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安玉龙和刘远风早已经重新回了小院子里,安玉龙又在劈柴,而刘远风现在也习惯了在一旁帮忙码柴,就是把安玉龙劈出来的柴块,一块一块地码成堆儿,然后再抱到屋旁的屋角边堆放好。
安大娘笑眯眯地走近自家女婿,“你看你这孩子,满头都是汗,快歇会儿吧!玉龙你也真是的,怎么能叫他干这种粗重的活儿呢,他一定很不习惯的。”
刘远风反而无所谓地答道,“没关系,娘,一回生二回熟,您看我现在已经能做得很好。”
没错,他是做得很好,小住的这段日子里,他的确是聪明好学,也很勤劳能吃苦,学会了干很多庄稼活,但也因此,他的手上,现在都有了一层薄薄的茧,就是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的劳作生出来的。
他有仔细翻看过安玉龙的掌心,那是一层更厚更粗实的老茧,那才是一双常年劳作粗糙的大手。
因为要和自己岳母娘说话,所以刘远风就选择站了起来,眉目温和地立在一边,作认真倾听状。
这个岳母娘,有时候,甚至比他自己的亲娘,还要细心,还要慈爱,让他不由自主地便能与之亲近起来。
“远风呀,这阵子真是难为你了,我家九儿比较任性,虽然每个女子在孕中多少都会有些脾气暴躁任性,但是,现在连我这个当娘的,都看不下去。我刚才已经在灶房里训过九儿,我知道刘家的生意,肯定不能少了你,那小厮一回一回地来催,不敢当着我们的面说,但是我们都是明眼人,也知道你是个大忙人,在这里也不能再耗下去,是九儿这孩子不懂事,硬要这个时候拖你的后腿,这阵子真是委屈你这孩子!不过,我已经劝服了九儿,赶明儿你俩就和和乐乐地一块儿回去,家里的生意耽误了这么久,肯定有大把的事等着你回去拿主意呢。”
刘远风这下彻底吃了颗定心丸,他就知道,只要自己这岳母娘一出马,就没有办不成功的事儿。
“娘,谢谢您!这次真是得好好谢谢您!”他很感动,要不岳母娘出面,恐怕真的要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刘家。
“都是一家人,有啥谢不谢的!回去以后,有空要是想这里想我这老婆子,你俩就抽空再回来住上两天。”
虽然很不舍,但是通情达理的安大娘,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不过,这阵子她也没有闲着,自从知道了自家闺女有喜的消息之后,她就闲不住,已经开始慢慢在准备缝制一些奶娃穿的小衫和棉裤,所以到了晚上,她就把自家闺女叫到了自己的屋内,拿出已经缝制好的一部分,细细摊了开来。
安九儿满是欣喜,望着面前那几套小版的‘童装’,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温暖。
“娘,谢谢您!没想到您现在连这些都在准备?这本来该是我这个当娘的,亲手为自己的孩子一针一线缝制才是。”她的女红,并不怎么样,关于这一点,不得不说,娘的手艺真是好,针脚细密。
安大娘心里也满是宽慰,“反正离生还有好几个月呢,所以我还能再赶制一些出来,奶娃娃的棉裤要得特别多,要勤着换洗,娘会多做几件的。”说完,又将这些已经做好的棉裤和棉衣,一一包好。
“娘,您不用这么赶,也不用把自己搞得这么辛苦!在这一点上面,女儿觉得您应该多看看爹,像爹这样想开一点,农闲就给自己也找点乐子,好好歇息,不用这般拼命的!”她很心疼这个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妇人,看这样子,恐怕要操劳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为止,有操不完的心。
“说起你那个啥事也不管的爹呀!”安大娘又有一肚子的火,“他呀成天就知道无所事事,家里大事小事,半点心也不操,我劝他也劝不住,这个家里的担子呀,全都落在了你哥一人身上。”
关于他爹,安九儿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与这个爹,她根本就不亲近。
“哎,看娘都和你说了些什么,娘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这几十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你爹呀,年轻的时候,虽然还管管家里的大事,可是每逢他拿定主意的事,我是半点嘴也插不上,就是偶尔不赞同他的意思,但是反对也是无效,他依然我行我素,如今老了倒好,落了个清闲,啥事也不管!不过,咱这安家也没有以前那般专制!哎,时候不早了,你快回去歇着吧,把这包袱带上,娘老了,记性也不太好,怕明天早上把这事给忘了,所以晚上就提前给你装好!”
