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城原来并不叫怀吴城而是叫旬城。之所以后来改名也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吴法。
此人虽然命叫吴法可并非无法无天的人,相反此人还特别的秉公执法。
他是当时旬城的知府,因为为人和善又秉公执法,不贪图百姓一针一线,更甚至还嫉恶如仇。
他上任的十年里,旬城差不多可以达到夜不闭户的程度,可见此人治理有方。
据说太上皇有一年微服私访就来到了旬城,可不巧的是极端的分子竟然通过了某种渠道知道了太上皇来到了旬城,更甚至还在旬城密谋绑架了太上皇,当时的旬城被禁卫军围的水泄不通,就在绑匪同意条件要放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不知道是那个士兵的箭飞偏了,竟然没有击中绑匪,这让绑匪恼羞成怒,要杀了太上皇,就在这为难的时刻,吴法挺身而出,为太上皇挡下这一剑,太上皇这才得救,而吴法却因为这一剑只中心脏,毙命当场。
太上皇为了感谢吴法的救命之恩,特封吴法为忠义侯,侯位世袭,而旬城也改名为怀吴城,意寓为—怀念这个舍生忘死的忠义之人吴法。
李千良每每想到这个可敬可泣的忠义侯,就忍不住依他为楷模,为皇上保忠心,这也是李千良父亲时时刻刻教导他的。
京城和怀吴城相隔不是很远,三天的时间,李千良就抵达了怀吴城的大门。
怀吴城作为一个大城,很是繁华,李千良走进怀吴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找了一家客栈入住。
来到怀吴城的人基本上会去一个地方----怀吴庙。
那里有着吴法的塑像,每每到怀吴城的人都会去那里为吴法上一炷香,表示敬意。
李千良初来怀吴城,自然也要去那里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上一炷香,献上他最忠诚的敬意。
找店小二打听了一下,李千良便知道怀吴庙如何走。
出了客栈,李千良走在繁华的大街上,看着人来人往的人,街边摆摊的小商小贩,不远处茶楼传来说书的声音,这俨如就是一副繁花似锦的景象。
怀吴城虽然是第一次来,可李千良心里面却不觉得陌生,相反,有一种让他莫名熟悉的感觉在里面。
李千良明白,这是他对怀吴城的向往,以前总是听别人说起关于怀吴城的事情,他变会心生向往。
这样的向往并非是单纯的仰慕,相反是一种心境上的渴望,似乎渴望见一见这个传说中的英雄一样。
久而久之,他便对怀吴城多了一份奇妙的感情,因为这个奇妙的感情,他才会对怀吴城有一样的熟悉。
怀吴庙其实并不远,就在整个怀吴城最繁华最中心的地方,所以,李千良在欣赏街景的时候,便不知不觉的抵达了怀吴庙。
怀吴庙不愧是怀吴城最着名的地方,这里人流川流不息,更多的善男信女等会携带着果篮来这个地方祈福许愿。
李千良随着众人走进了怀吴庙,也终于见到了他心目之中的英雄。
盯着吴法的雕像,李千良真的很难将这个瘦小单薄的老人联想到那一件件的壮举之中。
久久的盯着雕像,李千良只觉得一股子的敬意不断的从他的心中涌现。
李千良盯着雕像不发一言,可脑海之中却不断的翻滚着一些久远的画面,那每一幅画面之中都有一个看上去并不高大也不结实的小老头,在用一人之力做着逆天的壮举,也正式因为这样,李千良才觉得他竟然会如此的高大。
“前辈,晚辈李千良特来看你了。”
吴法堪称官场楷模,也正式因为这样,李千良才会称他为前辈,而他自己则用晚辈自居,其实,想一下也是对的,毕竟,李千良确确实实是吴法的晚辈,不论资质还是阅历以及年龄,都是晚辈,所以,他这一声晚辈不为过。
在怀吴庙之中,李千良竟然突发奇想,要在此处逗留一个晚上,所以,他找到了此庙宇的负责人。
说是庙宇其实并没有和尚,所以,这里的庙宇基本上就是建立在对吴法感激的情况下建立的,所以,这里的负责人则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
通过和这个老人攀谈,李千良也得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原来,起初的怀吴庙并没有现在的这般完善,相对于现在而言,过去的怀吴庙很小也很破旧,可后来朝廷封赏了吴法一家人之后,吴家就拿出了一部分钱,将这个庙宇买了下来,然后重新的布置完善,这才有了现如今李千良才看到了的怀吴庙。
同时说来也巧了,在过几天就是吴法的冥寿,吴家上下都会到怀吴庙来吃斋诵经,住上一段时间,所以,这庙宇之中倒是还真的空闲着几间客房。
原本这客房是用来为那些学子准备的,现如今学子们大多都已经赶往京城参加考试,所以,客房自然空了下来。
李千良在下人的带领之下,来逗啊了一间客房。
客房虽然不大却很整齐,倒是让人心目中分外的宁静舒心。
因闲暇无事,李千良便走出了客房,打算趁着有时间在庙宇之中四下的走一走,看一看。
现如今也已经住在了这个,他自然是想更多的时间去看一看。
