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的担心不无道理,可他杨坚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之人,他在乎的从始至终只有闻书玉一个人而已。
但是杨坚心中担心张良,毕竟张良很是对杨坚胃口,两人也很是投缘,杨坚就怕拔列阿罗趁着自己离开,到时候攻打文泰朝边界,特意嘱咐张良:“张将军,如果我离去,跋列国来犯,那么张将军切不可恋战,真要是实在不敌,且战且退,不可冒进,保全实力再做打算,这只是我个人推测,我离去回京,怕你这边出事,但是我却不得不回去,张将军切记保重!”
杨坚一番肺腑让张良心中更是感慨,不住点头答应。
随即,杨坚一翻身上马,挥手一招,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文泰朝皇城而去,杨坚心中急不可耐,一颗心早就飞到了皇城,担心闻书玉在狱中受苦。也担心有奸人暗害闻书玉,快马加鞭飞驰而去。
为了尽早赶到皇城,杨坚先带着一队先锋军,赶去皇城,命其余大军快速行军不得延误,十日内必须赶到,而他则最多四日按这个速度就能到达皇城,身侧有一队先锋军,杨坚心中也比较安心,杨坚想着等他到达皇城,最多五六日大军就会赶到,怎么也要拖延才行,必须要抱住闻书玉,还要兼顾虞定文和许晋杉二人,杨坚身上担子很重。
此时在皇城中,自从楚熙王查出许晋杉是前朝余党的身份后,又借此事由弹劾闻书玉,闻书玉一直在大狱之中,虽然无人审问,但是也没有什么过多的照顾。
闻书玉在狱中想着这些事情,知道是他们的合谋,可是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除了杨坚,闻书玉指望不上任何人,在这大狱之中,阴暗潮湿,闻书玉很不适应,不过却非常安静,鲜少有狱卒在这里走动,这也让闻书玉能安静的想一想,捋一捋最近发生的事情。
想起杨坚,闻书玉知道,杨坚一定会赶回来,她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就是如此确定,很是安心。
突然,闻书玉又想到了边界,她心中担心拔列阿罗既然和莺太妃莺素勾搭在一起,那么会不会趁杨坚赶回来皇城之时,趁机攻打边界?
一想到这里,闻书玉心中大惊,这怕是调虎离山之计!
怎么办?这该怎么办?闻书玉坐立不安,左右为难!
既希望杨坚赶回,能想办法救出她,又担心趁着杨坚回来,拔列阿罗派兵来犯我文泰朝边界!
可是现在无论如何,闻书玉身在狱中,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在这期间安平公拖着抱恙之体,上朝请愿,替皇太后闻书玉以证清白,可是楚熙王楼以昊一口咬定皇太后闻书玉暂时只是嫌疑,并没有受审,还没有定罪,只是收押入狱,所以不需要请愿什么的,只要等着什么时候皇上定下来,三堂会审就好。
楚熙王楼以昊这样说,让安平公闻丰累无言以对,楚熙王这手段玩的厉害,就是不审理,那么就一直没有定罪,那你还请愿干什么?皇太后只是被收押而已。
安平公无奈只能回去府中,回去后立刻就请了郎中,身体更是较之前严重,手中兵权暂时交给嫡子掌握,但是毕竟安平公嫡子尚且经验不足,安平公怕莺太妃和楚熙王再对嫡子下手,特意让嫡子只负责守卫皇城,不可参与其他政事,这也是变相的保护他们安平公府。
几日之后,平凌侯杨坚从边塞快马加鞭的赶回了皇城。
早朝上,杨坚如同安平公一样,质问皇太后闻书玉入狱一事,支持皇太后闻书玉一众的大臣,都向杨坚使眼色,因为安平公前几日也是问了同样的问题。
楚熙王楼以昊一脸笑意,把之前对安平公说的话,又统统对着平凌侯杨坚说了一次。
杨坚皱眉,看着楚熙王楼以昊的嘴脸,杨坚暗暗攥紧拳头,可是对于他说的话,即使是杨坚也是无法反驳的,没审当然暂时只是关押,没有定罪,那还能再说什么?
