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大师跪地拜送小师叔离去,他低声说道:“阿弥陀佛!小师叔给我争取了半年的时间安排后事,为了这,他冒着生命危险不惜损耗自己真力,这是我少林之幸,天下武林之幸,今后有小师叔撑腰我就放心了,望大家协助我选出下一任主持,让少林寺平稳过渡。”
“我们这是得到了先师的荫庇了。”智慧大师“阿弥陀佛”一声说。
赵红生与前来增援的各路仁人志士逐一打了招呼,并应智慧大师邀请在少林后院呆了几天,这几天主要是与智慧大师共研“少林大悲掌”,此乃少林不传之秘,少林近百年来没有一人能够习成此门功夫,所以,智慧大师破例以共研为名,将大悲掌传给了赵红生。
令智慧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小师叔竟然只用三天的时间完全学会了此掌,智慧老和尚见状激动地嚎嚎大哭起来。他哭着说:“百年来,我寺无人能习成此门功夫,小师叔乃神人也,天助我少林!”
笔者在此介绍一下,赵红生的爷爷是南宗义王赵义龙,这个赵义龙和“地君”吴剑二人都是正宗的少林俗家弟子,乃少林中兴之方丈福裕大师的师弟。尤其是吴剑及共师兄弟三人的一身武功,乃福裕和尚代师传艺而成。
福裕大师当初也没想到,自己代师传艺,竟然造就了四位顶尖武术大家:“地君”吴剑、“医尊”汤七一、“一怪”钱林、“义王”赵义龙。
书归正传,赵红生离开少林的第五天,丐帮九袋长老“义丐”姚子舟率丐帮弟子抬着身患重疾的觉远大师进了少林,少林众僧排队跪接。
智光走上前跪拜道:“师叔您老人家受苦了,”说完低声痛哭,见师叔受到伤害如此之重,急忙吩咐:“快将师叔送至药膳院治疗。”
随后,向姚子舟躬身施礼道:“有劳姚长老了!”
姚子舟还礼道:“份内之事,何劳之有?你我两家上上代前辈们都是同门师兄弟,本来就是一家人。郎魔给我小师叔回话说:看在当年地君的情份上放人,从此后两不相欠。”
“阿弥陀佛,”智光说:“这已经是给足了面子了。”
说到这里,读者朋友不禁要问,赵红生夫妻二人怎么这么巧就赶到了少林?
俗话说:无巧不成求。从江南回到金陵后,忙完临清寺传艺之事后,赵红生在家休息几天,就携爱妻刘萱宜往西赶去,他们计划恒山看望两位出家的母亲,当他们到达登封城时,忽然见到丐帮弟子在四处散布“少林八月初二有难”的消息。
赵红生赶紧寻问丐帮弟子:“怎么回事?”
丐帮弟子把大概情况说明了一遍,“八月初二?”刘萱宜心中咯噔一下说:“遭啦,波儿,今天就是八月初二。”
赵红生立即掏出令牌对丐帮弟子说:“传令下去:周边丐帮五袋及以上弟子火速增援少林,你俩快去传令;你上我的马,为我们指路。”
“师叔祖,天竺喇嘛扬言必须是少林弟子才能参加这次比武。”
刘萱宜“啊”字一声愣住了,赵红生说:“上马,快走!”两个人在丐帮弟子的带路下,扬鞭催马弛援少林寺。
少侠华刚因想念父母,就赶回和州看望父母。老父亲见儿子大半年不见变结实了,十分高兴。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在家呆了七天,华刚就向父母告别,因为他要替师父清理门户,这个任务不完成,他华刚就没法过安稳的百姓生活。
父亲尽管心中不舍,但没有阻拦儿了,只是说:“你绕道会一趟鸡笼山,看望你大伯一下。”
华刚父亲兄弟三人,大伯华伯元在三清殿出家为僧。前往鸡笼山三清殿的路,华刚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通常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顺着山涧绕道,然后翻三个山头;另一条路是横渡半月湖,上岸后翻两个山头,这条路很近,但是要有船才行。
急着赶路的华刚突然想到还有一条近路,那就是顺着鸡笼山的山顶走,跳过“一线天”缺口就到了三清殿。可是这个“一线天”缺口在万丈悬崖之上,异常险要,罕见有人能从这里跳过去。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华刚今天偏要从“一线天”缺口过去。
鸡笼山上的“一线天”缺口,十分险峻,它在半月湖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有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顶端向西倾斜百丈,高千仞,名曰“金佛岩”,与“金佛岩”相对峙的是鸡冠崖;“金佛岩”和鸡冠崖之间形成了一个只有四尺宽的缺口,缺口东面是绵绵百里的鸡笼山,缺口的西边鸡冠崖上就是名满天下的三清殿。
如果在缺口的谷底抬头仰望上面的缺口,天空只是一条线,故称:一线天。
据传说:从一线天顶上缺口跳过去的人,能活到一百九十九岁,当年“三毛老祖”中的老大金佛和尚就是背着义母(观音老母化身)从一线天顶上缺口跳了过去,后来成仙得道了。
今天,华刚为了节省时间,决定从“一线天”缺口上跳过去。他一边走一边给自己鼓劲道:只不过是四尺宽,俺作刚到已经一跃十多丈远了,还怕四尺的小沟沟?
按道理说四尺宽的缺口,一般人都能蹦过去,只不过,这个缺口下面是千仞悬崖峭壁,地势险要无比,不要说跌下去就是粉身碎骨,就是你在缺口上端往下看一眼,也可能就吓破了胆。
而且缺口两边的岩石都是陡峭斜坡,奇滑无比,根本没有立足起跳的落脚之地。
所以,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胆量从这儿跳过去的,就连当年在三清殿出家的一代武林大师南北“二邪”,几十年间无数次往返如方山和三清殿之间,也从来没有动过从“一线天”跳过去的念头,可想而之,这一线天缺口之险要。
今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华刚真的胆大包天地从一线天缺口纵身一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