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购物心愿单这一隐藏特权无意中被激发,李妍年对顾明远的合作提议便有了兴趣。镇上的米价她一直在关注着,据她所了解,顾杜两家现在把持着粮价,米价已经从之前的二十文一斗,涨到了一百三十文一斗不止。这按照一文钱等同于人民币两元钱的价值来换算的话,清水镇上的人买一斤米,几乎要花三十块钱!而且还限购!简直跟抢钱没差了。
李妍年有意让顾家这次好好出一次血,反正顾明远自己都说了,他们李家背后有逸王爷撑腰——虽然李妍年到现在连逸王爷长什么样是圆是扁都还不清楚,当然,逸王爷的后脑勺她还是隐约瞥见过一眼的,就算她坐地起价,顾明远为着完成朝廷分派下来的督粮令,打落牙齿也得和血吞。
单论成本的话,一石米她进价不过两百六十五块,一万石也就是前面的数字后面再加四个零而已。如果用顾明远给的黄金来算的话,一两黄金往上浮一点算一万块,抹去零头也能买三十七石左右。要买满十万石,则需要黄金两千七百两之巨,这还只是成本,没算上李妍年打算坑顾家的那一份。
乖乖,官家的钱果然不是什么好赚的钱。顾家平时打着皇商的幌子,便宜应该也没少赚,但朝廷就这么一回督粮令,也不知道后头能给还顾家多少,就刮下不少油水。
不过自己刚刚跟顾明远说了没办法帮他筹粮,这么一转眼又巴巴地找上门去跟人改口说自己突然又有门路了,显得奇怪不说,还不利于自己到时候跟顾明远谈条件。反正这事不急,顾明远自己都说了,能等到八月呢,就让他们顾家先急得燎眉毛去,等夏粮都收了,十万的数额还筹不到,顾明远来找自己再说也来得及。
另外,顾明远的到来也提醒了她,存粮一事,刻不容缓了。干旱,加上兵乱,李家村的安宁日子,恐怕也是不多了。
怕黑豆看出自己眼底的愁色来,李妍年低着头,招呼了黑豆一句:“哥,铺子里有周叔他们帮忙收拾,咱们今天还是早些回去吧,就是不晓得私塾那儿咱们这会儿过去能见着毛豆一面不。要是能见着,我想给他再送些吃的过去。”
黑豆无奈地摇摇头:“除了晌午吃饭的时候夫子能许他们休息半个时辰,这一天家人无事都不得随意探望。刚刚也是我忘了,早知道就该让你替了张婶去送饭。”
李妍年只好作罢,笑道:“没事,今天瞧不成那就不去了,毛豆过几天也该沐休回家了吧,在家等他也是一样。”
黑豆晓得她没嘴上说的那样舍得,要说想念弟弟,他也不比李妍年少想上一分,只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有个书读不容易,先生说的话更是犹如天命,轻易不可违。黑豆倒不是一心盼着弟弟毛豆能念书替自己挣个前程出来,他只是单纯地觉着,读书人就是有些不一样,没念过书,那便不是什么上等人。
他自己已经过了上私塾的年纪,在这个上头是没什么指望了,如今毛豆是家里唯一还能有个盼头的,所以即使明知李妍年想念弟弟,也不愿轻易松口带人过去,坏了先生的规矩。
兄妹两个从铺子后头出来,顾家的人,还有赵芳,都已经走得干干净净。赵旭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抓住李妍年问了一句:“赵芳来这里干什么?”
李妍年也正觉着奇怪呢,耸耸肩:“谁知道呢,大概大小姐极少有机会见着真正的市井是什么样的,好奇吧。”
赵旭倒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她,摇了摇头:“涂氏的女儿,不会做这么无聊无意义的事情,她的一举一动,都奔着利益。”
李妍年心想不至于吧,也就个半大姑娘,不至于这么事事功利,杜慕梅好像跟赵芳差不多年纪,看着可不就是个中二熊孩子的样子,做事没头没脑只顾着自己高兴?
赵旭见她显然没把自己的话听进耳朵里,还要再说什么,黑豆这时朝两人走过来,他只好歇了劲头。
三人回到李家村已经是傍晚了,李妍年不想见李家老屋的人,再说家里男丁也在,自然还是黑豆代表他们家过去送东西来得更妥当,便把两个猪头托付给黑豆,自己拎着李大娘家的那份去敲了隔壁屋的门。
“哎呀是红豆啊,从外婆家回来啦?诶哟这还给我带了这么大个猪头来,也真是有心了。”
李大娘一开门看见李妍年和她手里提着的东西,连忙把人让进屋里,倒是也习惯了李家兄妹的做派,不跟她客气,直接收下了。
“这您可就猜错了,我这是刚从铺子上来呢。”
李大娘不由好奇:“怎么了这是,铺子里不是有你哥他们忙活着么?怎么把你拖到这时候?生意太忙了?要我说你们东家也真是,现在镇上大米价格都涨成什么样了,你们铺子里早就可以跟着涨价了,这么做生意,不亏死么?”
