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她小小的人怎么有这么多的精力,整个人有这么多的力量,看她完成的东西,真的很让人惊叹。也是因此,自己才会要不停地努力,只为能够一直站在她的身边。
“也不算是压迫啦,其实觉得孙阿姨说得也蛮有道理的,而且是一次很难得的商机。”温言接过陈凡递过来的西瓜汁喝了一口,清凉的感觉真通到胃里,真是舒服。
“嗯?”陈凡看着她粉红的嘴唇啜了一口红红的西瓜汁的样子,每一天温言都在变得更加美丽。
“其实国内现在做婚礼饰品,哎呀,别说婚礼饰品了,就是普通的饰品也没有什么基础,客户群也少得很。倒是特区,自己有自己的设计不说,也是往海外发展的一个桥头堡。”温言回答到,虽然已经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但是人们对于首饰珠宝的审美还是大个华丽,远远没有到后世那样多样化丰富的程度,以温言经历了后世,又被系统历练过的眼光来看,那就是一个字,土。
现在吴华妈妈和自己合作的这个品牌注册了“颜”Yan这个商标,也推出了一些颇受好评的设计,也是因此,吴华妈妈和温言才有计划要在明年策划一个大型的品牌推广汇,把Yan这个品牌捡到整个中国的时尚前沿:香港。也许一开始并不能和国际大品牌比肩,但是这对于Yan来说是重要的一步,总是困在国内的这片小天地,不但是市场难培育,自己也难发展,有时候先走出去,再返回来,品牌的认同度也高,推广起来更加方便,对于自己的发展自然是很有好处。
陈凡不是单纯的沉浸在计算机中,对于这些经济上的考虑,他想得一点不比温言慢,自然也就明白她们的考虑。只是看到温言这么苦恼还是有些心疼:“一定要明年在香港开吗?是不是等等,正好也给你自己更多的时间呢?”
“明年香港回归肯定没问题的,后面会发展的很好。”听了陈凡的话,温言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对了,陈凡哥哥,要是有香港人抛售他们的资产移民倒是可以考虑买一点进来。将来肯定要涨。”
陈凡点点头,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照做就是了。
“是,我们的小经济学家。”陈凡很想说“我的小经济学家”,可是怕温言听了会多想,话到嘴边又多加了一个“们”,只能在自己心里揣摩称呼里这一份独特的甜蜜。
“哎呀,我什么也不懂,就是随口说说。其实之前这些事情都是陈凡哥哥你办成的,我好像一个吃白饭的啊。”温言摆了摆手,自己真的没做什么。说实在的,这些真正的金融经济事务,自己似乎太过甩手了,只不过说个想法,就都不管了。幸福的是陈凡真的每次都能搞定这些事情。只是自己是不是太懒惰了一点?或者太笨了一点?还好,编程设计软件上,自己还是真的出了不少力的。嗯,还有这个首饰设计,这个可真的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
只要你愿意,我愿意养你一辈子。陈凡在心里默默地想,但是什么也没有说,看着温言又盯着桌上空白的设计稿纸冥思苦想问到:“那这次的设计有什么思路没有?”
“就是还没有啊。”温言揉了揉脑袋,还好她的头发够顺,即使这么揉发型也不乱。她是没有发现,自己在陈凡面前越来越放松,而且越来越像个小孩了。
“婚礼,首饰,总有个原型吧?花朵?动物?自然风景?你之前不是有个十二花神的想法?”
“十二花神会不会有点太多了?主要是一年时间不一定设计得完呢。”
“没关系啊,要不先做一个四季的主题,一季一个主花,或者是主体形象。这样自成一套也可以,将来要是想扩展也可以。”
“哎,对,有道理。可以现在做四季,后面再把一季的三个月分别做出来,那你说是做贵金属和宝石的呢?还是做半宝石或者是人造宝石的呢?”
“这个我就不明白了,不过我想,要看你们的品牌市场定位吧?是想做限量定制,还是想走大众路线?最好问问吴华妈妈,她做这个市场做了这么些年,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嗯,对,陈凡哥哥你真是太棒了!”温言高兴地说。
和吴华妈妈讨论的结果最终是做半宝石或者是相对低端一些的宝石:因为婚礼饰品用到的宝石装饰都会相对华丽一些,如果是用大个的珍贵的宝石,以Yan现在的实力还不够,要知道,好的大颗宝石,例如红翡或者是钻石,一颗都可能是天价。而这样做出来的设计,却不见得一定能入人眼。这用来炒作可以,却并不适合Yan这样新兴的品牌。更何况Yan的东西本来就很有设计感,只要宝石的品相好,设计感强,一样能吸引人的眼球,一样能打开市场卖出好价钱。倒是不必像之前的传统饰品那样,完全拿宝石的克拉数和金子的克数来彰显自己。当然,也不能用太差的人造宝石,那样品牌就流于廉价了,至少在现阶段,Yan要做的不是大众化,而是高端,精英,优雅,华贵。
定下来了方向,似乎是那天的讨论让温言瞬间打开了思路,她很快地想好了春夏秋冬的四季主题,婚礼的饰品相对件数比较多,一般至少是发饰,项链,耳环为一组,不少还会加上手链,戒指,胸针。所以即使是四组,设计的量也很大。
整个夏天大概有一半的时间温言都沉浸在设计之中,而这些时候,陈凡就抱着软件设计图坐在电脑前编着软件,两人除了偶尔讨论讨论彼此的思路,倒是互相不干扰。只是不知不觉之间,似乎两人这样不用交流的相处就已经成了习惯。
就这样过了小半个暑假,发生了一件大事:中考成绩出来了,陈凡考了全市的第一名,比第二名高出二十几分,响当当的中考状元。
报喜的电话打到陈凡家里,全家人倒是一点儿惊讶都没有,包括陈凡自己听着电话对面老师激动的声音,也只是很平静地回答道:“知道了,谢谢老师。”
“陈凡呀,你这个成绩在一中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学校打算开一个庆祝会,你准备一下在大会上的发言,另外市里面的电视台已经和学校联系了,要采访你。你先做好准备,给大家分享你的学习经验。”
“哦,好的。谢谢老师。”陈凡听说竟然还搞了一个庆祝会,实在是有点头大。不过是个中考状元,又不是高考,也就是在市里面数到第一罢了。本来自己考试的时候就没想到要拿这个名次,还要去参加什么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