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若涵声音温软细腻,老夫人一听便知是她来了,将手中的鸟食递给丫鬟,迈下台阶迎了过去。
“涵儿来了,怎么这样早?”老夫人亲自扶起她,满脸微笑,“用过早膳没有?”
“多谢老夫人挂心,方才在后院已经用过了。”
伊若涵点头微笑,随老夫人进了厢房,发髻上插的步摇随步摆动,婀娜多姿。
“三夫人”
在厢房里收拾杂物的丫鬟们见三夫人来了,整齐站在一旁问安。
伊若涵微微点头,从容而又大方。
丫头婆子们纷纷避让,忙拿着鸡毛掸子出去了,唯留下了两个丫头侍奉茶水。
婆媳二人对面而坐,片刻无言,竟是老夫人先开了口,“昨日听说你们夫妻二人回正阳侯府了?”
“回老夫人,昨日一早便去了,昨夜来的迟,便偷了懒,没能按时请安,还请老夫人责罚。”
伊若涵说着就要起身,却被老夫人一手按下了,“这有什么,涵儿又说笑了,老身像是那般不体恤人情的么?”
“老夫人所言极是,是涵儿多想了。”
见老夫人没有责怪,这才把心又重新装在了腹中,定住了神。
老夫人瞧了一眼桌上的白玉清瓷碗,脸上浮出阵阵慈祥的笑意。
“这梅子汤味道极好,厨房方才送来的,刚凉尽了,你尝尝合不合你的口味?”
语罢,便双手捧起那暗红色的梅子汤,听的冰块碰壁叮当作响,放在红唇边上轻抿了一口,酸甜顿时在口腔中蔓延开来,令人神清气爽。
“酸甜可口,真真是极好的,改日也叫房里的丫头们煮一点,给老夫人送来尝尝。”
听她这一通夸赞,老夫人合不拢嘴,半天感叹道:“涵儿真是有心了。”
正说到兴起,老夫人突然问:“科举考试快要临近了,不知三爷准备如何了?”
“三爷每日都呆在书房中苦读,我相信他这次一定中榜!”
听伊若涵说完这句,不知怎的,老夫人眼中划过一丝失落的神情,偏巧让伊若涵捉了去。
“老夫人怎的不舒服么?脸色为何这样难看?”
老夫人一笑,道:“无妨,不过是你这一句话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科考,说来也是惋惜。”
这一语说来,让伊若涵匪夷所思,摸不着头脑。
“涵儿愚钝,还请老夫人明言。”
“三年前的红榜上,本应有易阳的名字,奈何三爷偏偏弃考,要不然,他就应当是当年的状元了。”
伊若涵被这一句话惊的双眼无神,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为何,三爷为何要弃考?”
老夫人眼睛暗淡无神垂在了地上,一句一叹。
“老身也无从知晓,易阳这孩子,总是摸不透他的心思……”
伊若涵顿时间哑口无言,心想一定要回去问个仔细!
自从知晓了这事,在老夫人房里如坐针毡,便随便找个理由便匆匆辞去了。
回到房中,更是坐立难安,天气又酷热难耐,即便是换了纱衣也是沁出了层层的汗,梅儿兰儿在一旁扇着风,好容易熬到了晌午,趁两人卧床午睡时,伊若涵决心要一问雌雄。
“今日听老夫人说起你三年前也曾参加过科考?”
伊若涵坐在青纱罗帐中,轻言询问。
听她一问,凤易阳便是心头一阵,感到阵阵恶寒,三年前的种种景象又重现在眼前……
百口莫辩的凤易阳,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只得岔开了盘问。
“怎么今日里说起了这个?”凤易阳边说边脱了外衣坐到了床上,“时机不凑巧,偏染上了风寒,未能应试罢了。”
又含糊其辞讲了一大通才把伊若涵给安顿好,等她睡熟了,方在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
过了两日,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灭了暂时的暑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伊若涵数算着日子,还有不多日三爷便要应试,只觉得自己无力相助,也不便多加叨扰,便乘了马车去了山中寺庙,心想为他求得一福,好让各路神仙保佑。
上了山,一路曲径通幽才到了高大森严的寺庙,到处弥漫着烟火的独特香气。
伊若涵俯身在睿智悲悯的佛陀面前双膝下跪,虔诚扣头行礼,上了一炷香,便求得了一条锦鲤。
“多谢法师。”
看到鲤鱼过龙门的意喻,伊若涵开心不已,忙拿出银子洒在功德箱中,再次拜谢法师。
法师双手合十微微谢礼,便又去打禅念经了。
将锦鲤捧在手中,由兰儿掺着,三五人便出了寺庙。
刚要上车,却听到远处吵嚷的声音,伊若涵不禁问道:“怎的这样吵闹?”
回头一望,在不远处瞧见一位身着锦绣的贵公子在刁难几个来上香的良家少女,本是心善的她见到此事更是不能放纵,碎步翩翩就赶了过去。
顾不得兰儿的拖拽,走进了便是一通的教训。
“寺庙重地,公子怎的这般不识礼数?欺负几个姑娘算什么英雄?”
那贵公子见了她,先是满脸横肉,后脸上又露出了奸笑。
“呦,这是哪家的黄花大闺女?口气倒是不小!”
梅儿听他这样无礼,便上前阻止。
“你休得无言,这可是堂堂的三夫人!”
“三夫人?看这花容月貌的,还不如跟了我当正房夫人呢,哈哈。”
那公子哥又是一通无礼,把伊若涵气的满脸涨红,方要张嘴,却听得一声“住口”。
闻声便知是位女子,声音分明是从寺庙里传来的,一行人顿时鸦雀无声,目光如炬,只盯着那女子相看。
步态从容淡定不失风范,身着华丽,首饰尽是海外奇宝,一看便知是贵家千金小姐,却不知她是哪家的,伊若涵正在心中疑惑,那女子已蹁跹的走到了身边,
出口已是不凡,更是气势恢宏,伊若涵不禁纳闷,不知是何女子,竟有如此魄力?
“不知是哪位贵家少爷,闲来无事倒想来寺庙里找乐子了?若是方丈知晓了这事,公子恐怕也是吃不了兜着走,我劝公子还是作罢回府,免得落个欺骂妇孺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