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旧是那三人一堆,顾杨和王老师聊天。
王老师:“实践课基本快结束了,你的理论知识看的怎么样了?”顾杨:“差不多了,你呢?”王老师:“还行,我从小这些靠记忆力的东西都还过得去。”
说起小时候,顾杨忍不住问:“王老师你家是哪的啊?”王老师在附小属于神秘的存在。
与她同年进附小,工作两年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私事。
比如,家在哪里,还有哪些家庭成员。
王老师看起来性格很好,好像跟谁都能相处得来,但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所以,很少有人冒失的问她的私事。
有些老师有时好奇心太大,玩笑着问,王老师也能不透一丝口风的挡回来还不得罪人。
顾杨问话前考虑过:会不会引起王老师的反感。
但她不是好奇心重才问的,而觉得她把王老师当朋友,想了解她一点。
王老师笑着道:“老家不是本市,我一个人在这边。”
顾杨点头。
见她没了后文,王老师却奇怪了:“怎么不问家庭成员哪些?一个人在外生活辛不辛苦?有男友没?”顾杨道:“你想说时就会说。”
王老师听出了言下之意:你不想说,我问了你也不说。
王老师笑了,眼睛弯的像峨眉月:“像你这么可爱的人现在真的越来越少了。”
顾杨笑:“你也很可爱。”
相处这段时间,顾杨对王老师的认知,比一起工作的两年还深。
王老师不像其他老师说的难相处,她反倒很好,没那么多闲话,性格直率,气场强大,活得洒脱自由自主,所以,即便突然得知她结婚,也是很理解的表示:法律没有规定结婚要昭告天下。
虽看似不通人情,却很好相处。
看事情也透彻,顾杨后来想到王老师前天提醒她遇到李丽丽绕道走,该是看出了症结。
还有上官伯秦的提点……顾杨原本担心王旭觉得别扭会转去别的组,但一周下来,他毫无动静,她才算松口气。
李丽丽也忽然性情大变,上车实践时不再像以往抢占第一、默默的将前两个位置让给顾杨和王老师。
为此,顾杨还偷偷给王老师讨论过,王老师给出答案:“王旭说她再做过分的事,他就不来了。”
顾杨疑惑:“你怎么知道?”
“两人谈判时我不小心听到。”
原来是标准答案。
顾杨觉得王旭是个好孩子,李丽丽也不过太骄纵,所以,后来在酒桌上李丽丽给她委婉道歉,她立刻就说没关系——她不是那么坏孩子。
事情已经解决,顾杨想让上官伯秦周末好好在家休息,至少不用起那么早,周五傍晚他接她回家的时候,顾杨就说明天她打车来驾校,让上官伯秦不用早起了。
上官伯秦笑道:“你不是说早睡早起对身体好?”顾杨噎住片刻:她那是给自己找的借口呐。
但很快想到对策:“一周起早五天就够了,适当地休息也对身体好!”上官伯秦被“说服”,道:“你下午回来我接你。”
顾杨愉快答应:“好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