“既然现在没有审讯,那么身为皇太后,是不是也应该受到着好点的待遇不能与其他要犯一同关押,否则也会让我文泰朝颜面无光!毕竟现在皇太后可是没有罪责的!”杨坚心想,现在既然不能让闻书玉出狱,那么起码也要让她在狱中舒适一些,本来闻书玉身体就比一般人孱弱,更是受不了牢狱之中的阴冷潮湿,杨坚越想心中越是心疼,整个心都揪在一起。
“平凌侯此言差矣,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我们文泰朝对皇太后多加照顾,那么以后就会遭人诟病,到时候人人效仿,岂不是乱了我文泰朝的朝纲,百姓们如果知道了,怕是也会民心不古,对皇上心存芥蒂,别看这事情不大,可是影响却是深远,不可妄行啊!请皇上三思!”
楚熙王楼以昊三寸不烂之舌把这么个事情,说的似乎民间就会怨声载道,杨坚简直气的火冒三丈,可是皇上却支持楚熙王楼以昊的意见,这就让杨坚更是无奈了。
“楚熙王言之有理,朕也不想让百姓说朕徇私枉法,乱了朝政,暂且这样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相信如果皇太后和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很快就会出狱,审讯官员也会还皇太后一个清白!”皇上本来就是和莺太妃还有楚熙王是一伙的,当然会向着楚熙王,本来楼怀济就逼宫皇太后,怎么可能再让闻书玉安然无恙的出来。
退朝后,杨坚忧心忡忡的走了出来,他只能暂时守在皇城之中,否则他怎么能放心闻书玉呢。而闻书玉的事情没有办妥,他还要去想对策,还有虞定文和许晋杉等着他去营救,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就在平凌侯杨坚刚到达文泰朝皇城的时候,不出杨坚和闻书玉所料,果然拔列阿罗按耐不住这样的大好时机,伺机而动,亲自率领跋列国大军来犯,。
而此时文泰朝边界在张良将军的带领下,手下只有两三万人,想要抵挡跋列国的十万大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在跋列国水军进攻的时候,张良将军就谴人八百里加急书信送往了皇上楼怀济那里。
信件紧急,大致内容就是向皇上楼怀济要兵,要人马驰援,又把现在他们边界的状况说了一下,只有两三万多的人马,自上次的跋列国来袭,损失的两万人马一直没有补齐,现在又是面对跋列国十万大军,张良询问进退。
此时张良想起杨坚临走时对他说的话,不由的更加暗暗佩服平凌侯杨坚的聪慧!也不敢应战,当然,就他手中这点兵力,想要硬碰硬也是根本做不到的,自然是退兵,可是他们一退,这边界可就是让给了跋列国了。
很快跋列国水军大举进犯,张良率兵根本抵挡不住,水军对文泰朝来说,本来就是弱势,由拔列阿罗率领的水军更是骁勇善战,势如破竹,根本抵挡不住。
张良将军带领大军且暂且退,很快就退出了江河流域,可是这也不是办法,只能被迫退出边界,战况消息八百里加急,一封接着一封送去了文泰朝皇城。
很快,拔列阿罗里应外合趁平凌侯杨坚离开边塞之机,不久之后就攻陷了文泰朝边塞。
张良带领不多的兵力,顺着江河流域下游,往中原境内逃窜,打算伺机找个地方先是潜伏,等待从文泰朝传回来的消息,再做定夺。
就这样文泰朝边界攻陷,再没有保护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了!而此时的文泰朝也陷入了内犹外患的境地。
两日后,文泰朝皇城中收到了一封接着一封的八百里急报,急报的内容都是文泰朝边界被攻陷的事情,还有张良率领剩余部分大军,隐藏潜伏起来,等待皇上的下一步圣旨。
如果杨坚当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张良将军的话,他一定不会且战且退,恐怕还会全力抵御,不惜一切代价,战到剩最后一兵一卒!
权衡利弊之下,张良这才做出了现在的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此时也只能以退为进,保住边界将士的主力,等到皇上派遣援军助阵,到时候再行反击,就可以一举夺回败走的城池!
皇城之中,接二连三的收到了战败的消息,皇上楼怀济并不知道莺太妃和楚熙王之间和拔列阿罗的里应外合之计,等到收到了兵败的消息,皇上楼怀济傻了眼。
他之前只知道莺太妃怂恿他逼宫皇太后闻书玉的事情,说是为了他可以独立承继皇位,掌控文泰朝大权,皇上楼怀济这才同意的,还说楚熙王楼以昊也会支持楼怀济的决定,他身后有众多皇党派大臣,可是楼怀济哪里知道,莺太妃心中可不光是这么想的,她要借着拔列阿罗的势力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楼怀济并不知道内情,现在有些无计可施,心中惊慌,毕竟皇上楼怀济年龄不大,遇事还是不够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