在四周闲逛的时候,李千良倒是听到了不少关于忠义候府的事情。
虽说当年的太上皇封吴法为忠义候,并且子孙世袭,可忠义候府是没有兵权的,更加不可以拥有私兵,所以,忠义候在超重所有的爵位里面是最没有权势的一种,完全可以说是吃着皇粮的花架子。
这样的爵位在百姓的眼里就是天,可在那些对权利渴望的人眼里简直就是一块鸡肋。
所以,在朝中,大多人表面上不会有什么表示,可内心之中还是瞧不起忠义候这个侯爷爵位的。
可是,李千良却发现,这在官场上不受人待见的爵位,可在老百姓的心目之中确实无可取代的,从百姓之间的只言片语之中完全就可以听得出,百姓对忠义候的拥护和爱戴。
从百姓的谈论之中,李千良了解到;吴法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当年,女儿远嫁,只有两个儿子和他在怀吴城,也就是当时的荀城。
吴法的两个人都是饱读诗书,通情达理的人,更是要励志做一个隔阂父亲一样的好官、清官,更甚至他们也确实依自己的父亲为目标。
大儿子吴文,二儿子吴清分别都考中了举人,原本要近景赶考却不曾想父亲遇难。
说起父亲的遇难,他们也着实的感觉不可思议。
当年太上皇心血来潮的要微服私访,结果来到了荀城,可与此同时吴法的两个儿子却已经踏上了赶考的路程。
当他们得知自己父亲因为救太上皇而丧命的时候,也恰巧他们才刚刚的抵达京城。
眼看就要马上考试,吴法的两个儿子可谓是备受煎熬。
一方面,他们要尽快的赶回荀城为父亲出殡。
一方面,举子们的考试,这可是关乎着自己命运和仕途的关键所在。
于是,在前程和孝心之中,任何人都会犹豫和为难。
可是,吴文和吴清却没有想太多,在得知自己父亲死讯的那一刻,他们同时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这一次的国考,而尽快的赶回家为父亲出殡。
并且,两个人也再一次的同时做出了一个决定---为父守孝三年。
而当三年的守孝期一满,原本大家都以为他们会再一次进京赶考的时候,兄弟两个人却同时再一次做出了让大家未知不解的决定。
----他们没有进京赶考,考取仕途,而是继续的留在了荀城。
此时此刻的荀城早已经被太上皇给改名,而吴家也有原来的普通老百姓一下子变成了忠义候,吴文和吴清的身份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当然了,他们不进京赶考,但凭着世袭侯爷的身份也可以无忧无虑的过一辈子,更甚至连子孙的未来都不需要担心,当然,要是他们还是想进京赶考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他们就算本质上在没有权利,可好歹也是个侯爷,说不定还真的有人会巴结他们,也更加说不定凭着他们过人的学识也能考中状元也是有可能的。
可是,他们兄弟二人经过了一番商量之后,决定不再进京赶考,反而拿出了一部分亲开办了一个学堂。
专门免费的教那些渴望学习却有品贫穷的孩子们,教他们读书写字。
而且,他们不但自己不会进京赶考,就连他们的子女在考中举人之后也不会进京赶考,依旧会留在怀吴城。
吴文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不久之前已经嫁人,儿子在考中举人之中,就下海从商。
吴清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天生力气就大,有从小渴望军营生活,所以,两年前,就参军了,现如今在边疆要塞做了一名前锋。
二儿子体弱多病,性格温和,所以,一直都在学堂做先生,给孩子们上课。
三儿子对画很有兴趣,而在怀吴城,他的画也是最有名的,所以,在怀吴城开了一家画坊,偶尔也会去学堂教孩子们画画。
而吴文和吴清两兄弟自从父亲死后,一直都没有分家,依旧住在老宅子里面,两家过的就跟一家人一样,和乐融融,团结友爱。
他们就像是普通人一样的安逸生活,从来都不会因为自己地位高贵,身份尊贵而欺压百姓,相反,还有的时候会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百姓,尽可能的去帮助周围身边更多的人。
也正是因为吴家的行事作风很正派,所以,怀吴城的百姓很是爱戴他们,不要说是百姓发自内心的爱戴和高兴,就连李千良听到这些都觉得吴家真的很会教育自己的后代。
他生长在京城有在京城任职,见惯了那些权贵的公子少爷欺压百姓的丑陋行为。
而那些个官员因为忌惮他们背后的势力而权当没有看到,这不但说明朝堂之中出了问题更是寒了百姓的心。
可现如今看到了吴法的后代能做出这般让人爱戴的事情,李千良心里很是高兴却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同时权贵的后代,怎么行事会这般的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