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杨晓宁躲过家里几个小的注意,留下一张纸条了就偷偷出门去了,然后在村口外面的十字路口与杨姑父会面。
在此之前,杨姑父还去了一趟县衙,告诉永和县令,让他体恤一下自己的手下,放他们这些好不容易历险归来的老人十天半月的长假,以示安慰。
当然,杨姑父这样做,可不会告诉他们,其实自己这是给监守自盗的衙役们下套。
永和县令虽然不知杨姑父在打什么注意,但是杨姑父吩咐的事情,他却十分积极地在配合,因为他知道,能想出这种怪异的法子的人,绝对不会是眼前的这个态度端正的巡抚大人。
所以,在背后出谋划策的人是谁,就很明显了,加上白真道人一向对杨家姐弟格外上心,这个时候,身为对方属下的他,永和县令是绝对不会偷偷掉链子的。
也正因为县令大人的卖力表演,那几名心里有鬼的衙役,很快就上套了。
从衙门离开之后,他们就偷偷在外面会面,然后相约后时间连夜赶去十里亭,准备把金佛先藏好了,等风声一过,他们就离职,然后带上自己的亲人过臆想中的逍遥日子。
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就在他们踏出县衙那一刻,各自的身后都跟了一个甩不掉的尾巴。
这些可都不是普通人,单看他们的身手就能看出来,毕竟能做到跟踪一个人连丝毫痕迹都没有留下的,除了白真道人身边的人,就连身为四品巡抚的杨姑父身边的侍卫,也做不到!
没错,这些人其实就是之前杨姑父从白真道人手上借来暂时使用的麒麟卫的暗卫营的人。
麒麟卫一共分设三营,暗卫营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两营分别是护卫营和特殊营。
三营其实都是属于白真道人自己的一支私人护卫军,这也是杨姑父当初找白真道人帮忙时,敢应下要这些人的原因,毕竟这次的金佛失踪,也关系到白真道人,现在杨姑父要用白真道人的手下办事,真要计算起来,其实还是给他们的主子在办事!
不过,麒麟卫相对于永和县令手上的衙役,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不会跟永和县令那些人一样手脚不干净,而且,麒麟卫的士兵大多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即便途中发生意外,大家的安全也有保障,所以,在决定前往十里亭时,杨姑父就特意把麒麟卫的人都调了过来。
“禀报大人,暗卫传来消息,逃回来的几名衙役现在都找好了借口,相约在城门关上前出城……”
“好,看来他们比我还耐不住性子,那么我们现在就出发吧,先到目的地搜查一下金佛的下落,然后埋好陷阱等他们跳!”杨姑父点点头说。
其实,这话不仅是要说给前来禀报的侍卫听,也是在告诉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杨晓宁在内。
“诺。”那侍卫应了一声,就躬身退了出去。
当然,他不只是退回去坚守自己的阵营,也是在将杨姑父的命令传递给他隶属的暗卫营所有人知晓。
至于在场的另外两营就不用说了,既然杨姑父都当众说出口的话,他们岂会不知,要真是那样,也太对不起麒麟卫这三个字,毕竟怎么说这麒麟卫也是白真道人的人,而白真道人又是皇族,他的身份尊贵得很,能跟在他身边当私人护卫的,都是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的人才,而不是废物!
杨晓宁跟着杨姑父连夜赶往十里亭,已经是邻近傍晚时分了,这还是他们直接以马代步的效果,若是按照正常的步子赶路,至少要走一天半的时间。
不过,趁着那些衙役他们没来,杨晓宁和杨姑父他们正好四处找找,看看金佛被藏在何处。
因为他们这一行人,一开始打的就是找草药的名头出来,所以,这个时候杨姑父再吩咐麒麟卫这些人散开搜寻,也无不妥,即便到时候与那几个衙役遇上了,也不怕打草惊蛇。
不过,就在他们接近十里亭附近,负责收取消息的士兵很快发现,旁边有人烧火的痕迹,很可能是那几名失踪的衙役所为。
“既然这样,你去安排一下,让特殊营的人小心扩大范围搜索,一旦发现目标,即刻将人拿下。”杨姑父听完麒麟卫的头领前来汇报收集到的信息,立即下发了一条命令。
杨晓宁站在他身边,静静听着,却没有着急发言。
直到那名前来禀报的头领离开后,她才开口,对杨姑父道:“姑父,我觉得他们有可能就藏在附近的山洞里,据说十里亭北坡山上有一处隐秘的岩洞,他们如果要在此地落脚看守金佛的话,就必然会选择那里,加上我刚刚留意了一下那边的灰烬,也是之前留下的,并没有昨天燃烧的痕迹。”
“北坡那边?这个消息可靠吗?”杨姑父听后,点点头问。
杨晓宁回答:“应该不会出错,因为早些年我听爹爹也提起过,这十里亭附近有一个岩洞,不过,除了山中的猎户,或是有心寻找过的人,其他人都不知情。”
“那太好了了,我让他们现在悄悄过去,一旦发现有人,即刻拿下。”杨姑父说罢,立即动身忙去了。
杨晓宁见状,也不去打扰他干正事,就独自在四周查看了起来。
很快,杨姑父就召集了二十多个士兵,准备悄悄摸到北坡那边去,当然,他也在其后跟着,顺便把杨晓宁带在身边,而剩下的人,则负责在四周继续寻找金佛,同时准备埋伏后面赶来的那几名衙役。
结果到了北坡,果然不出所料,那几名上报了失踪名单的衙役,包括刘三军在内,全部都在岩洞里面,此时正不满地抱怨四周的环境如何简陋以及近日来的种种不顺,竟没有丝毫发现杨姑父等人。
“上,全部活捉。”杨姑父下了个命令道。
麒麟卫的士兵闻言,当即就冲了上去,然后三两下就把几人都给制服了,只是在盘问的时候出了一点意外。
杨姑父和杨晓宁都没有想到,这几个看着就觉得特别怂的衙役,在关键的时刻竟然都是些硬骨头,而且,无论他们用上什么手段逼供,都毫无反应,一副打死我,我也不说的样子,实在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