提着鼓鼓的一个大包袱,安九儿心情沉重。
在这个思想落后又愚昧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本来就低,只得依附男子生活。
“娘,您以后要是在家里住得不开心了,可以去我那儿小住几日。”话说到这里,安九儿自己都有些心虚,一句‘我那儿’,这可不是在思想开化的现代,不是男子和女子结婚之后,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小家,她现在是刘家的人,住的是刘家的大宅,但是这刘家的大宅,可不是她一个媳妇能说了算的,上头还有两个婆婆呢。
“嗯,你的这份心意呀,娘收了,娘都懂的,你呀在大户人家里面,给他们当儿媳,也不容易,都不容易!快回去吧,不然风儿这孩子该等得焦急了!”安大娘一下子就红了眼,出卖了自己对女儿的不舍。
安九儿双腿就像被什么拖住一般,生生地抬不起来。
“娘,要不今天晚上,我陪着您睡吧,小的时候,我不是也都跟着您睡的吗?”这是她呆在安家的最后一个晚上,明日一早,就有刘家的马车过来接他们回去,所以,今天晚上她突然想好好地陪陪自己这个娘。
“你这孩子,真是任性,你这样,风儿那知道吗?”安大娘明明眸中是欢喜的,却还是依然担心这会影响到他们小夫妻之间的感情。
“大不了我去和他说一声!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我这都勉强答应他要和他一起回去了,他还想怎么样,连现在这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我吗?”安九儿说完,也真的出门去找自己相公刘远风。
而刘远风虽然很不舍得要和自己的媳妇分开睡,但是,考虑到明天就要离开安家,如果现在不满足她这个请求的话,恐怕明天自己就无法带她顺利地上刘家来接他们的马车。另外,这母女情深,他自然也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岳母娘伤心难过冷清寂寥,何况岳母娘还暗中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成功说服自己的媳妇愿意跟自己回去,所以怎么权衡,他都觉得自己应该把自己的媳妇让出去一晚。
第二日上午,果然刘家的马车,已经到了安家专程来接刘远风夫妻回府。
虽然马车还是那辆低调内里才显奢华舒适的马车,但还是在这小小的村子里掀起了不小的动静。
所以,沈家沈家明这边,在刘府的马车刚刚驶出村口时,就收到了下人的汇报。
“主子,安家那边有动静了!刘家的马车接走了那两个人!”
对此,沈家明并不意外,因为据他推算,他们早该返程回去,毕竟这次回来安家小住的时日并不短,所以这一点也不奇怪。
只是,现在对方一走,这本来就是穷乡僻壤之地,越发显得冷清寂寥,而他继续呆在这乡下,继续呆在这空荡荡的沈家大宅里,好像也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主子,那他们都走了,咱们是不是也该撤了?”手下试探地问道。
沈家明随意地挥了挥手,“你先退下去吧,再多呆两日,我们也回。”
他是很想恨不得现在就走,只是考虑到,陆莺莺才来这里不久,他这么急着回去,肯定又会惹得她不高兴,何况也实在是太引人耳目和注意,想了想,终究决定还是留下来多呆两日,趁着这两日的时间,他可以再好好地谋划接下来的事。
……
安九儿所坐的马车回到刘府的时候,婆婆秦氏还有庄氏已经早等在了府门外,看样子已经等了有会儿。
刘家的诸多变故之后,原来的大房和二房,现在的关系,也是从未有过的和睦和友善。
连秦氏自己也没有想到过,有一天,她可以和庄氏并肩站在刘府的府门口,一起等着自己的儿媳。
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尤其是在痛失家中的顶梁柱刘家老爷之后,庄氏心性也大变,许多世事都已经看透,如今每日除了吃斋念佛,就是操心些儿女们的事。
刘远风率先跳下马车,接着又伸手将马车上的媳妇,小心地抱了下来。
秦氏庄氏两位婆婆殷切的目光,都落在安九儿微微已经有些显怀的肚子上,还记得走的时候,这肚子还没有显出来呢,根本看不出来一点痕迹,但是现在回来,却已经孕味十足,不光肚子已经有些显怀,甚至这腰身也粗了些,作为过来人的两位婆婆,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足和欣慰。
看来这趟娘家之行,休养得还是不错的。
如今的安九儿,已经被养得有些白胖,不再像离开的时候,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天天是吃了就吐,身形也消瘦。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些进府吧!外头风大!”秦氏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儿媳一步步走近,因为身子已经略有些笨拙的原因,已有些不方便行礼。
刘远风亲自扶着自家媳妇,慢悠悠的,小心翼翼地进了府门。
最后一个跳下马车的,就是安九儿身边的贴身侍女,这会儿,这个侍女正在招呼着府中的两个家丁,从马车上面把一些带回来的东西搬下来呢。
秦氏远远瞅了一眼,只看见大包小包的,似乎还不少。一时好奇,便凑上前去向侍女打探道,“这些带回来的都是什么东西?”
侍女抽空回过头来,恭敬地答道,“回老夫人,这车上装的,都是从乡下带回来的,是安大娘交待要装上车的,有他们自家地里挖的红薯,还有大娘自己做的马蹄糕,另外还有一个大包袱,里面装的是大娘自己亲手缝制的一些小孩子的棉衣棉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