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局就知道他要推辞,语气坚定说:“这次的项目重点,他们当然会加入,而你,也不能推辞,你们几个得力的年轻人才,要团结一气,把这件事给弄好。你不准再推辞。”
看王局一脸没得商量的表情,蒋万时也不再开口。
王菊看蒋万时沉默,语气终于缓和下来,为了拍他的肩膀:“万石啊,在我退休之前,我希望能看到你把这个项目弄起来。但是就交给你我才放心。”
蒋万时对上王局殷切的目光,终于慢慢点了点头。他对网格化这件事的确是有浓厚兴趣的,这件事情意义深远,而且他很清楚,这个项目是块硬骨头,单枪匹马的确没办法完成,想来想去,他终于应承下来。
看他答应下来。王局终于放心了,胖胖的脸上溢出笑容:“好好干,这个项目就由你来牵头。”
蒋万时一愣:“我?”
王局点点头:“郑主任拉回了一位期货商的赞助,说可以赞助我们局里尝试AI机器人预报,这个项目郑华原本提议让李绅做总负责,但是在我看来,还是你来做项目的总负责人更合适。气象以人为本,AI只是辅助,代替不了人类预报员。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跟长处,利用好这个新的助力系统。”
蒋万时想起父亲跟他讨论过的智能AI的事,心中疑惑,等送走王局,他拿出电话,给父亲蒋凯打了过去。
那头的蒋凯把电话接起来:“这个时候打来,有事吗?”
蒋万时犹豫了几秒,把心里想的事暂时给压了下去,话锋一转,说:“也没什么事,那天我走得匆忙,也没能跟您好好吃顿饭,那天晚上忘了跟你说,给你买的降压仪放在了柜子上。平时没事记得量量血压。”
蒋凯在那头笑了笑:“王姨已经拿给我了,我今天还量了血压,一切正常,谢了,没白养你这个臭小子。不过你今天打来,不是为了说这件事吧?。”
既然父亲也知道他打来的目的,蒋万时顿了顿,还是问了出来:“您那天晚上跟我说的智能AI预报天气的事情。我们局里最近要开展这个项目,听说是一位期货商人赞助的,我想问一下,这件事跟你有关系吗?”
蒋凯似乎就在等着他问这件事,坦然说:“没错,这件事的确是我赞助的。我之所以没有通过你去办这件事。甚至都没把这件事告诉你,是为了避嫌。我知道你在局里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我们家的事,是不想让别人觉得你用局里的信息为家里面做事,你做事考虑得很周全,我很放心。所以我这次就不给你添余外的麻烦,省得被别人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你以后获得消息的渠道被阻碍就得不偿失了。”
蒋凯的话其实也没什么错,但蒋万时听在心里总觉得有些闷堵,因为家里是做期货生意的,对天气信息十分依赖。从小时候开始,父亲就开始让他关注天气,培养他对天气的敏感度。
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他品学兼优,但因为自身的血友病时常要请假,任何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都不能参加,以免碰伤,弄伤,造成流血的严重后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原本可以报考其他更不需要在户外进行的专业,但他却被一直悉心照顾他的父亲要求一定要报考气象专业。好在他对气象也是真的喜欢,即便这个专业有危险,他也欣然接受了。
当他进了气象局里,接触到更多气象信息,这才明白父亲为什么一直培养他往气象方面发展的用意。
不得不说,每天气象局向公众发布的气象信息是有限的,而气象局从各种监测仪器上监测到的东西,远不止风向,风速,晴天还是多云有雨这么简单。这里面包含了更大更广更多的信息,如果不是气象局里的人员,是无法接触到这些信息的。
有了这些信息,加上气象知识的判断,蒋万时成为父亲不可或缺的商业帮手,每次买卖,蒋万时提供的气象信息,便是蒋凯重要的判断依据。在蒋凯看来,这件事天经地义,他培养了蒋万时这么多年,这就是他的使命和作用。再说了,气象局这些数据不公布出来,对任何人都起不了任何作用,还不如让它们有些价值。
而在蒋万时眼里,他打心里是不愿意给父亲提供这些信息的,毕竟这是局里的资源,谁也没有权利擅自来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在父亲的要求下透露气象信息时,心里是有愧的。他无法忤逆蒋凯,只能给自己洗脑说,这些信息就是要用来帮助市民了,而父亲也是市民中的一员。
但看着父亲要求越来越多,想知道的信息越来越全的时候,他开始觉得,事情并不是他想的这么简单,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告诉父亲的所有信息,都是基于基础数据上他自己的推测和判断。
如今父亲要涉及智能AI预报,这说明他对他给的信息已经不太信任,或者说觉得不够,认为人工智能是以后代替像他这样的气象预报员的必然趋势。父亲是商人,趋利蒋万时能理解,但他不明白的是,既然要为了避嫌,父亲为什么不在省会城市的气象局做这个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