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琬承认,周宝珠颇有眼光。
这年月,留过洋的人才也确实难得。
赵清琬觉得可以给周姑娘一个机会,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出了一份试卷,包括但不限于周宝珠所学专业。
另附一份海上龙门内部通用的情商测试卷。
周宝珠留洋时打过短工,有面试的经验。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女性出来工作,但从政的仍是少之又少。
以苏女士为首的宝物寻回协会虽是独立部门,但有东南财政支持,是挂靠政府的机关。
如果不能在展少帅身边谋得差事,进入协会就是周宝珠的首选。
作为少帅夫人的侍从,算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与赵清琬聊过之后,周宝珠心中有些忐忑。
她在少帅夫人面前表现得有些差强人意,少帅夫人可莫要因此认为她无法胜任相关工作才好。
下午周宝珠依旧活跃在赈灾第一线。
周家子弟原以为被整个家族捧在掌中娇养的女孩儿会吃不得苦,但周宝珠的表现让他们肃然起敬。
女孩儿尚且不遗余力,他们更不会偷懒。
受灾的不是自家人,淹了的也不是自家的田间地头,王家人本就是为了不让周家人专美于前才参与赈灾,周家人干得热火朝天,王家人也不甘落后,白天较劲没分出胜负,竟然晚上也偷偷出来干。
这种激烈的竞争,在赵清琬来了之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
少帅夫人准备在本地办厂。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厂长由少帅夫人指派,副厂长以及其他职位本地人都可争取,能者居之。
周家与王家都是本地大姓,再加上姻亲,人数众多,自然竞争激烈。
王家吃亏在王县长是个草包,很容易让人误会,整个王家都是这样的废材。
而周家那个宝贵得不得了的丫头,似乎又在少帅夫人跟前稍微能说得上话。
王县长摸着下巴,叫王家族长从族里寻几个伶俐的丫头也好,媳妇子也好,去伺候少帅夫人。
王家族长这回倒没反对,回头叫了自己的小闺女与族里出了名的最长袖善舞的王祥媳妇去少帅夫人跟前听候差遣。
王家不像周家那么重视女孩子,但作为族长的女儿,又是最小的一个,王姑娘也是被宠着长大的。
王姑娘生得像她那个号称青山县第一美男子的舅舅,性子娇憨,见了赵清琬,她抿嘴一笑,有些害羞,却不畏怯。
赵清琬对十几岁的小姑娘一向是宽容的,拿了几块从西洋来的巧克力给她。
王姑娘犹豫了一下才接,脆生生地道谢。
王祥媳妇见赵清琬并无反感不耐,这才上前细声细语地介绍了王姑娘与自己,不重样地夸了赵清琬十来分钟,旁敲侧击地打听办厂的事情。
这事没什么可隐瞒的。
青山县水源丰富,地处中部,物产丰富,无论是建食品加工厂还是纺织厂制衣厂,都是可以的。
建厂容易,为了方便运输,要先修路。
修路要用水泥,就近再建一个水泥厂,又会产生工作岗位,灾民安置与本地少地甚至无地百姓的就业就不是问题了。
除此之外,工厂的正式员工享有配套的就医就学甚至分房福利。
赵清琬所说,王祥媳妇默默地一一记下。
虽然不是每句都听明白了,但她知道,建厂之后,若能长久,许多人就不必担心生计了,孩子还能读书。
王祥媳妇心中一阵激动。
周宝珠念过书,留过洋,见多识广,能轻易说服周家族长配合展少帅赈灾,展少帅夫妻俩都给她薄面,还是何等的荣光。
族长家的王十一妹(即王姑娘)在她大舅的学堂里,跟着表兄弟们一起念书,那气质就跟田间地头野惯了的女孩子很不一样。
她的女儿七岁了,只约略识得几个字,还是讨好了王十一妹,磨得她教的。
若是她的女儿也有同样的念书的机会,未必会比王十一妹差。
王祥媳妇满眼热切,嗓子发紧:“少帅夫人这般为咱们着想,真是活菩萨。那什么厂啥时候能建?”
赵清琬微笑道:“等赈灾结束,水利专家整修堤坝以后。事情要一件一件来。”
“对,您说得对。”王祥媳妇一脸喜色,仿佛厂子立刻就能建成,“那——”
王祥媳妇有些为难,不知道该不该继续问了。
赵清琬善解人意地道:“你是想问厂里管理层如何任命?”
王祥媳妇把管理层这三个字在唇齿间回味了三遍,忙不迭地点头。
“周家与王家在这回赈灾过程中表现十分出色,厂长由凤关总厂派人过来担任,其他职位,周王两家可各推荐五人,一起参加培训。”
“培训?”王祥媳妇一脸茫然。
“简单点说,就是工作经验传授。”赵清琬解释道。
王祥媳妇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她讪讪一笑:“我没啥见识,还请少帅夫人多多担待。”
赵清琬和煦地道:“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这没什么可耻的。”
“是。”王祥媳妇感激地点头道。
“培训结束之后,会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岗位上。”赵清琬悠悠笑道,“我知道,周家与王家不对付,合理竞争有利于进步,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若你们两家拉帮结派,因私废公,妨碍工厂的生产与运转,我会考虑将工厂搬出青山县。”
王祥媳妇听了,心中一紧,但她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并不敢做出什么承诺。
王姑娘吃了一块巧克力,分了一块给王祥媳妇:“给二十三妹的。”
王祥媳妇连忙接了:“谢谢十一妹。”
“九婶婶客气了。”王姑娘摆摆手,爱惜地把余下的巧克力收了起来,看向赵清琬,认真地道,“少帅夫人的话,我会一字不漏地转告我爹的。”
赵清琬轻轻颔首。
“少帅夫人远道而来辛苦了,晚上就由王家张罗宴席,为您接风如何?”王姑娘道。
赵清琬笑道:“这恐怕不妥。”
王姑娘沉吟道:“少帅夫人,我明白您的顾虑。赈灾已有些时日,进展可喜,同时也都有些疲累了,需要鼓励一番,振奋士气。”