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杨被自己妈妈催婚逼得暗暗计划“离家出走”的时候,接到了大学时期很要好室友的电话。
已经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没有什么客套话,简单扼要的告诉顾杨自己要结婚啦,红包快快送来。
顾杨为自己好朋友高兴之余,认为这是一个自己出去冷静冷静,而后把耐心重新充满,回来继续战斗的好契机,就对妈妈说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隔一个城市,所以要在外面住一晚。
听到自己闺女的好朋友又一个结婚了,顾妈妈少不得又一顿念叨,顾杨默默地听着,咬牙硬一硬耳朵坚持住了。
外面的空气就是好呐,自由自在的顾杨忍不住的感叹道。
因为只隔了一个市,距离不远,所以早早出发的顾杨乘汽车到临市的时候,时间还很早。
而作为新娘子的好朋友,婚期临近,已经把该忙的忙完,此时只等着做新娘子,所以顾杨一到,就毫不客气的给人打电话来“接驾”。
两个无所事事的女孩子在市中心一边逛街,一边聊天。
因为有一段时间没联系了,所以还是有很多话说的。
中心内容主要围绕好朋友已经在昨天黄道吉日登记结婚的丈夫。
好朋友讲了两人是怎样通过相亲认识,又是怎样开始交往,那个男孩子对她多好多好,她被他的诚心打动,终于决定嫁给他。
顾杨听得很仔细,也很感动——每一份真挚的感情都让人忍不住感动。
想到与好友同岁的自己。
她其实也想要一个家庭,那些有时候想着不嫁人的想法她也只是心虚的想一想,有哪个女孩子不想要一个携手白头的人呢?大学时期晚上卧谈会的时候,因为宿舍的有些同学是有男友的,所以有时候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以后,说到了将来。
那时候,顾杨对自己将来的恋人、家庭,已经有了模糊的期望——像爸爸妈妈那样就很好,不必太相爱,能相互体贴,相守一辈子就很好。
毕业后工作了,见到有家庭的同事各种幸福与烦恼,有了进一步的理想婚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就很好;两人各自工作、生活,在家里凡事有一个商议的人,孤单时有一个陪在身边的人就很好;不必太相爱,那样幸福时够甜蜜,伤心难过时也太过伤筋动骨,只要能够友好相处就很好。
只是参加工作两年了,连带上大学四年,顾杨觉得不是自己太丑就是性格太木讷,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更不要说男友,更更不要说结婚对象。
中午的时候,好友的新婚丈夫来接两人去已经订好的餐厅吃饭,顾杨见到了那个愿意让好友托付一生的男孩子。
白白净净的模样,话不多,但看得出来是个老实能干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他,顾杨不自觉的想到了上官伯秦。
而实际上,上官伯秦的条件比男孩子要好些,但不知怎么就被她联系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