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散发着炽热光辉的物体,在巨大的穹顶上熊熊燃烧着,发出呼啸而过的噪音。光线在扭曲,甚至呈现成弯曲状传播,两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想到,在三尖星的核心,那三根棱角相交的中点,是个坚不可摧的半球形穹顶,大得就像是十个圣彼得大教堂,里面装着一颗悬浮的小太阳,这是任何科幻电影都未描述过的奇观,任何人见到的会为之震撼。
两人在见到它的一瞬间不禁闭上了眼睛,直到几分钟后才适应那灼目的光芒。
那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力量。
或者说太过超前,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科技理解的范畴。
两人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更能感到在见到它的一刹那,身子猛然的一沉,忍不住后退,就像是身子被什么东西压迫,但很快就变得很轻盈,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可以一蹦三尺高。
“周围的重力很强也很乱,已经超过了地球上的水准,而且这些重力是有指向性的,全部指向上面!”付晨筠一把拉住罗浩海,作为天体物理学家,他自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忍不住大吼道。
没错,那颗炽白色的小太阳不仅温度惊人,而且散发着异常强烈的重力,付晨筠看了看随身携带的磁力计,上面显示这里的磁场强度高得惊人,形成的电磁力把它牢牢束缚在这狭小的空间中,结合它所具有的高温和光芒
我们的认知中只有一种东西具有这样的能量。
“那是……中子星吧?”付晨筠喃喃自语。
没错,应该是了。
罗浩海伸出手。
又闭上眼睛,似乎是为了感受它透过眼皮带来的光亮。
它的直径相对于本身的穹顶来说显得很小,只有大约25米,一个直径25米的球体,这意味着什么?
付晨筠的脑中流转着昔日学习的知识,就像是读卡。
他的记忆力一向很好,智商惊人,逻辑思维推断更是无人能及。
如果这么说的话一切理论都成立了,他想道。
哪怕对于天文地理一知半解,罗浩海也大致听懂了这些,这些年为了不落伍也一直在钻研各种外星科技有关的资料,想驱动一个直径达到12公里,重量超过8000万吨的庞然大物,需要能量是极为恐怖的,甚至只是进行短距飞行,需要的能量就是整个飞船的质量,什么等离子引擎,核聚变引擎声都无法满足太空航行的需求,产生的推力甚至不足以推动一个质量体积比都不算太大的物体。
至于亚光速引擎什么的就更别说了,超空间引擎也只是存在于科幻电影的产物,曲速,空间迁跃类之类不作用于飞船作用于空间的引擎更是天方夜谭,至少不是小太阳似的模样。
引擎科技是一种极为先进的科技,就算是这个三尖星也只敢在大气层内使用核聚变引擎,那这些外星人来到地球依靠的是什么呢?它靠什么沾染上那些太空尘埃的?奥尔特云火木小行星带太阳抛射出的尘埃云甚至还有产自月球上的,特殊的绿色玻璃质尘埃。
足以见得,它曾经遨游过多么宽广的宇宙,单单依靠核聚变的能量是绝不可能行得通的,那么,答案就在眼前,没理由不去相信。
“只有质量是太阳的八倍以上的恒星才有条件转变为被称之为‘中子星’的天体,而像太阳这种恒星只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转化为白矮星。而中子星的质量仅次于黑洞,那是种密度大得恐怖的天体!”付晨筠越说越激动,这就是他擅长的领域,“一颗恒星在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体积会逐渐缩小,我们目前观测到的中子星直径只有2000多米左右,想象一下,以太阳为参照物,让八个太阳缩小为直径2000多米的星球,星球密度简直可以说是一颗比八颗还大,甚至连光线经过中子星都会因为其引力作用呈抛物线状传播,就像我们观察到的这样”
“周围的光线在扭曲,就像水面上泛起波纹。”
罗浩海由最初的目瞪口呆到麻木再到接受,已经不敢不去相信了。
他试图简明扼要地解释下这个问题,但是还是无法运用合理的比喻。
那女孩掌握着这样的大杀器,却没有选择动武,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她的善意,那是她给予的礼物。
黑凰号黑凰号这就是外星生命的力量么?
“终于明白为什么是25米直径的了。”付晨筠苦笑道,“总长先生你究竟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在火热的空间中,付晨筠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
“为什么?”罗浩海觉得还是得详细了解比较好。
“如果地球转化为中子星,那么直径只有25米。”付晨筠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肃然,像是警告,“也就是说,月球转化为中子星的话就可以拿来让外星人用来给国足踢友谊赛了,哪怕是珠穆朗玛峰也就是平时吃的馄饨勺那么大。中子星的表面温度是太阳的一千万倍,而这玩意儿,应该就是用地球大小的行星压缩而成的!”
最后一句话落下,就算是付晨筠自己都有些后怕的退了两步。
他相信自己的推论,但那实在太让人窒息了。
地球大小的行星,制造的中子星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