李妍年摇头笑道:“要不东家怎么是东家,咱们只能给人家打打下手干干活呢?东家的想法,咱也猜不着,反正他愿意这么卖,咱们做伙计的还能说什么。”
李大娘应声附和着:“那是!不过也亏了你们东家,不然这年成,人都要活不下去了。”
李大娘把他们家今天抢收了夏粮的事儿跟李妍年说了,连虎子和豹子两兄弟都从镇上赶回来帮忙干活。一家人汗没少流,可打下来的稻子,竟连租子的一半都交不上。
“我跟你李叔说了,等地翻整好了,就立刻种上荠菜,好歹能换些救命粮。不过村里人像咱们家这样胆大的不多,你那些种子,竟没一户人家敢要的。”
李妍年早就料到了这个局面,倒是不怎么担心,只要后来的人看见了李大娘他们家种荠菜得的好处,你不让他种他得跟你拼命。
被张家忽然闹分家这么一搅和,她估计之前交代二舅舅跟张家人说的旱稻也没戏了。李妍年眼珠子滴溜溜那么一转,就又盯上了李大娘家。
“婶子,我跟您商量个事儿。”
李大娘忙着烧水烫猪头,嘴上还跟李妍年唠叨着让他们兄妹两个连着赵旭一块儿过来吃饭,就没怎么在意,很随意回道:“什么事儿你说呗,客气啥!”
李妍年放慢了语速,清楚说道:“是这么一回事,婶子。我想问你要两亩地种点东西。地呢,不能白要你们的,不管到时候地里种得好还是坏,都按照好年成的出粮数结大米给你,要是种得好,地里出的刨去租子还有剩的,咱们两家一人一半。”
李大娘开始根本没上心,听到后头才明显来了精神。
“你的意思是说,我跟你叔出两亩地,地管我们种,产出有多的咱们两家平分,少的照给定租,是这个意思不?”
李妍年点点头:“嗯呐,婶子,就是这个意思,您看成不?”
明明是天大的好事,李大娘却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那怎么成!你们家不是吃了大亏了嘛!这样的事情咱们家可不能干!”
李妍年笑道:“婶子,您看我什么时候干过白白吃亏的事情?我就跟您交底吧,这批种子是东家给的,让底下的人帮忙种种,不论种得好坏都有赏钱。所以您保管放心,这事亏不着我。”
李大娘算是有点明白了:“新种子吧?你们东家心里没数,所以让你们帮着种种?难怪他手里粮那么便宜了,原来一直在折腾这些新种子啊!行,既然是你们东家的事情,这个就包在我身上了,你那种子是稻子还是麦子啊?这样的天,可不好种啊!”
李大娘这样爽快答应下来,李妍年准备好的一箩筐劝说的话一句没用上,生生倒憋了一口气,顿了一会儿才说道:“是旱稻。种子也不知道东家是从哪儿弄来的,据说出粮高的很,而且不用另外育苗插秧,直接跟种别的庄稼一样,往地里播种就行了。这稻子耐旱,还好养活,没什么病虫害。”
庄稼人一听见这些,简直跟打了鸡血似的,李大娘眼睛都亮了。
“真有这么好伺候?”
李妍年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了,还是留了点余地:“东家是这么说的,是骡子是马,咱种个两亩地试试便知道了呗。”
李大娘虽说还没问过家里那口子的意思,也满口答应下来:“行,那你哪天有空就把种给要过来,回头我留个两亩地试试。”
李妍年的话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李大娘是切切实实从她这儿得过不少好处的。这旱稻就算没种好,他们也不过是损失了点力气,李家兄妹每次一有好处就先想着他们,这会儿有能帮得上的,李大娘自然愿意跟着帮一把。而且说实话,他们家的地要真全种上荠菜,就她跟李大叔两个,这么多地同时伺候着,还真有些忙不过来。换作个两亩地也挺好的,主要是她自己对李妍年所提到的旱稻种子也很好奇,试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是种得好,自己还能留些种下来,以后还能继续种呢。
李大娘手上不停地刮着猪头上的硬毛,嘴角浮起一个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