的地方,所以二人丝毫不敢放松,力图在大集团蜂拥而至前与谭坤和刘严楠配合,拿下第一个爬坡段。
和电影中的剧情不一样,实际比赛中除了那些实力超群的车队,很少有车队能够和大集团拉得很开,除非是突围车手或者是短赛道冲刺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泾渭分明的梯队。刚才的计划的确有些取巧,不过现在大集团已经反应过来,各大车队的实力也不是盖的,他们到达爬坡段以后纷纷开始提速,希冀获取顶点优势。虽然仍有先后,但是彼此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彻底拉开,和前方蓝空车队主力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峰火车队的实力本来就不差,只是受累于生病的陈克钢而困顿在大集团中未能突围,不过此刻已经容不得再等。韩哥咬了咬牙发出指令,准备突围,包括陈克钢在内。
此刻的陈克钢已经有些力竭了,刚刚的一轮补给并未帮助他太多,来自肠胃的折磨令他心烦意乱,胸口的烦闷越来越重,突然之间有一种失重般的眩晕感围绕着他,紧握的车把也不听使唤,歪向了一边。
惨了!晕倒之前的陈克钢脑海里最后浮现的是横着的山体,斜飞出去的自行车,还有路面上新铺沥青刺鼻的味道,和自己脸颊旁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