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边境。
巨大的官府门外。
一条人排成的队伍贯穿了整个城池。门口,是一个个等着发粮赈灾的平民们。
吱呀。
大门被缓缓推开。众人赶紧抓好自己手中的碗,走上前去。
大红的铁门打开。
“你们一个个都回去吧,今天不发粮。”一个下人出来放话说道。
“为什么啊?”一个胡须发白的老头子说道,“为什么不发粮啊!?我家里一口人还等着呢”
“不发就是不发,你这个老头子啰嗦什么?”
众人一片哗然。
下人看不下去了,道“实话跟你们说吧,北方的旱情我们家老爷子已经让人占卜过了,是因为你们缴纳的贡粮不够,贡粮不够,就只能是我们家老爷子替你们上交,这次皇城发粮过来,你们就当是还债吧。”
“我们交的贡粮可都是别的市的几倍啊,还不够?”一个壮汉不平的嚷嚷道,“不知道是真被皇城收了,还是被那条狗吃了!”
“对,就是!”
众人顿时一片涌动,下人脸色变了变,赶紧退回门内将门关住了,“你们别冲动,否则一分粮也没有!”
众人顿时停住了躁动,从有人通知他们说会有灾粮的时候,其实说实在的,他们并没有报多大希望,这个县管,是出了名的抠,好几次京城播下来的东西都被他们坑了,当捕快的也一个个都是吃白饭的,光拿工资不干活,也是让人气氛,可一个个又都偏偏是县官的亲戚,跟县官的关系也……
于是就有人准备去京城里面上报,推荐来推荐去。选了一个读过几天书的人,就当大家以为这苦日子能到头的时候,派出去的人居然说县官在宫城里面口碑好的不行,根本没办法弄他,气的东村口的一个老寡妇当场撒手人寰。
而且,这是明国边境,如果太大的投入的话,等将来开战,难免会波及到,这就好比自己养的猪被野兽吃了,实在是不划算,所以即使他们要宫城里面的人明查,宫城里面的人也没那个心思吧?
众人皆叹了叹气,一个个回去了。
……
“哎?哪里来的香味?”
一个年轻人喊到,顿时身边的人开始不由得骚动起来。
“好像,好像还是肉香!”一个小孩子仔细闻了闻,说道,不禁兴奋起来。
这下,一个穿一个的,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向有香味的地方跑去。
“等等,那,那里好像是朝历国吧?”一个文弱的书生说道。
“朝历国?朝历国怎么了?最起码能给咱们吃的,你看咱们的那个县官,他能干点什么能让咱们顺心的事?你是书生,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你总不会不知道的吧?嗯?”
书生想了想,看了眼县官府后,又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然后头也不回的向有香味的地方跑去。
香味的源头。
“来来来,都别挤,排好队,我们朝历国不会亏待你们任何一个人的,毕竟这个地方也不太算明国的管辖范围,来来来,只要你们不说出去就行,毕竟,明国那些宦官还是有些……”
一个向人群中发放粮食的人说道。
一群人只管答应着,然后是疯狂的往嘴里塞东西,往袋子面装着东西。
一旁的树林闪过一个黑影。
发东西的人笑了几声,不由的赞叹司马陵的高明。这样笼络敌军的人心,真的厉害啊。
“城里面还有很多人吧?你们守城的是谁啊?我去和他商量商量到时候城门开了,我给你们送东西进去。”
一推人大眼瞪小眼,赶紧回去给守城的人说,守城人拗不过百姓们。只好与朝历国的人商量开城门。
“你想想看,我们又不是那种只会挑起战争的人是不是?换言之,我们这附近就有四十万大军,动动手指头就能拿下这座城池,可是我们不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希望你心里自己明白,也能替百姓们想想。”
守城的人沉默了一会,把城门打开了。
六皇子府上。
“什么!?居然把城门打开,让司马陵他们的人进来?”蓝逸风气不打一处来,“灾粮不都已经发下去了吗?怎么还会出这样的事?那些灾粮怎么算都能稳稳的让北方人吃四五个月了,居然还是让司马陵他们得逞了?”
看样子,只能是内部的人干的了!
“给我准备军队!我要亲自去看看!”
……
“完了完了,明国那边派人过来了,听说咱们给朝历国的人开了城门,然后就派人过来了。咱们可怎么办啊!”一个老头苦笑的说。
守城的人脸色一青。
“怕什么?嗯?咱们这一城的人还怕?大不了……”
“啊?这不太好吧?毕竟……”老头子想想,忧愁地说道。
“不太好?他们把你饿死就是好的了?”
老头子沉默了一会,果断拿起了自己家的菜刀。
蓝逸风的人刚到,就看见一群人早已经守在了城池门口。
一个个的,没有穿戴任何铠甲,只是手拿最起码得武器的他们,此时却士气很足。
蓝逸风心里咯噔一下,这下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