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怀恩见到自己的老部下,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年男人这样令人心碎的哭声,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喃喃自语:“是我对不住你,当时没有告诉你……”
侄子自然是没有跑出去,很快就被大内高手擒拿住了,然后关进了天牢。这件案子因为牵扯到皇家秘辛,所以是交给当时的刑部尚书单独审理的,官家也参与了一部分,都没有交给大理寺还有御史台过问。这其中也是因为只有童怀恩算是官家的心腹,其他人官家信不过,也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
之后很快这个人就被处死了,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进行的,就是为了不让外面人知道。
而当时何冲接触到的这个案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他所接触到的那些所谓的匪徒,也不过是用来掩人耳目的。童怀恩管着这件案子,他自然有办法决定让部下接触到哪一部分的案情,接触的多深。
他也知道何冲是刑狱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根本不敢让他接触的太深,就匆匆结案了。因为官家并不希望这件事被太多人知道,若是传了出去,对于皇家的声誉也有影响,废太子虽然不成气候,但是他的儿子仍然是皇家的血脉,结果这血脉被自己杀掉了,叔叔杀了侄子,要是让那一帮子读书人知道了,吐沫星子都能把官家给淹死。
读书人不能杀也不能打,他们占着正理还提倡舍生取义。到时候会有一批批前赴后继赶着来大骂官家,甚至可能动摇官家执政的法理性,就算能用高压统治,但是人心翻覆,焉知不会造成什么祸患?
至于无辜牵连到了何冲的妻子,别说童怀恩了,官家也没有想到。怎么就那么巧,那一日何夫人也带着女儿回娘家,而且她家的车也是青顶油棚的小车,跟原来安排好的那一辆大差不差,并且侄子选择动手的时候,先选择了何夫人的那一辆。
如果是另外一辆,那么他根本就没有动手的机会了。
何冲在妻子出事之后始终耿耿于怀,怀着一定要查出真相的决心昼夜不眠拼命查案,童怀恩看得暗暗心惊,不得不赶紧结束这一桩案子。毕竟这个案子说起来,内情不可暴露,而何夫人也的确是运气太不好了一些。
但是童怀恩也知道,案情结束的太匆匆,一定会让何冲起疑。只是他想着,随着时间过去,何冲或许会慢慢放下这件事。放下了,人就能朝前看,以前的那些事也就不再重要了。
但是他没想到的就是何冲没有一天放下这件事。当他三番五次登上童怀恩的门,询问他一些事情的疑点,想要知道过去的真相的时候,童怀恩终于屈服了,把一切都告诉了他。
知道真相的何冲沉浸在了巨大的悲伤之中。那一日,其实是阿蘅家中来信,说母亲不舒服,想让阿蘅回去看看。阿蘅本来是不太想回去的,因为阿蘅的弟弟不太争气,偏偏岳母溺爱小舅子,总想让阿蘅补贴小舅子,所以阿蘅就不爱回去。
但是何冲考虑到底是亲娘,阿蘅不回去的话名声恐受影响,就劝她还是回去看看,不管真假,子女尽到了孝心就好。阿蘅无奈之下,就决定回去看看,她特地挑了最朴素最不起眼的青顶油棚小车,没有一点奢华,就是为了告诉娘家人,自己的日子也过得一般,叫他们不要把主意打到自己还有丈夫的身上。
那个时候阿玉黏着母亲黏的很,见母亲要回去,她一定要跟着,不给跟着就哭。无奈之下,阿蘅就带着女儿一块回去。不料从娘家出来之后,就遇上了这样一场祸事。
午夜梦回,倏然惊醒的时候,何冲总是会一遍又一遍不断拷问自己:如果当初不让阿蘅回去,是不是就好了?
只是没有那么多如果。童怀恩看着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何冲,满怀愧疚,最后还是何冲安慰他,他当时不说也是没有办法。官家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自然不会允许他说。而且他如今说出来,也是违背了官家的命令。
“我都是半截身子埋黄土的人了,还有几年好活的?”童怀恩自嘲道,浑浊的眼睛看向何冲,眼神复杂,“倒是你,你的路还长远着哪。”
何冲从平州回来之后,整个人又沉默寡言了许多。四个孩子都没怎么注意,因为阿爹平时办案子比较多,大部分时刻也都在思考案情,有的时候话是比较少。何冲思索了好几天,最终决定不把这件事告诉四个孩子,尤其是阿玉。
那时候何执玉年岁还小,而且在极度的恐慌之中,所以她记不得当时发生的事情了。在何冲看来,这简直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他相信若是妻子冥冥之中有感,也不会愿意让女儿留下什么惨痛的回忆。
她记不清那些细节,所以根本不知道阿娘是为了保护自己才会撞伤了头,这样她的心中才不会有什么负担。女儿聪明敏感,对母亲感情很深,她受不了这样的真相的。
为了不让女儿后半生都在悔恨之中生活,何冲决定将真相埋在心里,永远都不告诉何执玉。
但是在自己跟妻子单独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何冲还是忍不住埋怨自己,如果当初尊重妻子的意思就好了,如果不让妻子做青顶油棚小车就好了,如果……
何冲是一个理智的人,他知道再多的假设与后悔都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但是人再理智,终归还是有感情,他的感情让他始终对这件事难以释怀,在不断的假设之中,拷问着自己的内心。
正因为如此,他就更不能让何执玉知道当年的事情。不然的话,这份自责的内心足以把一个人压垮,妻子的悲剧无法挽回,何冲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再走上不归路。
也幸好妻子还在,还可以听他吐露心声,缓解一下内心的压力与彷徨。何冲将妻子的手贴在了自己的脸上。
“阿蘅,我很想你啊,孩子们也是。你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