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定疆带兵于大燕军营外骂战,久久不见回应,正着急时,军营门渐渐打开。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向了大门处,见着它一点点开启,真如时光隧道般缓慢。
渐渐的,一个人影出现,似曾熟悉。在徐定疆再定眼望去时,门己大开,门内的人也慢步走了出来。
“是你?”
走出来的正是以前的睿王妃,苏衡的孤女,苏弦。更是徐定疆心中最大的仇人。
“即然你今日到处,我定要取你首级,以慰小女在天之灵。”
杀女之仇不得不报。
他曾与苏衡为好友,在心里也吝惜过这个侄女,遣自己女儿相陪,同她前去大燕,也是为了苏衡而保她安全。却想不到,她却是如此狠毒心肠,与其父母完全不同。她不领好意,竟能亲手杀了徐扶黎,这个他从小最爱的小女儿!他又怎能不为小女儿报仇雪恨!
徐定疆拿起手中大刀,双脚夹马,向前冲去。
“徐叔父,慢着。”
苏弦却不急不忙,慢慢伸出手,叫了他一声“叔父”,却不是“徐将军”。这一下,徐定疆一下就呆在了当场,手下的动作也慢了下来,但只愣了那么一下,手里的大刀就又扬了起来。
“现在认亲又何用,若你心里真有亲情,又怎么会做出那些事情?休要再说,拿命来换。”
“徐叔父,你向后看。”苏弦的手指向自己身后一指。
“爹爹,您错怪姐姐了。”
一个声音从苏弦身后响起,徐定疆立即将动作停下,向后望去,从门内疾步而来,身着盔甲的一名女将不是自己的女儿徐扶黎,又会是谁?
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地揉了揉。再看去,徐扶黎己经来到了他的面前。真的是女儿!不是他在做梦。
徐定疆立即翻身下马,向徐扶黎而去,双手扶着她的肩膀,感受着她的真实存在,“是你?真的是你?”两行热泪滚流而下。
“这是怎么回事?”徐定疆缓过神来,看向苏弦,却见苏弦脸面带笑看着他们。
“徐叔叔,事情是这样的……”苏弦从她父亲被长庆帝冤枉处死,而那真正的叛国之人却依然逍遥,他必是与大燕国内的重要人相通。所有事情也只有如此做,所有人都信以为真,会瞒住那叛徒。
然后又将平郡王几人的计划大致和他说了出来,以及当时的危急情形。当时她确是将他们几人刺杀,但因那剑是平郡王事先找人特制,看似威力无比,却并不能致人死命。而他们几个的死却是假的。
苏弦又将大燕国只有董太后一人想要攻打大云,而大燕的其他人并无此想法。又将平郡王的希望和平之意向徐定疆转达。
同时,将秦湛即是大燕失踪己久的皇太子明湛的事情,也告诉给了徐定疆。并希望他们能帮助秦湛坐上皇座,推董太后下台。以后重修大燕和大云两国之好,再无战争。
徐定疆虽善战,却也不是好战之人。只是因为时事所逼,正因为是长年处于战火之处,才真正明白战争给当地的老百姓的创作有多大。如果能和平,那自是不再打仗更好一些。
以前,他是被女儿惨死冲晕了头,现在见到活生生的女儿就在自己的面前,心里己是冷静下来。
听着苏弦说的,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她所有的看法。
父母两人又相拥了起来,真是失而复得,喜爱不完啊!
相拥过后,徐定疆看了看站在旁边的苏弦,态度完全缓和了下来,甚至己有了几分慈爱的光环。
“贤侄女,如此,你现在便随我返回大云去吧!所有人事情,我替你向长庆帝解释。以正你名。”
苏弦听徐定疆如此说,却摇了摇头,一副欲笑的样子。
“徐叔父,现在还不是我返回大云的时候,一切还要从长计议,就让扶黎与您先回去吧!还有些事情……”苏弦将嘴唇附在徐定疆耳边耳语了几句。听后,他点了点头,双手抱拳,上前一弓,“小将退下,多谢贤侄女的大意。”
说完,徐定疆翻身上马,将手向下伸去,递给站在马下的徐扶黎。
黎扶黎手伸出,徐定疆收手,向上一带,借着他的力量,徐扶黎身体己经轻盈而起,一下坐在了马后。
“你自己小心,我先离开了。”徐扶黎向苏弦告辞。徐定疆向她一躬手,拉马带队向云宸所在之处的城堡返了回去。
而大燕军营前面,只独站着苏弦一人,一片落寞。
大燕军营之内,鱼龙混杂,并不知有多少条眼线混在里面。刚刚出营而来的除了苏弦就只有她偷偷安在军营内的徐扶黎,这一路带她而来,就是要在最合适的时候,让她与徐定疆相见:一解徐定疆心内之仇,二是让她安全离开大燕,三是方便将事情解释清楚。
如此,在大营外的秘谈,军营内并没有人知道。
苏弦独自一人归营。只说现在不适合立即开战,自己用计,让敌人不战而退。至于是什么计策,那就不需要明确说出了。
这不战而让节节大战的敌人快速退去,是最强的治敌之法啊!在最近一直战败的大燕军队内成功的鼓舞的士气,所有将士都是盛赞苏弦。真是一个了不起了人。
如此消息,当然会向回禀告,如今的大燕女王董太后,听后是兴奋异常。
“苏弦,乃我所见,最为奇才之女子。”
她见苏弦能不动一兵而退敌人大军,看来,她当时的想法是没错的。做为前睿王妃,手里也许确有些东西。如此,她大燕就不怕了。苏弦定能退兵。
就在董太后还在为自己的谋划而自喜的时候,却不知,另一个计划己在大云和大燕的暗处展开来,而此事,对她就是绝命一击。
徐定疆带着徐扶黎返回城后,云宸快速迎了上来,却见士兵整齐,没有一点伤亡的全队而归,如刚刚整队出战时一般无二,只是每个人脸上多出了几分赶路的倦容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