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地方,都不是能够随随便便升职的。吏部掌管天下官员升迁考核,而这整个大宋王朝,说实在的不就是靠着这些官员在管理么,所以吏部向来是六部的重中之重,也一直都是官家牢牢掌握在手里的一个部门。
太子与嘉王互相斗法,无非也就是在六部之中的人事关系上头相互斗法,但是不管是谁,哪怕是行事向来无所顾忌的嘉王,都不敢往吏部安插什么人手。无非就是因为吏部所有的人事变动,都是官家亲自下令,只要稍微动一动手指头,哪怕只是稍微有点动作,立刻就会被官家知道。
吏部尚书还有个别称,叫做“天官”,这样的称呼也足以证明吏部在朝中的地位,文武百官无不对吏部的人赔上几分小心。
许家大郎出仕很早,但是在吏部始终就是个小小的员外郎,在这个五品小官位上熬了好几年,一直都没有升上去。这倒不是他工作不努力,表现不突出,实在是吏部不是个完全看能力的地方。若是在其他部,少说也做到了侍郎;但是吏部是官家给自己人的自留地,这里工作的官员能力不需要特别强,但是一定要是官家嫡系中的嫡系,最可靠不过的人选才行。
如今的吏部尚书顾荣成,已经七十岁高龄了,实际上平时处理公务根本做不了什么,但是因为他是官家的老师,对官家最为爱护忠心,所以官家宁愿让他占着这个位子荣养,都不肯放他归乡。反正事情交给底下人去做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尚书做些什么,上头还有官家呢。
许文华之前也不曾插手大郎的升迁,他已经位高权重,还要插手的话,难保官家不会有什么想法,所以大郎也一直没动过位子。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安慰自己,熬一熬资历,等到年龄上去了,时间足够检验出自己的诚心了,或许官家就会允许提升了吧。
再说二郎,因为生的高大英武,所以被选入殿内直卫的队伍之中,也就是周禛之前所在的队伍里头。这里面就更不得了了,殿内直卫听上去十分风光,而且可以常伴在官家左右,又威武又神气,所以很多世家子弟趋之若鹜。也因为世家子弟实在是太多太多,几乎每个人都有雄厚的背景,所以想要升上一步更加难如登天。
之前周禛之所以能成为殿内直卫之首,一方面他是公主之子也是官家十分喜爱的外甥,另一方面他自身也十分出类拔萃,才能最终坐到这个位置。但是二郎比起周禛来,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官家的关注宠爱,都要逊色许多。
这下子,两个儿子都在各自的前途上大大前进一步,而这一步的代价,是他们妹妹的婚姻。
陆氏踉跄了一步,往后跌坐在了座位上她知道一切都完了,完的彻彻底底,如果她再坚决反对这一门亲事,那么两个儿子就算是嘴上不说,心里定然是要介意。就算他们自己也觉得可能这样通过芸儿的婚姻交换来的前程不够光明正大,可是谁会在乎这些?
官职上升,带来的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谁会在乎这个官职是怎么来的?陆氏如果在阻拦下去,两个儿子说不定连自己都要埋怨上了。
她还能怎么办?又能怎么办?
官家给出这样丰厚的条件,怪不得许文华都哑口无言。若不是许文华已经是右相,不可能比这个权力再大了,说不定官家还要给许文华再提一个品级呢。
而且官家的补偿做到了这个地步,他们还要拒绝的话,少不得官家心里也会开始介意此事了。他到底是君王,如此为臣子着想已经是格外开恩,如果他什么都不给就是要许知芸嫁入皇家,许文华还能怎么办?抗旨不成?
此时已经是阳春三月,处处春暖花开,本该是最好的季节,但是陆氏确如坠冰窟,周身的寒意让她忍不住打寒战。
“阿娘,阿爹,你们别说了,我对这门亲事心甘情愿。”忽然,门外传来一个优雅的女声,随着声音出现的,就是款款而来的许知芸。
她神情从容不迫,没有半点沮丧恼怒,看上去似乎还有些悠闲。就好像她听到的消息不是有关于她的终身,而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似的。
“芸儿……”陆氏看着她,目光有些失神,许文华则是忍不住移开了目光。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觉得有愧于芸儿。
刚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许知芸也是呆坐了片刻,但是她接受这个消息要比所有人都要快。其实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是吗?嘉王,官家最宠爱的儿子,嫁给他有什么不好呢?
更何况,刚刚在门口听到父母亲的谈话,官家开出的条件那么优渥,郡主之位,子女也享受她的封邑,就意味着她甚至可以不用依靠嘉王就能独立生活。
交给她嘉王府的管事权利,也就是说她不必看着王妃的脸色行事;给予她郡主之位还有子女继承的权利,也意味着她不用完全依靠嘉王,这对她来说还有什么不划算的呢?
侧妃又如何?王爷的正妃与侧妃人数都是有一定限制的,正妃当然只有一位,而能记录在案有品级的侧妃也不过两位,再往下就是美人之类的,说到底不过是玩物罢了,何须放在眼上。
至于嘉王的宠爱,许知芸也不放在眼里。她所有的热情,都在周禛那里消磨干净了,一丝一毫都不曾剩下。这样的热情与痴念有一次就够了,再来一次许知芸自己也受不了。如今的她,只有热情燃烧殆尽之后留下的一地灰烬,还有一颗越发冷静的心。
带着这样的心态嫁给嘉王,许知芸觉得自己没什么好怕的,不动情就不会输。她在周禛那里输的一败涂地,这样的惨痛教训已经刻骨铭心,不需要再来一次。
所以,许知芸是真心实意的愿意嫁给嘉王,起码这是一桩双赢的亲事。许知芸看重这门亲事带给自己的巨大利益,嘉王也看中这门亲事带给自己一个牢固的靠山,有利益相关的两个人不说多恩爱,至少相敬如宾还是做得到的。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希求的?
见女儿越是平静如水,陆氏越是心如刀割。做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女儿可以嫁给真心喜爱得人,然后和和美美白头偕老度过这一生呢?尤其是陆氏自己跟许文华感情深厚,自然也希望女儿也能拥有同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