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周蔚蓝放了老妈鸽子后,就被勒令回家住了。张茜住在外面,此时的宿舍里,就只剩赵东风一个人。
她白天实习,晚上腾出时间研发,每天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学习和改进探空仪上,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学完了雷达的内容,根据蒋万时的要求,实习三组的三位学员每天下午三点钟,都必须准时坐到会议室的后排,旁听一众局里的气象预报员参加全省的视频会商。
所谓会商,就是每天选出全省几个地方的气象分析员,分析,讨论未来一天至一星期内的气象状况,参加会议的人是全省所有城市的气象局工作人员,而坐在这个会议室里,仅仅通过一个摄像头和电视机,就可以看到全省各个地方的气象局的与会人员。
这个会议的作用,是让全省各地方气象局工作人员,根据数据分析所预报的状况,再结合全市的情况进行最后的天气预报工作。
会商的时候,各个地方局的首席预报员,根据自己的掌握的数据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最后所有人对预测结果都认同之后,这个结果就会以市民能听懂的方式,让气象播报员播报出来。
而在视频会商后,气象预报员接下来的工作是查看分布在各县镇的检测站发过来的数据,确保不会出现突发和异常情况,然后写好气象报告。
按往年的规律,每年的六七八九月份都是港城的旱期,而六七月份又恰逢是中考高考的重要时间,所以此时气象局必须对气象上的每一个小变化都要有敏感的认识。
而上次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局里的所有人都慌了阵脚,那件事之后,局里出了一个新规定,就是预报员把天气预报做好之后,当天的值班员会将预报结果以传真的形式,发到各县局,广播台,水文局,林业局,防汛办,市长办公室和一些重要部门,以便能够及时就天气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时间一晃到了周五,原本实习测试的时间定在周五下午,但因为省气象局临时需要抽调几名气象员去协助几天的工作,港城气象局为了不丢人现眼,周五那天,把台里最年轻能干的三名预报员李绅,朱槿和蒋万时同时给调去了,实习测试便挪到了下周二,这无疑又给赵东风多争取了三天的宝贵时间。
其实通过这段时间童升的耐心辅导和她自己没命的学习,赵东风已经学会了读雷达,回波图和卫星气象图。不仅如此,还能根据气象云图和相关的数据图表,分析当天的气象状况和简单的气象预报。
这样的收获是她在没来气象局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的她,跟第一天来气象局时听说要实习测试时双脚发软心里没底的她相比,现在的她,明显有信心多了。况且,她还有个“秘密武器”。
周末一早,赵东风跟蔚蓝约好,再次来到翠峰公园做测试。
这是她对仪器改进后的第二次测试,显然比第一次要轻车熟路多了。但遗憾的是,这天依然是个风平浪静,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天气。
蔚蓝撑着太阳伞,盯着摆弄设备的赵东风:“我来帮你吧,两个人快一些。”
赵东风用手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赶紧摆手:“不用,所有的事情,都让我一个人来完成,这样我才可以堂堂正正的证明这是我自己的成果。”
“这当然是你一个人的成果,我只是搭把手,快些帮你安装上而已。”
赵东风停下手里的活,把一张折叠椅搬过来给她:“我的大小姐,你在安心的坐在这里等风来吧,你已经帮我帮得不少了。”
蔚蓝抬头看天,太阳刺眼,哪儿有风的影子。她摇摇头:“照这么下去,估计今天是没风了。如果没有风带着这气球飞,这气球估计都出不了这公园吧?这测试做得还有意义吗?“
赵东风当然知道这个,她此时心里也在纠结犹豫。上次的大雨,估计跟她连续不断的招风有关,上次因为那场雨,给局里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她怕这次如果再下雨,情况会不会比上次更严重。
看赵东风不说话,蔚蓝又说笑似的喃喃自语:“你叫赵东风,上次你做实验的时候,果然就来了一场东风,把气球就送上天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