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久奔波,一行人终于到了目的地。远离京城的江城原就不是个繁华的县城,如今经过几场山洪,更是到处萧条荒凉,偶尔见到有人在路上走动,也是面色蜡黄,骨瘦如柴,风吹欲倒似的没有半点生生。整个县城内一片死气沉沉的,或有一声声低沉的呜咽声,看到陈婉儿他们走来,那些或倒地而坐,或坐于门前的人也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仿佛看见的都是一具具尸而已。
陈婉儿不由得把孩子抱得更紧一些。这里的情况比她想像的还要糟糕,她得加倍用心保护好小陈欢才行。
马车一路慢慢的走向衙门,迎接他们的是江城的县丞高大志和几个瘦骨嶙峋衙役,一个身穿布衣的中年男子带了两个十多岁的小男孩立在一旁,大概是本地的大夫罢。
“各位太医大人,下官有礼了,这里的百姓甚至衙门里的人都有患病的,下官只能带了这几人前来迎接各位,还望各位恕罪……这位是前来帮忙的大夫,朱到安朱先生。”高大志行了礼后指着朱到安向霍晴天等人介绍道。大家都知道疫区封禁了,有进无出,这个时候能有人自愿来江城来帮忙,其品格已是令人敬佩。
“朱先生临危相助,令人佩服,有礼了。”带头的太医生韩子升向着朱到安点头道。
“医者父母心,太医们不惧生死从京城赶来,也着实令草民佩服。”朱到安说道,“各位大人请随我们来,草民给太医们说说目前江城县内的情况,也好让你们心中有个数。”
“嗯,咱们边走边谈。”
“嗯。”那县丞引着韩子升一行踏着坑坑洼洼的路向衙门内走去。说是衙门,其实也只是个较大的院落而已,最前面是衙门的办公的大堂。在大堂后面是一个大院,三面是石木结构的平房,中间一个大大的平整的院子。一个身材瘦小却精干强健的老妇人,带着两三个小孩子,看到县丞进来,露出企盼的笑容便迎了上来。
“大志,你可是迎了大夫们回来了?”
陈婉儿她们走的近了,这才看清老妇人五十多岁的样子,一身浅青布裙,虽然年纪大了,眼睛却还是异常的明亮,在这个到处瘟疫横行的江城县里还能有这样的精神气儿,着实不易。
“娘,这几位是京城里来的太医……”高大志介绍到陈婉儿时顿了顿,说实在的,他还没有弄明白这个妇人是谁的家眷?
“大娘,我姓陈,也是来疫区给病人治救的大夫。这是我的儿子陈欢。”
几位太医都讪讪的笑了笑。“女大夫?京城就是不一样啊,闺女你了不起啊,竟然能和太医们一同来给江城的百姓治病。”老太太看向陈婉儿,脸上的笑容更是温和,“一看就是不凡的人儿,只是你为何要把这么小的孩子也带着来呢?他可要遭大罪的!”她说着,怜惜的看了一眼陈婉儿怀中的宝宝,赶紧说道,“都快进来坐吧,哎,现在江城里的人病的病,死的死,衙门里也没几个人了。可怜我的儿媳妇儿也病倒了,听朱大夫说怕传染,也给送出去了。”
每个人心里都不由得又沉重了几分。
陈婉儿他们被迎进了屋,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江城里得了瘟疫,感觉连屋里都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县丞的那几个小孩子也好奇的围在一旁不肯走,有个大胆的小男孩子走到陈婉儿跟前用软糯的声音问道:“姐姐,我可以看看小弟弟么?”这几个小孩子看起来面色还不错,不似染了病的样子。看来这一家人平时有着很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小超,你别胡闹!”高大志扭头正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正伸着小手要去摸陈婉儿怀里的小孩子,急忙喝了一声,让那叫小超的小男孩吓得倏的一下就把手收了回去,委屈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没事,我看这几个孩子和大娘的精神状况都还好,以后最后是待在这个院子里,尽量不要出去与外面的人接触便好了。”陈婉儿赶紧站起来柔声道。她怀里的小陈欢也依依呀呀的叫了起来。陈婉儿不由得轻笑道:“你看,宝宝也是很喜欢小超呢。他一直没有小伙伴,来到这里小超他们正好也可以替我陪陪小宝。”
虽是边远小县城,高大志的家教却是很严的,看到落脚的地方是这样一个环境,陈婉儿倒松了一口气。
见陈婉儿都这么说,高大志便也就随孩子们去了。几人草草的吃过饭,老太太自告奋勇的要帮陈婉儿带孩子,韩太医他们便招集起所有的大夫聚在大堂里商议对付瘟疫的办法。
因江城地处雨林地区,附近就有两条平缓的大河,虽然每天这两条河都会洪水泛滥,但一般只会冲击到地势较平的一些地方。今年的雨水特别多,也许是山林被大量砍伐,竟然在洪水泛滥的同时,不少地区又连连发生泥石流,这样一来,便有不少家畜被淹埋,农作物全烂在地里。大家正忙着抢救余下的物资,谁料到瘟疫竟然悄悄的开始漫延起来……
高大志摇了摇头,眉宇间一筹莫展,无奈道:“刚开始我们也没有想到是瘟疫,虽然也听说过,但江城却从来没有发生过。等到我们发现有很多人都生病了,并且很快死去,才惊觉到可能是得了瘟疫。原江城中也有好几位大夫,但是这病发得太快,病人又突然增加很多,一时间根本救不了。”
“我们用了很多种方法,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有效的药来治这种病,只怕现在还好着的人也难保得住……”朱到安难掩眸中的沉重,忧心忡忡的道。
“那你们知不知道这病是因何而起的呢?”陈婉儿不禁低声问道,古代的瘟疫其实也有很多种,因其传染的速度和严重都相似,所以这类传染病统统都称为瘟疫。所以说,不没的瘟疫需要不同的药物,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瘟疫相当重要。 韩太医用赞赏的目光看向陈婉儿,看来这个女子果真有她的一套本事,提的问题能正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