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外面仍然大雨不停,而庵内的粮食已经告罄。这四面都是水,逃难到庵内的村民无法逃出去,接下来即使不,被洪水淹死,也会因没有粮食饿死在庵内,师太此时心情十分焦急,庵内住持毫无办法,唯有焚香祷告。
正在这时,一个村民惊喜地喊道:“快来看啊,稻子!稻子!”村民们精神为之一振,纷纷跑出庙门,顺着那个村民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庙前有一块水稻田突兀水面,虽然洪水不断上涨,可田里的水稻却奇怪地随水不断上长,洪水涨多高,水稻就长多高,就是淹没不掉水稻。
村民们不禁欣喜若狂,庵内住持也不住地合掌:“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数天后,洪水退去,村民们赶紧收割了这块稻田里的稻子,正是这块稻田里的稻子让村民们度过了饥荒,也救了全村人的性命。
村民们为纪念这座庵寺,就将此庵称作“水稻庵”,每年香火供奉不断。到了唐末宗宋初时期,诸侯割据,战火纷飞,盗贼四起,水稻庵和庵下村民们也不断遭到盗匪的侵扰,庵内住持为此感到十分头痛。
这天,子夜三更时分,忽听山下一片嘶鸣之声,随后听到一遍惨叫声,因故暂时落脚庵院旁的客房的一个姓王的姑娘昭走出石屋往下面观看,只见一伙匪徒闯入水稻庵中,正在抢劫和杀人。
这姑娘连忙飞身落入水稻庵院中,此时庵内住持释放师太早已伤痕累累。
王姑娘从容地走到庵堂大门口,面对匪徒双手合掌道:“阿弥陀佛,此乃佛门净地,诸位还是莫惊扰的为好!”
匪首见是一个满面桃花的富家少女,便笑道:“好个美若天仙的女孩,休得啰嗦,你若有心就随我上山当压寨夫人,我不仅不伤害这个寺院,还出钱重修庙宇。”
王姑娘把眼一瞪道:“大胆土匪,你敢戏弄本公主!”
土匪一听心中想:我的妈呀,怎么冒出一个公主来了?他连忙改口道:“你既然是公主,肯定有钱,付钱消灾也行。”
听到匪首这么说,王姑娘便从袖袋中掏出一些银两,土匪头子一看,把嘴巴一咧:“你是把我们当作叫化子来打发吧?”
王姑娘叹口气,抬头望了望大殿内的屋梁,用手一指大殿的横梁说:“请看,那应该就是个大宝贝。”
土匪一听有大宝贝,立即纷纷跑进去观看,这一看不要紧,差一点没把这帮人气疯了,原来大梁上有一只硕大的老鼠正在爬行。那土匪头子顿时恼羞成怒,正在他准备发作之时,只见王姑娘口中念念有词道:“我是王家公主,金口御言,说你是一个大宝贝,你看如何是好?”
这时,包括庵内众尼在内的所有人都抬头看着已经乖乖的一动不动地只趴在横梁上的老鼠,正在慢慢地变成了一块金光闪烁的宝贝,大家一阵惊呼,王姑娘的玉嘴对着梁上碗上轻轻一吹,只听得扑通的一声,那金光闪烁的宝贝落到地上,那大梁上的灰尘被带了下来,竟然将土匪头头的帽子打落在地,匪徒们吓得目瞪口呆,土匪头头正准备捡起帽子,那帽子又重新戴回到大匪头头的头上。匪徒们见状:乖乖,不得了了!吓得土匪们抱头鼠窜。
匪徒们走后,庵内住持释放师太知道这位王姑娘一定是位得道高人,便十分感激地谢谢姑娘。后来人们才知道,此女子乃南唐公主,是一个文才高八斗,武略贯九州的一代才女,后来嫁于大辽太子耶律隆绪,被封为娘娘。当地人为纪念这位公主便将“水稻庵”改为“娘娘庵”,这座山改称为姑娘山。
这天夜里,从徐州往金陵城赶的赵红生在途中突然听到传密声音:“波儿,速到如方山滴仙洞。”
他从声音中就听出这是自己的梦中仙师声音,便问:“有何大事?”
“天机不可泄露,老夫只是传话的。”
赵红生心中一动,何方神仙还能指挥我的梦中仙师?他立即掉转马头从江心洲过乌江直奔和州府如方山。
当他来到如方山幽谷内的“滴仙洞”,突然听到有人喊:“玉弟,”
赵红生心中一惊,抬头一看,只见洞内端坐着一位文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只见他白袍白靴,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王冠,他不解地问道:“你是谁?”
“哦,”中年人微笑道:“我忘了,你现在是一个凡人,还不知道前世。”
赵红生心中一动好奇地问:“我的前世是什么?”
“这个得先从你父亲的前世讲,”中年人十分和蔼地说:“你也坐下,我慢慢对你说。”
原来,赵红生的父亲赵仕坤的前世乃玉皇大帝驾前镇殿王青龙,因犯了调戏王母娘娘身边侍女罪被贬下凡九百年。而赵红生的前世正是青龙与那个侍女的私生子,被观音大师带到了人间。
中年人对目瞪口呆的赵红生说:“早年天庭仙班有四个结义兄弟,老大叫太上老君,老二叫南极龙尊,老三就是玉帝,老四叫智慧老人。南极龙尊就是你爷爷,与我曾祖爷是亲兄弟,所以你乃我的玉弟。”
赵红生这时候才忽然大悟道:“怪不得我自幼就遇到莫名其妙的人和事。”
“哈哈,那人就是你的四爷爷智慧老人,他老人家也是你父亲的师傅。”
“说到现在你是谁?”
“我是九龙王家的五太子,你的堂兄敖平。”
赵红生对此还是半信半疑,但是他天性温和,出于礼节便朝五太子躬身道:“五哥,有何事?”
五太子敖平说:“咱们龙氏家族有一个败家子,他的名字叫苍龙,一千年前,他在金家庄的姑娘山兴风作浪,吃了不少婴儿,淹死了近百位普通百姓,冲毁了千百亩良田和稻谷。当年玉帝下旨派青龙捉拿苍龙,青龙在龙山与苍龙大战了三天三夜,最终用‘太白剑’逼得苍龙投降了。事过千年,他又来兴风作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