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生进入一个集市,找一个客栈,买了一碗稀饭和几根油条填充一下肚子。
他已经五天四夜水米没进肚子,所以这餐少吃一点。
然后,他告诉掌柜的说:“店家,我因赶路赶了几天没有休息,所以你们不要打扰我,就让我睡上二天二夜。
店掌柜心说,这都是懒人的说法,但他还是躬身道:“好的,好的。但是,到了第三天了,怎么办?”
“哈哈,”赵红生笑着说:“到了第三天我还没有起床,就请您敲门喊我一下。”
他钻进被子里就呼呼大睡了起来,他自从学会了玉皇大帝赐的《玉皇心经》后,可以在睡觉的过程中调息内功。这一睡真的睡到了第三天,被咚咚几下敲门声惊醒。
睡了三天好觉,起床后已近中午,赵红生洗漱完后便下楼美美地吃了一餐,吃饱喝足就进城牵着乌骓马,飞身上马扬鞭回家,两个时辰就到了横山(今含山县)的大湖山下。
很久以前,太湖山下有一个波滔汹涌的太湖,随着长江不断南移,太湖山下的太湖也逐渐消失,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小沟、小湖了。
这山下有一个牛头湖和一条沥水河,这湖与河之间的村庄全靠一只木船摆渡供百姓们来往。
赵红生牵着马边走边观赏沿途风景,一路来到一个渡口,往日站在岸上就能看见渡船,可是今天等了一会仍不见渡船的踪影,他举目向对岸看去,却见那条木船孤独独地在岸摇晃。
赵红生叹口气说:“看来今天的路程要被耽误了。”
“你们看,湖中好像漂着一个人?”一位中年人突然指着湖面喊。
等船的人都朝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有人说:“那人还在动,好像受伤了。”
赵红生顺首一看,那个人身上好像身上插着几根箭似的,他连忙闪身扑向湖心,在岸上等船的人一阵阵惊呼声中,赵红生闪电般地完成了一个来回,他抱着落水者上了岸,轻轻地放下落水者,大家见状一阵惊叫:“这不是姚民吗?他怎么被人射了三四箭?”
赵红生问:“你们认识他?”
“这位大侠,这就是老摆渡的胡连成女婿,现在换成他摆渡了,这小伙子人挺好的,也是位侠义之人。”
赵红生检查了一下姚民的伤势后,封住他箭伤周围穴道,将四根竹箭取出,又帮他上了创伤药。由于没有包伤口的绷带,他只好撕了自己的衬衣用酒壶内的酒泡了一下,将伤口全部了包扎好。
一直在旁边观看的人们见状纷纷赞叹这小伙子真是的心好。姚民在赵红生内力渡气之下慢慢地苏醒过来,他双眼一睁就哭喊道:“娘子!”又昏迷过去了。
这时,有一个老者说:“我想起来了,昨天县衙的贾师爷带着一张嫁女契约到胡连成家的。”
“怎么回事?”
“是这样,姚民的婆娘长的很漂亮,让县太爷葛老爷家独子儿子看了一眼,这个葛少爷就患了单相思病,据说已经卧床不吃不喝六七天了。这个葛县令知道原委后就说:谁能帮我娶到胡家的秀儿,我就奖黄金三十两。”
“大家也知道这个贾其生是个坏种东西,他知道胡连成贪杯好酒,就在自己家的饭店把胡连成灌的不省人事,将写好的契约强行按上了胡老汉的手印。这就是昨天下午发生的事,姚民的伤可能与这事有关。”
一会儿,姚民又苏醒过来了,赵红生赶紧劝他说:“姚民,天大的事都有可以解决的办法,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人去解决。所以,你不能再悲伤,要首先确保自己活的好好的,然后才可以想办解决问题。”
姚民点头称是,等他的心情平稳下来后,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长年在这摆渡的是姚民的老丈人胡连成。这个胡连成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三十年前他的一杆鱼叉,百发百中,那杆三股钢叉,能在十丈远范围射中水中鱼和鳖。因在老家无城犯事,逃到横山落户。
胡连成平日里就喜欢喝几杯,而且还贪杯,所以他几乎每天都是酒味浓浓地上船干活,后来老伴每天都对他的酒量进行严格控制,所以他少有喝醉过。
但是,这一天胡连成趁老太婆去娘家侄子那儿串门去了,就多喝了几杯,他摇摇晃晃地到了渡口,往船头上一坐就呼呼地睡了起来。这时来了一位青年大汉,跳上船要过渡。
老胡被他搅了瞌睡,半醒不醒地撑着小船驶向湖中,他撑着船竿,伸了一个十分快意的懒腰,就扑通坐在船头又打起呼噜来了。
青年大汉因为急着过湖,见状连忙喊道:“老人家、老人家。”
这时的老胡只顾自己睡大觉了,根本就不理采青年人,这小伙子见状只得又连叫几声,老胡听了就不痛快了,他十分生气地嚷道:“你这孩子,扰了我的好梦了。”
“大爷,我有急事。”
“急事?要急,你就自己撑。”说完,他就将撑竿扔向湖面的前方,撑竿呼的一下就飞出十余丈外。
青年人见状生气地说道:“你这又奈我何?”
青年人轻轻一跳到船尾,挥动双掌拍向湖面,湖水溅起层层浪花,小船像离弦之箭唰的一下飞驰而去,眨眼就到了对岸。
这个胡连成是以酒三分醉,他原来想看这小伙了的笑话,不料小伙于竟然几掌就将船驶到了对岸。如此能耐,让老头子顿时张口结舌,忙起身向小伙子赔了不是。
他冲着小伙子客气道:“大侠如此能耐,周围十里八里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夫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
小伙子也忙施礼道:“老人家多礼,在下乃庆安姚民,因打死了恶霸祝平儿子,一路逃难到此。刚才雕虫小技冒犯了,还望老人家海涵。”
胡连成听姚民的叙说,勾起了埋在心中三十年的侠心,他见这小子虽然长的黑一点,但相貌堂堂,又有一身功夫,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