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进附小前在一个补习班上班。
补习班学生不少,每班三十个,周一至周五课后作业辅导,周末全日补习,王老师带两班英语,工作说重不重说轻松也不算。
从事教育行业的大多是女性,而女人在一起谈论的焦点除了衣着打扮就是家庭。
王老师初上班,与同事不熟,见面只简单打招呼。
时间稍长,同事可能觉得虽然新来的英语老师话不多,但看起来也是好相处的人——数学老师调课轻易的便答应了。
年纪稍长的同事有时跟王老师聊天,说着说着难免问到个人问题:“王老师结婚了吗?”
“没有。”
“有对象吗?”
“没有。”
晚上王老师给家里通电话,她妈现在最心急的就是她的婚姻,每次打电话都会问,王老师已经很习以为常:“遇到合适的就赶快嫁了,差不多就行,我们条件也没多好,只要人家不嫌弃……”王老师咳嗽一声,笑道:“妈,今天A市天气有点凉,我好像有点感冒。”
王妈妈急忙道:“吃药了吗?”
“吃了。”
“那你赶紧休息,多盖双被子,发发汗就好了。”
“好的,妈你也好好休息。”
王老师没多盖被子,但早上醒来却满头大汗,在床上发会儿呆,她想起来昨晚她做梦了,梦见好大的雪,有小孩子手掌大么大,但竟然会出这么多汗。
过没多久,同事又找来,说她有一外甥,问王老师愿不愿意见见。
王老师想了想,同意了。
因为周末有课,便定在周五上午见面,地点是同事家。
王老师比约定的时间早到十分钟,同事赶紧给她外甥打电话,说是快到了,等了半小时,再打电话,说路上堵车,再没几站就到了。
同事不好意思道:“这孩子做什么事就这么不急不忙,现在这么稳当的孩子少找了。”
王老师笑着点头。
等了快一个小时,主角终于登场。
同事想给他们说话空间,便找了个借口去了隔壁房间。
两个陌生年轻人相对当然尴尬,王老师第一次处于这样的场景,主动道:“你好,我做下自我介绍吧。”
然后男孩子按照王老师的“格式”也作了自我介绍,没话了。
王老师道:“没什么说的了,那走吧,还留电话吗?”男孩子说:“留吧。”
于是互相留了电话号码。
第二天到学校同事问王老师感觉怎么样,还趁机给外甥加分:“王老师,你别看我外甥只初中毕业,现在是看能力的社会,学历没那么重要。”
王老师点头。
第三天晚上,同事的外甥发来信息:你觉得我怎么样?前两天有点忙,就没有联系你。
王老师回:你很好,不过我的感觉是做朋友比较好。
当然是客气话,对方不傻,没再联系。
同事也没说什么,不过再没有跟王老师介绍过朋友。
王老师无意间在办公室听别的老师说起过,那位同事说她条件太高,找朋友太挑。
跟家里通电话时,王妈妈发愁道:“你的工作女同事很多,接触最多的也是已经有家庭的家长,什么时候才能结婚啊?”王老师道:“总会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